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角形的格点

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都是10的整数倍,三角形内一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连结后,得到的所有的角也都具有这个性质,我们称这样的点为三角形中的格点.求解三角形中的格点问题,常可利用对称点.利用对称点求解三角形中的格点问题,方法简单易行,解法简洁巧妙,题面新颖有趣,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宝贵资料.
1 证明对称点常用的方法
大家知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根据对称点的定义不难知道,欲证两点M、N关于线段PQ所在的直线对称,只要证明 MPQ≌ NPQ即可.不过,在证明对称时,只须摆明条件,而不必特别指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关系.
例1 在 ABC中,∠ABC=60°,∠ACB=20°,M为∠ACB的平分线上一点,∠MBC=20°.求∠MAB的度数.
解:如图1,设∠MBA的平分线交AC于D,连DM.
图 1
显然,BM平分∠DBC,而CM平分∠DCB,即M为△DBC的内心.可知∠MDB=∠MDC=60°.有∠ADB=60°=∠MDB.故点A与点M关于BD对称.
则∠MAB=90°-∠DBA=70°.
这里证得“点A与点M关于BD对称”是根据“角、边、角”.
例2 在△ABC中,∠ABC=∠ACB=40°,P为形内一点,∠PCA=∠PAC=20°.求∠PBC的度数.
解:如图2,以AC为一边在△ABC外作正△DAC.连DP .由∠PCA=∠PAC=20°,可知PA=PC.有点A与点C关于PD对称.得∠PDA= ∠ADC=30°.
由∠ACB=∠ABC=40°,可知AB=AC=AD.
易知∠PAD=80°=∠PAB,可知点B与点D关于PA对称.有∠PBA=∠PDA=30°.
则∠PBC=10°.
这里证出“点A与点C关于PD对称”是根据“边、边、边”,证出“点B与点D关于PA对称"是根据“边、角、边”.
综上可知,证明两个点关于某线段所在直线对称,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而且熟练以后,更可能节省些笔墨.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注意利用对称点.
2 在哪些情况下应想到使用对称点
三角形中的格点问题,经常会给出或求证角平分线,这是使用对称点的最方便的条件,换言之,在题目给出或求证角平分线时,要想到使用对称点
例3 在△ABC中,∠ABC=40°,∠ACB=30°,P为∠ABC的平分线上一点,∠P
CB=10°.求∠PAB的度数.
解:如图3,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BD=BC.连DP、DC.
图 3
由BP平分∠ABC,可知点D与点C关于BP对称.有PD=PC.
由∠DPC=2(∠PBC+∠PCB)=60°,可知△PCD为正三角形.有PC=DC.
在△ACD中,由∠ADC=70°=∠DAC,可知AC=DC.有AC=PC.
在△PCA中,由∠PCA=20°,可知∠PAC=80°.
则∠PAB=30°.
这里由BP平分∠ABC,想到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BD=BC,则点D为点C
关于BP的对称点.这是取对称点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例4 在△ABC中,∠ABC=50°,∠ACB=30°,Q为形内一点,∠QBA=∠QCA=20°.求∠QAB的度数.
解:如图4,设BQ交AC于D,过点D作BC的垂线交QC于E.连BE.
图 4
由∠QBC=30°=∠ACB,可知DE为BC的中垂线.由∠QCB=10°,可知∠EBC=10°,∠QBE=20°=∠QBA.
谷正伦
由∠EDB=60°=∠EDC,可知∠BDA=60°=∠BDE.有点A与点E关于BD对称.
则∠QAB=∠QEB =∠EBC+∠ECB=20°.
这里注意到BQ是∠AQC的平分线,故想到在QC上取点E,使∠EBQ=∠ABQ,则点E为点A关于BQ的对称点.为此想到满足条件的点E,恰为BC中垂线与QC的交点。又由∠QBC=30°=∠ACB,想到BQ与AC的交点D应为BC中垂线上的另一点.于是,我们选择了如上的方法到点A关于BQ的对称点E.
例5在△ABC中,∠ABC=50°,∠ACB=30°,Q为形内一点,∠QCA=∠QAB=20°.求∠QBC的度数.
传承进化解:如图5,设BC的中垂线分别交BA、AC于D、E,F为垂足.连QE、BE、DC.
图 5由∠ACD=20°=∠ACQ,∠DAC=80°=∠QAC,可知点D与点Q关于AC对称.有
∠AEQ=∠AED=∠FEC=60°.
由∠BEF=∠FEC=60°,可知∠AEB=60°=∠AEQ.有B、Q、E三点共线.
则∠QBC=∠EBC=30°.
这里注意到AC是△AQB的∠QAB的外角平分线(这一点并不引人注目),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QA,则点D为点Q关于AC的对称点.为此我们通过BC的中垂线,把∠ABC“翻折”到∠DCB的位置,是非常恰当的.
例6 在△ABC中,∠CAB=∠CBA=50°,O为形内一点,∠OAB=10°,∠OBC=20°.求∠OCA的度数.
解:如图6,过点C作AB的垂线交BO延长线于E.连AE.
图 6
由∠CAB=∠CBA=50°,可知点A与点B关于CE对称.又由∠OBC=20°,∠ECB=40°,有∠CEA=∠CEB=120°.于是,∠OEA=120°=∠CEA.
