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及学术成就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及学术成就
1969我为教育添光彩年:简丁伯根和拉格纳弗里希。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撒旦诗篇简•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丁伯根创建的模型包括与凯恩斯学派相一致的收入形成和消费支出方程式。模型中的消费是一个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并把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作为经济活动总水平的主要因素。他的模型还包括出口与进口,将货币流量分为价格和数量,并将滞后计入一些方程式中。
·丁伯根教授主要从事于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他在这个领域中的伟大先驱著作是美国周期波动的经济讲师研究。这次杰出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设法定量地明确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检验现有许多商业循环学说的解释价值。丁伯根建立了一个涉及约50个方程的经济计量系统,并且藉助统计分析测定反应系数和" 前导及滞后"。他的若干结论引起很大注意,而且仍然是辩论的题目。简·丁伯根教授在计量学方面的先驱著作对以后方法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拉格纳•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他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他首先提出了经
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为当代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1895年生于奥斯陆,是数理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主要致力于长期经济政策和计划,特别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弗里希教授发展了经济规划的决策模型,设计了设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学规划方法。他首先提出了像恋爱一样去工作经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为当代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在把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应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由于其在经济计量学及其应用方面做出的贡献,1969年,他被授予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保罗--萨默尔森。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萨缪尔森正是把数学引入经济学的第一人,他根据所考察的各种问题,采用了多种数学工具,使用了既包括静态均衡分析,也包括动态过程分析的
方法,这对当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许多理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萨缪尔森对静态、比较静态、动态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做了精辟的论述。在一般均衡论方面,他补充并发展了希克斯关于静态一般均衡稳定条件,进一步发展了均衡的极大条件、均衡位移和提•查特莱尔原理,并举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经济实例,说明数理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一:将数学引进了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二:帮助在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总统。肯尼迪采纳了萨缪尔森的建议,实行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政策,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萨缪尔森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保罗·萨缪尔森成就之三:影响了数代人的巨著《经济学》
1971:西蒙-库兹列茨。西蒙•库兹列茨,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
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库兹涅茨看来,把经济分析局限于静态均衡理论,会阻碍它理论上的发展。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列茨周期”。提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 提出了长期动态增长过程在深化经济现象的理解中的核心地位。
西蒙·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领域中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他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据说,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正因为这术,在1971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过程中,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00多个提名所选出的10个候选人中,最后确定了西蒙·库兹涅茨。
来自"wiki.mbalib/wiki/%E8%A5%BF%E8%92%99%C2%B7%E5%8F%B2%E5%AF%86%E6%96%AF%C2%B7%E5%BA%93%E5%85%B9%E6%B6%85%E8%8C%A8"
1972: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约翰-希克斯共同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提出了“一般均衡论”的理论,进一步研究了现实经济生活中如何处理市场不稳定和风险问题,使之达到“一般均衡”。他提出的关于“风险”和“不稳定”的新理论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对企业决策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阿罗还把一般均衡论应用于经济增长方面。他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不可能性定理”。
约翰-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式的创建者,他就商品、生产要素、信任和货币的整体性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均衡模型。阐明了多市场的稳定性的条件,把静态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而把多时期分析包括在内,采用了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条件的资本理论。希克斯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贡献:这主要反映在希克斯对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的推广和运用方面。其次,对消费者剩余的重新解释,推动了福利经济学的分析。第三,对福利经济学补偿原则的补充。跨境换股希克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有许多重要贡献。他完善了以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来解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提出了IS-LM模型,其中,I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L代表货币需求M代表货币供给,并利用它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同时决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模型把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现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
济学的理论核心。他继卡尔多之后提出了新的补偿标准,在批评庇古福利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新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他还研究了通货膨胀,提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他与萨缪尔森提出乘数-加速原理 ,用以解释经济中产生周期性波动的根源。他在工资理论、货币理论、增长理论、资本理论以及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史理论方面都有所贡献
1973:华西里-列昂惕夫。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人,他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华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的特点和优点是能够用来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它是从数量上系统地研究一个复杂经济实体的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进行经济预测,是投入产出法最广泛的应用。研究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也是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还可用于一些专门的社会问题研究华西里·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1973,列昂惕夫因发展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这种方法在经济领域产生和重大作用,而备受西方经济学界的推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哈佛
大学经济系任教期间,约瑟夫·熊彼特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研究成果极为推崇,还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罗伯特·索洛是他的学生
上海电视节2013
1974:纲纳-缪达尔和弗哈耶克。纲纳•缪达尔,他与弗•冯•哈耶克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而获奖。哈耶克:经济计算问题:在中央计划经济里,某个特定的个人或团体必须决定资源的分配,但这些计划者永远都不会获取足够的资讯以正确的分配资源,这种问题又被称为经济计算问题。哈耶克认为有效的资源交换和使用只有可能经由自由市场上的价格机制加以维持。自愿秩序:哈耶克认为自由价格机制并不是经过刻意介入产生的(亦即事先由人们刻意加以设计),而是由“自发社会秩序”—或者称之为“由人类行为而非人类设计”产生的秩序所领导。商业周期:他解释商业周期的起源是政府中央银行在信用扩张的过程中刻意压低利率导致资本被错误分配而造成的。缪达尔: 提出“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即所谓“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提出了“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用来说明国际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缪达尔等人用总投资与总储蓄或总投资与总消费的均衡与否考察国民总收入的决定和波动,并且企图在考察总量的基础上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和其它经济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内容。
1975电桥平衡: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和佳林库普曼斯。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前苏联人,由于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佳林•库普曼斯,他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康托罗维奇把资源最优利用这一传统的经济问题,由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定量分析推进到现实计量阶段,对现代经济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线性规划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库普曼斯,线性规划经济分析法的创立者,进一步定义了详尽的程序经建立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分先赞同丁伯根的进论,回归方程必须限于先验信息,但他也倡导当结果不确定时,使用新的或旧的变量,他们不认为经济主量分析可以解释互个存变量之间的所有变化。库普曼斯的效用最大化和超时最优资源配置理论,一般被称为最优经济增长理论。
1976: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由于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而获得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货币作用。弗里德曼认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如果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荡。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增加开支将导致利率上升,利
率上升将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从而产生“挤出效应”,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货币政策才是一切经济政策的重心。 弗里德曼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1977:戈特哈德俄林和詹姆斯米德。詹姆斯•爱德华•米德,由于与戈特哈德•贝蒂•俄林共同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出了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戈特哈德贝蒂俄林。戈特哈德•贝蒂•俄林和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生产要素禀赋说是俄林贸易理论的核心,俄林定理指出:由于要素禀赋的稀缺性及在各国各地区内分布的非均衡性,以及诸要素之间的非置换性,一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主要由其要素禀赋决定,即一国的生产和出口需较少地耗用其供给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其次,俄林认为个人劳动分工与贸易分工具有相似性,均受天然资质或禀赋的制约。米德:提出了一国双重的政策目标,即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分析了实现双重目标的政策手段,并阐明了两大平衡及其政策手段经常会发生尖锐的冲突,
和如何协调才能同时保持两大平衡。主张以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来实现世界经济效率,以各国政府间的直接援助来实现世界实际收入在国际上的合理分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4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0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理论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