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李仙娥,刘光星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文章在对国内外产业集聚的概念、成因及集聚效应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
究的方向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聚;研究现状;国内外【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10)05-0249-03【收稿日期】2009-06-19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09JK130)【作者简介】李仙娥(1966-),女,陕西富平人,经济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刘光星(1984-),男,湖北十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产业集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
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的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但是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另一类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一、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与成因研究
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开始较早,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产业集聚理论已经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
中论述第四种生产要素组织时提到了产业集聚现象,并将其称为“产业区”,他对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主要是从生产联系角度,认为企业集聚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受其影响,新产业区理论(Piore ,Sable ,1984)认为产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动力是企业为了利用范围经济和创新环境,专业化分工,应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自驱动的结果。
韦伯(1909)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指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是生产的廉价,或是生产被引诱到某一地方的市场化;认为集聚的因素有两类,一是由于企业规模经济引起的
工业集中,另一是因为企业间协作、
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引起不同企业在既定空间集中。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波特(Porter )教授于1998年发表了《企业集聚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把产业集聚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理论。他认为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大量的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 的产业集聚不仅包括工业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而且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
佩鲁(Perroux ,1955)指出,产业集聚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必然规律,产业集聚成长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产生的重要条件,并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J.A.Theo ,Roelandt ,Hertog (1995)等学者从集聚形成的动机和功能出发,把产业集聚定义为“为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的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
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
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
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塔塔尔
缪尔达尔(M yrdal ,1957)分析了产业集聚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流动,发现生产要素流动遵循“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规律,产业集聚存在自我强化的趋势。
奥古斯特·勒施著述的《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
间的关系》
一文中对“区位经济学做了最好的和最充分的分析”,并且详细地论述了产业集聚的有关问题,系统地总结了以往关于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
Krugman (1991)研究认为产业区的形成不仅具有集聚的特征,还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即:企业的偶然集中以及由集聚带来外部经济,这种优势不断自我累积和强化,促使集聚的力量不断增强。他认为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应放在开放的经济视野上,它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Arthue (1998)认为,当假设递增收益、历史的积累或路径依赖和区位的“锁定”时,产业活动可能的结果是地方化集聚。网站标准
Suma S.Athreyr (2001)通过对剑桥高科技增长和变迁的
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
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等问题。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组织和集的关系。
卡尼尔斯和罗梅恩(Caniels 和Romiji ,2003)注意到,产业集聚推动知识整合,而知识整合能够降低联合行动中的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集聚的成长。
(二)集聚效应研究Weber (1909)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中第一个提出产业集聚效应。他认为产业集聚效应是指: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费用降低的效应。A.M arshalI 和Krugman (1984)提出空间集聚有益于区域范围经济的发挥并用集聚外部性来解释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
邓坎(1960)研究了公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所得的利益,说明企业要快速发展就应该实行产业集聚,可以提高企业
孔子文学髉髝
的经济效益。J.Vernon Henderson和Anthony J.Venables(2000)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集、新集是如何形成的、脱离集的后果等问题。为了解释以上问题,他们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
M ark Lorenzon(1998)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产业集内企业的信息成本特点,解释了不同的信任在不同产业集的存在原因和地理接近与信息成本的关系。
G.Gomostaeva(2000)对于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曼哈顿等地媒体业集进行了研究,分析媒体业集聚带来的巨大效应;M.Porter(2000)、J.Venablea(2001)、P.M askell(2003)等也对商业集现象进行了相应分析,说明商业集聚带来很大的经济利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M arshal用外部经济的概念来说明大规模的相关企业在区域上的集聚,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规模化的零部件生产带来效益的提高。
M eyer-Stamer(1999)通过巴西圣卡塔琳娜省产业集聚发展的研究,认为成功的产业区位不仅依赖于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还依赖于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参与者的合作与互动。M achiel van Dijk和Order Nomalor(2000)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产业动力学。在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和相关技术兼容性不同的前提下,探讨新技术应用的时间和频率是如何影响产业动力的,验证了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产业中企业数量的关系。
Nicholas Craft和Anthony J.Venables(2001)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位的重要作用,从地理角度回顾了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兴起以及未来亚洲的复兴。认为尽管缺乏高质量制度是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忽视地理集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Catherine Beaudry和Peter Swarn(2001)对产业集的强度影响产业集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不同产业存在着产业集正效应和负效应的结论。
LuraPaija通过对芬兰ICT产业集的实证分析,认为ICT 产业集是芬兰基于知识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优化了芬兰的产业结构,构筑了芬兰国家竞争优势。
Scott和M attingly通过对南加利福尼亚州飞机生产集聚体的研究,指出空间集聚不仅是大量转包的结果,而且通过转包过程中面对面的联系进一步得到加强。
还有不少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具体的经验和现象研究,如Glasmeier的瑞士钟表产业研究,Best、Pykeand Sengenberger、Cookeand M organ的意大利第三产业区研究,Hayterand PatcheU的设菲尔德餐具产业研究,Saxenian的硅谷现象研究等等。
二、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产业集聚理论已经成熟,对产业集聚研究已经涉及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重要领域。而在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产业集聚研究才逐步展开和深化,这时才出现了一些关于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聚理论来分析我国现有的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大多都是从纯理论的成果基础上融入我国具体的区位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理论为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尤其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带动了我国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90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这些城市的成功之处,并得出了一些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产业集聚理论。1994年,王缉慈教授在中日韩三国工业国际会议上发表的《The making of new
industrial in China: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zone's phenomenon》一文,对我国出现的一些开发区现象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现代工业地理学》一书中介绍了新产业区的概念,还结合国内各区域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探讨。
曾忠禄(1997)分析了产业集特征,并指出要利用产业集优势发展区域经济。李小建(1997)对新产业区的发展进行阐述,提出从区域的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植性等方面来判别新产业区。周光召院士在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报告中指出,产业集聚是相关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中和以多种环节联系在一起。这种集中需要特定的地理、资源、政策和人文条件。
