重要天气预告图识读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预告图制作
D.1 预告图制作的一般规定
D.1.1 预告图分为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重要天气预告图两大类。
D.1.2 预告图的最大尺寸应是420 mm×297 mm(标准尺寸A3),最小尺寸应是210 mm×297 mm(标准尺寸A4)。尺寸大小的选择应根据航线长度和与用户协定的需要标注的内容确定。
D.1.3 预告图上应以中文和英文标明预告图的类型、日期、有效时间和制作单位的名称等。预告图的有效时间分别为00:00、06:00、12:00和18:00(UTC)。
D.1.4 预告图的底图上应描绘出区域内的海岸线、主要河流、湖泊等主要地理特征;应描绘出主要机场的位置,以圆点和所在城市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识别。底图上描绘的地理网格用经纬线来表示,经线和纬线以每间隔10°的点线画出,经度和纬度数值应在图上多处标注。
D.1.5 预告图底图的投影方式,在中纬度地区使用兰勃托投影,低纬度地区使用麦卡托投影。
D.1.6 用计算机编绘制的预告图,气象数据应比底图资料优先,当它们重叠时,前者要消隐后者。D.1.7 重要天气预告图底图上,在不影响飞行区域的边角区域可开辟重要天气注释区。在预告图上不便标注的内容,可以在注释区内加以标注解释。
D.2 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的制作
D.2.1 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的高度层应为固定的标准等压面高度,一般包括:200 hPa、250 hPa、300 hPa、400 hPa、500 hPa、700 hPa、850 hPa和925 hPa。
D.2.2 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上,风速的单位一般为:海里每小时(kt);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气压单位:百帕(hPa)。
D.2.3 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上制作的内容包括指定高度层上的风向、风速和温度。
D.2.4 标注高空温度数据的网格点应与高空风的网格点相同。风应使用带风羽的风向杆来标明,风向杆的方向表示风向,风速标注的方法见表D.1 ;当温度小于零度时,数字前的负号被省略,当温度大于零度时,数字前加“+”或“PS”。
表D.1  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上风速的标注方法
风速标注
5 kt(2.5 m/s)
50 kt(25 m/s)
b)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SWM):供飞行高度小于等于FL250(7 500 m)大于FL100(3 000 m)
的中空飞行使用;
c)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SWL):供飞行高度小于等于FL100(3 000 m)的低空飞行使用。在高
原或山区可达FL150(4 500 m),必要时可更高。
D.3.2 重要天气预告图上,风速单位为海里每小时(kt);热带气旋、锋面、高低压中心等的移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能见度单位为公里(km)或米(m);气压单位为百帕(hPa);急流、颠簸、积冰、云顶、云底、零度等温层等的高度,以飞行高度层表示,飞行高度层以30 米(100 ft)为单位。D.3.3 高层重要天气预告图的制作内容如下:
成果形式
a)雷暴;
b)热带气旋;
c)强飑线;
d)中度或强烈颠簸(云中或晴空);
e)中度或严重积冰;
f)大范围的沙暴、尘暴;
g)云顶高度在飞行高度FL250以上并与a)到f)相关的积雨云;
h)完全确定的辐合带地面位置;
i)与重要航路天气现象结合的锋面系统的地面位置、移向、移速;
j)对流层顶高度、对流层顶高点高度、对流层顶低点高度;
k)急流轴位置、高度、急流轴上最大风向、风速、急流的垂直范围;
l)火山爆发的地点、时间、火山灰云范围;
m)对航空器飞行有重要影响的放射性物质意外释放到大气中的位置。
D.3.4 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的制作内容如下:
a)雷暴;
b)热带气旋;
c)强飑线;
d)中度或强烈颠簸(云中或晴空);
e)中度或严重积冰;
f)大范围的沙暴、尘暴;
g)在飞行高度FL100到FL250这一高度层上并与a)到f)相关的各种云;
h)完全确定的辐合带地面位置;
i)与重要航路天气现象结合的锋面系统的地面位置、移向、移速;