由∠EAB=∠EBA=30°,∠OAB=10°,可知AE平分∠CAO.有点C与点O关于AE对称.则∠OCA=∠COA =12(180°-∠OAC)=70°.
这里从准确的图形我们能够猜想AO=AC,或说点O与点C的对称轴经过点A.由于图中没给出对称轴,我们通过AB的中垂线,将直线BO“翻折"到AE位置,从而解决了∠CAO的平分线的问题.处理是巧妙的.
综上我们讨论了在图形中出现角平分线时应想到使用对称点.当图形中缺角平分线时,也要设法调整图形,使角平分线及时“出现”,为确定对称关系提供方便.
3 如何选择对称点的位置
恰当地选择对称点,能够使图形出现更多的特殊性,能够使图形具有更多的好性质,能够使求解来得方便,简捷,新颖,巧妙.为此,选择对称点时,应当以能够出现特殊图形为原则.
3.1 让对称点落在某线段的中垂线上
氰乙酸乙酯
例7 在 ABC中,∠ABC=50°,∠ACB=30°,R为形内一点,∠RBC=∠RCB=20°.求∠RAB的度数
解:如图7,以AB为一边在△ABC形内一侧作正△DAB.连DR、DC.
图 7
由∠ACB=30°,可知点D为△ABC的外心.于是,DB=DC.有∠DCB=∠DBC=10°,∠BDC=160°.
由∠RBC=∠RCB=20°,可知RB=RC.有RD为BC的中垂线,且∠RDB= ∠BDC=80°.
由∠RBA=30°,可知点A与点D关于BR对称.有∠RAB=∠RDB=80°.这里以AB为一边在 ABC形内一侧作正 ABD,实质上就是到了点A关于BR的对称点,由于点D在BC的中垂线上,使求解很方便.
颠沛的国宝
3.2 让对称点落在某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例8 在△ABC中,∠ABC=60°,∠ACB=40°,P为形内一点,∠PBC=20°,∠PCB=10°.求∠PAB的度数.
解:如图8,设点D为点B关于PC的对称点.连DA、DB、DC、DP.
图 8
在△BCD中,由∠DCB=20°,可知∠BDC=80°=∠BAC.
有A、D、B、C四点共圆.由DC平分∠ACB,可知DA=DB.易知△PBD为正三角形,有
DP=DB.则DP=DA=DB,即点D为法制与经济 PAB的外心.
故∠PAB=1/2∠PDB=30°.
这里,点B关于PC的对称点D恰好在△ABC的外接圆上,使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能在求解中发挥作用.可见在选择对称点时,能使其位于某三角形的外接圆上,也是很理想的.
3.3 让对称点与另一点的某个对称点重合
例9 在△ABC中,∠ABC=∠ACB=40°,P为形内一点,∠PAC=20°,∠PCB=30°.求∠PBC的度数.
解:如图9,设点D为点C关于AP的对称点.连DA、DB、DC、DP.
图 9
由∠PAC=20°,∠PCA=10°,可知∠DAC=40°,∠PDA=∠PCB=10°,则△PDC为正三角形.
由∠ABC=∠ACB=40°,可知AC=AB=AD.由∠BAD=60°,可知△ABD为正三角形.有∠DBC=60°-∠ABC=20°.
由∠PCB=30°,可知点P与点D关于BC对称.故∠PBC=∠DBC=20°.
这里寻到的点D是点C关于AP的对称点,也是点P关于BC的对称点.理想的巧合,使解法很漂亮.
以上三例分别说明了选择对称点的常见的目标,当然还会有其他的目标.对这些情况的深入研究,能使我们熟悉和喜欢利用对称点解题,即使在较复杂的问题中,也能顺其自然,轻松流畅地寻出理想的解法来.
例10 在△ABC中,∠ABC=50°,∠ACB=30°,R为形内一点,∠RAC=∠RCB=20°.求∠RBC的度数.
端粒酶活性
解:如图10,设点E为点R关于AC的对称点,点D为点A关于EC的对称点.连DA、DR、DE、DC、EA、EC.
图 10
易知△EDA为正三角形,有AD=AE=AR.在 ACD中,易知∠DAC=80°,可知
∠BAC+∠DAC=180°.
有B、A、D三点共线.得∠DCB=50°=∠DBC,①
且 ∠BDC=80°.在 ARD中,由∠RAD=100°,可知∠RDA=∠DRA=40°=12∠BDC.②
由①、②可知点B与点C关于DR对称.
则∠RBC=∠RCB=20°.
这里,先是将△RAC沿AC向上翻,然后又将△EAC沿EC向上翻,这一翻再翻,构造出等腰△DBC、正△DAE、等腰△ARD ,证出点B与点C关于DR对称,也就求出了∠RBC.其间巧取对称,真是奇妙.
例11 在△ABC中,∠ABC=50°,∠ACB=20°,N为形内一点,∠NAB=40°,∠NBC=30°.求∠NCB的度数.
解:如图11,过点N作AC的垂线交BA延长线于P.在AN延长线上
取一点Q,使∠QBC=30°.连PC、QC、QB、PQ、PN.
图 11
由∠PAC=70°=∠NAC,可知点P与点N关于AC对称.有PC=NC.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对称点   图形   三角形   平分线   直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