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探索

摘要在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
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任,他们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以及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必将影响中国的法治进程,法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应依据2018版教材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效果。开设法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能够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关键词法治教育;大学生;法律通识课程
New Exploration of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Country Ruled by Law //YOU Ji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of building a country ruled by law,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realiz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They are the participants and backbone of the rule of law.The level of their legal quality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process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and legal education is even more important.As the main channel of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course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Fundamentals of Law”(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fundamentals”)should be based on the 2018textbook system to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from theoretical cognition to behavioral practi
ce.Establishing general courses in law as an extension of the “fundamentals”course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supplementing the 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leg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general courses in law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1]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开启了我国迈向现代法治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建设法治国家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法治国成了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成离不开拥有高水平法治素养的公民,只有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法治社会的建设才得以推进。据此,《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
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1]大学
生作为高素质公民体,也是未来法治国家的参与者与中坚力量,他们整体的法治素养水平必将影响中国的法治进程。同时,相较于中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大学阶段是人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该阶段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生法治教育
1.1法治教育的定义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在“人治”社会里,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君王即是法律,在国家的治理上存在着许多任意性及不确定性;而法治社会里,法律即是国王,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任何政府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一切权利来源于法律并服从于法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法治包含了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公平正义以及权利保障等内容。
法治教育就是关于“法治”的教育,“法治”是内容,“教
育”是途径。[2]
大学法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方法,使大学生了解法治的知识内容,形成法治理念,逐步养成
法治思维方式并最终形成法律信仰,同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遵从法律规定并懂得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2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
惠普nc4400教育最终都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主要要实现以下目标:
(1)储备一定的法治知识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加强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之所以要从国家层面提出加强普法力度,正是因为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是最终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前提。如果对法律、法治基本原理一无所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更是无从谈起。
(2)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3]。法治思维的培养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养成需要经历一个学习、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3)实现情感认同要相信、认同我国的宪法、法律、法律体系以及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宪法与法律存有敬畏之心,愿意接受并服从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国家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探索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ki.kjwhb.2021.03.030
作者简介:尤佳(1980—),女,福建厦门人,法学硕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思想政治。
2021年第8期总第524期
No.8,2021Sum
No.524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79
(4)具备法治能力
逐步具备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法治能力。
网络对话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基础”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实现法治教育的效果,2018版的“基础”课程教材对法律部分的布局及内容做了新的编排与调整,顺应并遵循了法治认知的发展规律。
(1)在体系上,2018版“基础”课程教材首先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运行以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理论知识;而后谈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道路,特别是依
法治国五大原则以及法治思维等问题;最后讲权利义务在具体法律上的体现。很显然,教材采用了从法学理论到法治理念,最后落实到具体的法律规范这样的一个编排顺序,这一编排与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的达到规律非常契合。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1]宪法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点,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了突出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到的统领作用,又由于宪法对每一位公民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2018版“基础”课程教材专门用一节写宪法。通过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发展、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宪法是根本大法,国家的权利必须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行使监督国家权利的概念,明白宪法具有的功能,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宪法权利义务为核心的宪法意识与宪法理念。[4]
性转换(3)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律、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2]173法治思维的养成是最终将内化于心的法律信仰与外在行为遵守法律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因此,法治思维的培养也成为2018版“基础”课程教材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并帮助大学生逐步培养法治思维?讲透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关键。比如,对于“党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许多大学生一直存在困惑。如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法治思维中法律至上与权力制约的内涵。法律至上与权力
制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党法关系”问题就使学生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个人机关甚至于中国共产党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权利都是法律规定的,法无授权不可为。在理解、认同与接纳教材内容与观点的同时,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4)正是有了第一部分关于法学理论法学入门知识的学习,第二部分法治理念的培养,2018版“基础”课程教材法律的最后一部分安排的是权利的行使以及义务的履行。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试图在学生对法学理论有了一定认知,形成了内化于心的法治意识后,能够最终落实于行动上,在懂得根据法律规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同时遵守法律履行义务。3开设法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能够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较于以往的教材,2018版“基础”课程的教材布局显然更符合法治教育认知的发展规律,但“基础”课程法律部分课时的安排太少,教材在编排时对具体法律规定几乎没有涉及。法治素养的提升并不是空中楼阁,没有对具体法律法规的了解,如何能够真正培养起法治思维并具备法治能力?由于教材内容以及学时等局限,仅靠“基础”课程要达成法治教育的全部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开设法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能够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大学里开设的法律通识课程,笔者认为应注重将大学生的需求与法治教育目标相联系,拓展学生对实用法律的了解、掌握、运用,从而自觉养成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与责任意识以及程序意识[5]。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大学生生活与法(民法篇)。从出生到上学,从结婚生子到财产继承,作为家庭、社会中的一
员,我们的一生都需要发生各种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刚颁布不久,其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了解和掌握《民法典》中与大学生密切联系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合同篇、侵权篇、婚姻篇以及继承篇各篇里的基本法律知识,这将对大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职业与法(就业篇)。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走向社会,将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法律关系。通过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具体法条的学习,能帮助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劳动者享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享有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享有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权利、享有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等,懂得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适时恰当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3)大学生的权利救济与法(权利救济篇)。通过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证据规则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通过学习我国的程序法律特别是民事程序法律,掌握如何通过正当程序保护个人实体权利,提升自身充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
在“基础”课程构建的对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法律通识课程更注重学习具体的法律规范的补充下,进一步学习和体会法条背后的立法目的,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理解“基础”课程关于法治理念的内容,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构建起正确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最终再具备一定的法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
民日报,2014-10-29.
[2]陈洁.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24.
[3]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5.
[4]尤佳.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法治思维养成[J].龙岩学
院学报,2016(6):84-88.
[5]尤佳.论公民意识教育在“基础”课中的实现[J].辽宁科技学
喷雾干燥塔院学报,2016(5):60-62.
编辑
江嫣萍
教改教法80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6:0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0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治   法律   大学生   教育   权利   课程   思维   宪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