j)急流轴位置、高度、急流轴上最大风向、风速、急流的垂直范围;
k)火山爆发的地点、时间、火山灰云范围;
l)云中的零度等温层高度。
D.3.5 低层飞行重要天气预告图的制作内容如下:
a)雷暴、热带气旋、飑线、雹、在云中或在晴空的中度或严重颠簸、山地波、航空器积冰、冻降
水、大范围的沙(尘)暴、雾、降水和引起能见度低到5 km以下的其他现象及其影响的地区范围和高度层;
b)云区范围、云量、云状、云顶高、云底高;
c)小于5 km的地面能见度;
d)风速大于30 kt(≥17 m/s)的地面风;
e)与重要航路天气现象结合的锋面地面位置及移向、移速;
f)辐合带(线)地面位置及移向、移速;
g)气压中心和它们未来的移向、移速;
h)低于预报空域顶高的零度等温层高度;
i)海面温度和海面状况;
j)爆发火山的名称。
D.3.6 在重要天气预告图中,预计在预告图的有效时间将要出现的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应使用符号表示。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符号见表D.2。下列内容应标注在注释区内:“CB”包含的内容应理解为所有与积雨云相结合的天气现象,即雷暴、中度或严重积冰、中度或强烈颠簸和雹。具体的制作要求如下:
a)热带气旋:应标注热带气旋中心所在位置、名称、移向和移速。热带气旋的符号标在热带气旋
中心所在位置,热带气旋的名称应使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编号或英文名称标在热带气
旋符号下方。热带气旋的移向用实心箭头表示,移速用公里每小时(km/h)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标注在移向箭头前部;
b)强飑线:应标注强飑线所在位置,可能时,应标注其移向、移速。强飑线的移向用实心箭头表
秦皇岛雾霾示,移速用公里每小时(km/h)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标注在移向箭头前部;
吡啶甲酸
c)颠簸:应标注空中颠簸区所在位置、颠簸区强度、顶高和底高。颠簸区用粗断线标注,顶高和
底高标注在颠簸符号旁,顶高在上,底高在下,中间用一横线分隔。当顶高或底高超出该预告
图的范围时,用XXX 表示;
d)积冰:应标注积冰区所在位置、强度、顶高和底高。积冰区用扇形线标注,顶高和底高标注在
积冰符号旁,顶高在上,底高在下,中间用一横线分隔。当顶高或底高超出该预告图的范围时,用XXX 表示;
e)大范围的沙(尘)暴:应标注空中沙(尘)暴区所在位置。沙(尘)暴区用扇形线标注,沙(尘)
暴的符号标注在沙(尘)暴的区域内;
f)风速大于30 kt(≥17 m/s)的地面风:应在出地面风速大于30 kt(≥17 m/s)的地方标注强地
面风符号,地面风的风速在符号中用海里每小时(kt)为单位的整数表示;
g)雹、山地波、冻雨、雾(大范围的雾、大范围轻雾)、降水(冻雨、阵雨、毛毛雨、雨、雪)
和引起空中能见度低于5 km的大范围的吹雪、大范围的霾、大范围的烟和山体状况不明等天
气现象:这些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用扇形线标注,在区域内标注天气现象的符号,高度标注在天气现象的符号旁边,当顶高超出该预告图的范围时用XXX 表示,底高接地时用SFC 表示。
LOC 加表示地理特征的缩写表示其具体位置;
注:山体状况不明是指距山体距离大于200 m时看不清楚其轮廓。
h)使地面能见度小于5 km的天气现象:应标注使地面能见度小于5 km的大雾、轻雾、扬沙、沙
尘暴及烟等天气现象。能见度应与天气现象结合在一起标注,能见度及其单位标在天气现象的
左侧。能见度的单位用米(m)。当能见度小于500 m时,标值以50 m为增量;当能见度在500 m至5 000 m时,标值以100 m为增量;
i)积雨云:应标注积雨云云区所在位置、积雨云云量、云区顶高和底高。积雨云云区用扇形线标
注,积雨云的云量用下述字符表示,顶高和底高标在CB 符号旁边,顶高在上,底高在下,中
间用一横线分隔。当顶高或底高超出该预告图的范围时,用XXX 表示。
——ISOL CB 云在其影响区域最大空间覆盖率不超过50%;
——OCNL CB 云在其影响区域最大空间覆盖率50%--75%;
——FRQ CB 云在其影响区域最大空间覆盖率75%以上;
——EMBD CB 云隐藏在云层中或隐藏在霾中。
ISOL一般应与EMBD配合使用,FRQ、OCNL 可以与EMBD 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EMBD 应不单独使用。
j)非积雨云:应在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和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标注空中非积雨云的云量、云状、云区。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仅标注云量为BKN 或以上的云区,不标注云顶、云底高。非积雨
