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习惯及公民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公民素养
  警用手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习惯不是与生是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良好习惯将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会导致某些学生走上歧途,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呢及公民素养呢?
  一、中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优良的班集体的前提条件,是转变学风、校风的基础,是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的重要基础。
gotfrag  二、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认识。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21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教育学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否敬业,是否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都将直接影响
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师育人观念显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具体措施
  1.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分析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不良习惯。
  一方面,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加强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每一位学生都要熟读熟背,针对自己,分析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哪些不好习惯。
  另一方面,在全班开展“习惯性用语”调查。调查发现,不文明的习惯性用语的形成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影响,有的非常庸俗非常不文明。我采用了多种形式,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另外,我组织学生讲一些身边的故事,演一些好的“课本剧”,看一些优秀的影片等,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
  3.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什么是小事?帮父母干擦桌子、洗碗、洗抹布等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打扫教室卫生,帮助同学等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教育我们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的好习惯,在与家人和同学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寻乐趣、加强交流、增进感情,这是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把行为习惯融入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成立了“图书角读书活动”、“文明小标兵评选”、“孝心小标兵评选”、“升旗手风采展示”等;带领学生春游,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锻炼,锻炼中成长,在活动中自然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促进中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
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我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6.相互监督,共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天性好玩,好动,行为准则说忘就忘,不能落实,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落实很重要。对整个班级,我采取量化评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促,一周公布一次,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言行学习任务,发现失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补救。同时,学生互相监督,使每个同学能明确责任:生活在这个集体中,每个同学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另外,学生、教师相互监督,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经过督促反馈,班风一直很好,经常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7.及时和家长沟通,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手段,与家长配合。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建立“校信通”,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如何使父母的良好愿望与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目标有效对接起来。
生态健康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反映出我们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不足,培养的途径方法还有待探究,我认为对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
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把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石油炼制技术  3、把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众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调枯燥的说教,其中听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中学生自理、自主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4、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与环境因素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民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公民教活动的广泛开展又可以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
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公民教育的环境建设应从教育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从小环境来说,就是要建校园文化环境;从大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好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的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美事物。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宣传窗、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并自觉地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镇江中学
    三、敢于承担责任。
    一个有公民素养的人必定是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我们生活在家庭里,学习在校园中,立足在社会上,拥有多重身份:作为子女,我们应承担起关心父母,体贴家人的责任,这是公民素养的表现;作为学生应承担起努力学习、尊师重教、热爱校园的责任,这是公民素养的表现;作为公民,应承担起心怀祖国、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这
也是公民素养的表现。应把责任视为做人的根本,用承担来忠诚她,用多重身份来诠释她,用道德和忠诚来约束她,不断强化,不断提升,充实公民素养,让公民素养的品格流淌在血液中,镌刻在脑海里。
    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通行证,作为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人,做一名高素质的中学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将公民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与性格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2:3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02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公民   教育   培养   中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