杨小凯(1998)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对产业的集聚和经济发展过程作了直接的阐述,指出产业空间集聚能够实现企业的报酬递增而不是收益递减。
仇保兴(1999)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以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生产作为例,分析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分析表明,在小企业集内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性所致的“柠檬市场”效应,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产品同构、技术档次低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赚一票”的短期行为。张仁寿(1999)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制度变迁角度对浙江专业化产业集聚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刘友金、黄鲁成(2001)分析了产业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指出了我国高新区发展中的产业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叶建亮(2001)从知识溢出角度分析集聚现象,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集聚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了集聚的规模,也影响集聚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
李新春(2002)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企业的网络化成长与市场发育过程的相互作用,指出企业组织创新应着眼于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取,要重视建立企业间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网络。盖文启(2002)从新产业区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网络进行了理论概述,解析了网络节点的创新功能,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阐释产业集聚理论进行梳理,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体系。
安虎森、朱妍(2003)以产业集研究演化而来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内生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评论了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王建优(2003)从产业集聚的“自强化机制”或“地区集中化经济效应机理”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作出了分析。
梁琦(2004)在《产业集聚论》一书中分别计算了1994年、1996年和2000年三大类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并计算了4省的区位集中度,可以从中把握中国制造业近年来的区位变迁。通过计量分析指出,产业关联效应既是影响地方专业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及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周黎安、顾全林(2003,2005)等学者以产业集为研究背景,探讨影响中国高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相关因素。耿帅(2005)通过比较集企业与非集企业的竞争优势水平及其与共享性资源之间的关联,分析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何铮、谭劲松(2005)则通过深入细致的案列分析,探究产业集的演进及演进过程种企业的创新行为。
戴伟明、陈晓红等人(2005)指出产业集聚的形成由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集聚效应等决定,通过博弈论分析了产业集聚的起源。井然哲、覃正等人
骴髊髒
商业综合体策划(2005)指出影响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集聚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整合力、开放度和创新力。
杨树旺、易明等人(2008)分析了我国产业集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的对策及建议。潘世明、胡冬梅(2008)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聚政策。同时用图列说明了把产业集聚的思想应用到我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对增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袁晓玲、杨万平(2008)运用符合中国实际的CES生产函数对西安和成都城市产业集聚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陈建军、胡晨光(2008)通过VECM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角度,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对产业在既定空间—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诺剩余递增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郑江淮等(2008)从企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企业进驻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政策租”,由此导致开发区企业“扎堆”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集聚效应。
虽然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主要产业集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产业集聚理论相比,我们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在今后的实践中仍要继续研究。
三、评述及可能的方向
总体来看,国外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理论已经成熟。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聚的发展。经济学家通过外部经济、集聚经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等理论来解释企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社会学家强调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本地的社会化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地理学家则研究产业柔性专业化基础上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地理空间对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国内产业集理论的研究已逐步迈向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阶段,能够紧跟国际理论研究前沿,在学科交融上有一定创新,但与国外产业集聚政策研究相比较,国内对产业聚理论的研究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主要问题是还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中国产业集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缺乏为建立此体系所需要的理论,特别是实证分析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集聚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究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理论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观经济视角,把区域看作一个整体,特别把公司和产业看作一个系统,注重区域发展、创新、竞争、区域网络等。及时把握集聚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对于提升区域和国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在产业集聚的研究中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一是缺乏对集经济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分析,多数研究往往只限于某一角度层次的研究,特别是缺乏对集竞争力进行理论综合和深化的
研究;二是局限于对集经济的网络结构、分析协作等的静态分析,缺少对集经济动态演化、兴衰更替的演进机理的系统分析;三是对开发区企业集聚的动因、进驻后是否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是否继续受到开发区政府因素的影响等,进行检验的研究很少;四是现有研究大多对产业集进行静态分析,极少有文献研究集的生成发展过程和对其进行动态演化分析,以揭示其深层演化机理和衍生现象。为全面把握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产业集聚研究,要注意把国内现有的产业集聚变化的机理、趋势和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实现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促进全国各地产业集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7,(1).
[2]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聚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
(11).
[3]王缉慈.创业的空间——
—企业集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魏守华.企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5).
[5]林筱文,陈静.工业聚集经济效果的计量与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5,(6).
[6]金相郁,高雪莲.中国城市聚集经济实证研究——
—以天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1).
[7]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5,(8).
845主板[9]郑江淮,高彦彦,胡小文.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
—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5).
[10]高雪莲,金相郁,踪家峰.上海市与天津市工业聚集经济效应的对比
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1]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6).
[12]苏依依,周长辉.企业创新的集驱动[J].管理世界,2008,(3).
[13]潘世明,胡冬梅.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经济
研究,2008,(8).
[14]杨树旺,易明,肖建忠.产业集治理:结构、机制与模式[J].宏观经
济研究,2008,(1).
[15]袁晓玲,杨万平.中国西部城市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以西安市和成都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1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17]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8]克曼.地理与贸易[M].张兆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Por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0]J.Vernon Henderson,Zmarak Shalizi,Anthony J.Venables.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R].NBER,Working Paper,2001.
[21]Bent Dalum.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based Clusters in North Jutland
and Western Sweden[R].Working Paper to the DRUID Conference 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1999.
(责任编辑:X校对:Q)
骴髊體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1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8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集聚   产业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