云云区用扇形线标注,云量、云状用下述符号表示。
——云状及符号:CI,CC,CS,AC,AS,NS,SC,ST,CU;
马达加斯加2电影
——云量:FEW(1/8--2/8),SCT(3/8--4/8),BKN (5/8--7/8),OVC(8/8),BKN--OVC(7/8--8/8);
——LYR 云层间有间隙的、可分层的;
k)热带辐合带和辐合线:在高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只标注非常明显的、位置完全确定的辐合带(线)地面位置。在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应标注所有的辐合带(线)地面位置及其移向、移速。移向用实心箭头表示,移速用公里每小时(km/h)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标注在移向箭头前部;
l)锋面系统:应标注锋面系统的地面位置、移向和移速。锋面移向用实心箭头表示,标注在与锋面切线相垂直的位置,移速用公里每小时(km/h)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标注在移向箭头的前部。
准静止锋的移向、移速可以不标注;
m)气压中心:应标注气压中心的位置及未来的移向、移速。高、低压中心位置用交叉点表示,高、低气压中心属性用H 和L表示,高低压中心的气压值用百帕(hPa)的整数标在交叉点的下部,移向用从交叉点出发的实心箭头表示,移速用公里每小时(km/h)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标注在移向箭头前部;
n)对流层顶:应先标注对流层顶高点高度和对流层顶低点高度,然后在图上均匀标注对流层顶高度,在对流层顶坡度较大的区域应增加标注密度;
o)急流:应标注在该层次上最大风速超过80 kt (40 m/s)的空中急流的急流轴位置、方向、高度和急流轴上最大风速、风向。急流轴是用一条带实心箭头的粗实线描绘其位置。箭头指示急流的流向,风向
、风速的标注方法与高空风和温度预告图相同。急流轴的高度用飞行高度层标注在风向风速的下方。当风速变化大于等于20 kt(10 m/s)或高度层变化大于等于FL30(900 m)时,用符号“‖”加以分隔。最大风速超过120 kt (60 m/s)的急流可标注风速超过80 kt的垂直范围,垂直范围标在急流轴的高度下方,上下界用飞行高度层标注,中间用“∕”分隔;p)零度等温层高度:应在符号中标注零度等温层的高度。零度等温层的高度用飞行高度层来表示。
在中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只标注云区内的零度等温层高度。在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标注空域内所有零度等温层高度;
q)海面温度和海面状况:在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应标注海面温度和海面状况(海浪高度)。海面温度在符号中用摄氏度(℃)为单位的整数表示,海浪高度在符号中用米(m)为单位的整数表示;
r)火山:应标注已爆发的火山。应标明火山名称、位置(经、纬度)。在低层重要天气预告图上,只标注正在喷发的火山的位置和名称;
s)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当有放射性物质意外泄漏的情报时,应当在泄漏位置用符号标注。如果有放射性物质意外泄漏点的经纬度、泄漏的日期和时间等情报,也应标明。
D.3.7 重要天气预告图中使用的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符号
重要天气预告图中使用的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符号见表D.2。
表D.2  重要天气预告图中使用的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符号重要天气和天气系统符号
热带气旋
中度颠簸明清笔记小说
轻度飞机积冰
严重飞机积冰
大范围的沙(尘)暴
冻雨
大范围的轻雾
毛毛雨
应用集成
大范围的吹雪
大范围的烟
热带辐合带
冷锋
准静止锋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3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14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标注   预告   天气   表示   位置   高度   符号   移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