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形象概述

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形象存在的问题
丹丹调味品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1]。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在我国公共关系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系列政府形象问题。
陈衍一、政府公关形象淡薄
公共危机的发生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仅仅关注于如何处理目前的危机事件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般不需要和社会公众沟通,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宣传,只需贯彻执行政策,主观意识较强。但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却容易脱离实际,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其实预警防范是公共危机的基础和前提,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如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仅靠危机应急预案与危机管理措施是不够的,科学的危机公关意识也是有效处理公共危机并进行政府形象重塑的重要保障。危机公关的最终目标是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政府形象的挽救、修复与重塑,因此必须意识到政府形象的重要性,在有效处理公共危机的同时并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如果没有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那么不仅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公共危机,而且还将使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大大降低,甚至导致政府失信于人民,进而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一等风流
二、政府诚信形象匮乏
政府的诚信形象是建立在政府很好履行自身相应责任和义务的同时无形中在公众心中建立起来的服务于人民、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政府的这种良好诚信形象也是政府无形的重要
资产。而公共危机的发生却是突发性的,且公共危机直接涉及面较广,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发生公共危机就会导致社会公众的各种巨大损失。如果地方政府,对于各种公共危机事件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那么在危机发生时就会显得比较迟钝,从而在危机的治理过程中手足无措。虽然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导致危机事件并不能完全的预防,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科技下段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从而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公共危机(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如果没有建立系统的危机预警机制,将会大大降低政府的权威,则公众对政府的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将会遭到严重的挑战。由于政府公共危机预警应急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政府的诚信度降低,从而将渐渐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使政府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大打折扣,因此目前我国政府诚信形象的不足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相应的政府形象塑造。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政府责任形象缺失
政府在危机事件的管理全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制度的不完善,不确定,导致政府在公共危机事前,治理过程,善后处理等方面上的责任缺失,主要包括:
氯霉素搽剂(1)监管责任缺失。政府应当对各种潜在的危机因素或事件进行危机分析与评判,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中就缺少危机分析与评判机制,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评估、预测。如果没有危机评估,就难以做到准确的对各类危机信息收集、分析和监控,那么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治理职能缺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就要求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及时运转起来,但由于政府职能部门责任的交叉性,会使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的短暂混乱性和无目的性,导致治理过程的无序性和低效率,即使相关部门能达到立马投入救助过程中,但职能的缺乏,会导致整体治理过程缺乏有机的统一和协调。
(3)问责制度缺失。目前,各级政府的“官本位”思想与官僚主义风气依然存在,把自己视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与领导者,这种观念必会导致问责制度的缺失,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赋予其权力的,因此也必须接受公众、社会、媒介等的监督,但是目前各级政府对于官员责任的追究制度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有时是对责任官员做出了处理,也通常是久拖不决,到最后不了了之,有甚至隔段时间,重新启用这些本己有过错的官员。也正是由于在危机管理全过程中,对于危机预警监管责任的缺失、应急管理职能的缺失以及危机解释权
事后相关责任追究制度的缺失,使得政府R常行政行为过程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负责任的形象在危机事件面前荡然无存。
四、政府透明形象有限
由于危机突发性及影响的不确定性,公众很难对其危害性和破坏性做出全面的分析而社会各方面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与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息息相关。政府对各种危机信息的收集、整理、交流和公开的及时性、透明性和真实性也将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如果政府不能及时透明的通报危机信息,而是谎报、瞒报,甚至对公众进行欺骗、撒慌,那么各种社会上的谣言息就会趁虚而入,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惧和抱怨,给社会造成动荡,导致危机的加剧。例如在SARS事件初期,部分政府及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相关真实信息,而是一味地封锁、隐瞒,不仅影响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是严重侵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导致政府的透明形象严重受损。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进行改善: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良好公信力形象的提升
政府的良好公信力形象,体现在政府的权威性上面,是公众对政府工作满意度的重要表现,特别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更应当表现出政府执政为民的服务形象。有效的危机管理不是危机后治理的“被动式”管理,而是危机前预防的“主动式”管理,树立政府危机预警意识,建立积极的预防措施,也是提升政府良好公信力形象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建立良好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手段对潜在的危机事件进行监控,防患于未然。
2.变身宝贝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政府的管理职能形象的保障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也伴随着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何科学、及时、的应对和治理危机事件,是对政府综合管理水平与能力的更高层次考验。政府的应对能力不仅包括对各类潜在或已发生的公共危机时间的全面掌控、处理能力,还包括对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众社会的要求和情感倾向性。如果能有效的应对社会公众的需求,能有效快速科学的出来公共危机事件,是责任性有效性政府的体现。如果政府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合理的满足公共的现实需求,不能有效的回应社会的各种要求,不能及时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那么这是一个没有能力或者能力很局限的政府。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主要是指在危机发
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处置危机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危机信息收集处理、危机预警预报、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提供应急救助、实施灾后重建、以及向社会公众媒体等通报危机信息以及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能力。在面对如此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中,再加上如应急队伍,应急物质无法有效保障,那么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就变得很局限,而这种应对能力的局限性将体现为危机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危机治理决策的滞后性和各种危机治理政策执行的延后性和各种救助的迟缓性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4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91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府   危机   形象   公众   能力   事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