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作者:刘磊
来源:《中学政史地·安昌浩教学指导版》2019年第02
        公民意识指的是公民个人对自身和国家地位的认知,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在公民对国家法律、经济与政治等活动的理性自觉与心理认同,还体现在促进与保障公民权利、恰当配置国家资源与权利等方面。公民意识通常涵盖道德意识、纪律意识与法律意识,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提高公民国家归属感及主体意识的基础。基于此,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当成高中历史教育的关键目标,借助各种史实开展教育活动,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受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行为的教化,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教师应该研究的核心问题。张楚汉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
万盛区委书记        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否对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有透彻的了解,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要想显
著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教师就应创新教学理念,透彻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备课开始,深度挖掘教材中与公民意识教育有关的素材,并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推动学生公民意识的快速形成与提升。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川建塔机教师应大胆摒弃传统的过期期刊“知识本位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作为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内容。2.教师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公民意识的内容及实践途径。3.教师应明确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整合教育资源,并主动将公民意识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4.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通过率先垂范的方式感染、熏陶学生,以推动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时,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公民意识,才能在备课时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素材,并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就为教育实效的优化做好了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2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0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民   意识   教育   教学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