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的抗震建筑,古人智慧真的很牛!

全球著名的抗震建筑,古⼈智慧真的很⽜!
批批吉我们知道,房屋建筑除了要美观实⽤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说到安全,今天,⼩编带⼤家看⼀看全球著名的抗震级别最⾼的建筑。
海浪预报
GROKSTER(1) 英国:抗震房屋裂纹⾃动愈合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前正在希腊的⼀处⼭坡上建造⼀种特殊的房屋,它能在地震中”⾃我愈合”。作为利⽤纳⽶聚合体粒⼦研发特殊墙体的带头⼈,英国利兹市的“纳⽶制造业协会”在欧盟的资助下正在研究这种“⾃愈”的墙体。据称,这种墙体在压⼒(地震期间)的挤压下,纳⽶聚合粒⼦将流⼊裂缝中并变硬,形成固体材料,从⽽对房屋的裂缝进⾏⾃动填补。
(2) 希腊:智能减震屋
什么是附着力由于希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所以研究抗震的办法⼀直是当地科研⼈员的重要课题,⽽新型“智能减震屋”就是最新研究成果。据研究⼈员介绍,“智能屋”的最⼤特⾊就是能够进⾏“⾃我保护和修复”。“智能屋”⾥安装了多种传感设备,即便是对最轻微的震动也会有所察觉,并可借助屋内设备减少甚⾄抵消地震带来的震动。“智能屋”采⽤的材料具有⾃动修复功能,⼀旦墙体在地震中出现裂缝,液态修补材料可以像胶⽔⼀样,粘住裂缝并迅速固化,从⽽防⽌房屋倒塌。室内传感器还能迅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旦
室温瞬间升⾼到⼀定程度,传感器就会通过互联⽹或卫星信号,⾃动通知附近居民并向消防部门报警,从⽽降低地震引发⽕灾给⼈们带来的伤害。
(3) 美国:滚珠⼤楼
美国建造了⼀种可以防震的“滚珠⼤楼”如硅⾕的⼀座电⼦⼯⼚⼤厦,在建筑物每根柱⼦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由滚珠⽀撑整个建筑,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发⽣地震时,富有弹性的钢梁会⾃动伸缩,于是⼤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可以⼤⼤减弱地震的破坏⼒。
(4) ⽇本:⾼层抗震⼤厦
⽇本⼤京公司⼀座号称⽇本最⾼(地上55层、⾼185⽶)的公寓,使⽤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相同的钢管168根,确保了抗震强度。另外,该公寓还使⽤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如遇阪神⼤地震级别的地震发⽣时,柔性结构的建筑⼀般要摇动1⽶左右,⽽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出售的⼀座免震结构公寓⾼达93⽶,建筑物的外围使⽤了新研制的⾼强度16积层橡胶,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在6级地震发⽣时,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减少⾄⼆分之⼀。三井不动产公司2000年已向市场投放40栋这种建筑。
弹性⼤楼
地震⾼发区⽇本在这⽅⾯也特别有经验,他们设计了⼀种“弹性建筑”,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本东京建了12座弹性建筑。经东京发⽣的⾥⽒6.6级地震考验,证明在减轻地震灾害⽅⾯效果显著。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接触。阻尼器由螺旋钢板,以减缓上下的颠簸。
可漂浮的抗震住宅
请点击此处输⼊图⽚描述这个巨⼤的“⾜球”其实是⽇本Kimidori房屋所制造的叫做Barier的住宅
抗震蛋,耐⽕烧,可漂浮,可求⽣⼀个⽉
霍夫曼比例⽇本的“漂浮房⼦”
被冲到桥梁也不会散
(5)中国古代抗震建筑
设计与西⽅砖⽯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时,采⽤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标是以最⼩的代价,将强⼤的⾃然破坏⼒消弥⾄最⼩程度。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中华民族不但⾃⽂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结构技术迄今⾄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定程度的⾃我恢复能⼒。在汶川⼤地震中,许多⽂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的表现。整体浮筏式基础、⽃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复杂的建筑,主要采⽤长宽⽐⼩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间(当⼼间)最⼤,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宽,这样的设计⾮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国古代建筑⼀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个⽃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现代结构语⾔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是⼀艘⼤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般采⽤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向上,形成下⼤上⼩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且对提⾼建筑的抗震能⼒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量构件,⼤⼤增加了屋顶乃⾄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的屋顶以其⾃重压在柱⽹上,也提⾼了构架的稳定性。
种子包衣剂
应县⽊塔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了⼤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如榫卯的使⽤: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这种不⽤钉⼦的构件连接⽅式,使得中国传统的⽊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的荷载,⽽且允许产⽣⼀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定的地震能量,减⼩结构的地震响应。
现在市⾯上还有⼀些益智类玩具,类如:孔明锁等,⼀个四四⽅⽅的⼩盒⼦,没有缺⼝机关,你怎样去打开它?当你打开以后会惊叹道真是绝妙了,⼀个个⽊头怎样组合穿插的如此秘致,不得不惊叹古⼈的智慧啊!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2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84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建筑   结构   抗震   传统   中国   屋顶   柔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