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会指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中铁航空港
基本特征 : 
第一,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上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所体现出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第二,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现代化方面来看,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阶段不发达的重要表现。13亿人口有8亿多人住在农村,而且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都相当低,劳动手段落后,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以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就成为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关键因素。 
  第三,从经济运行方面来看,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逐步得以实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不等于问题的最后解决。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农村经济的市场程度很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
济中举步维艰,实现较高的经济市场程度这一目标,须假以时日,非一朝一夕可为之。 
  第四,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同时要追求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这就要求重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文化知识素质特别是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高中英语选修课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来看,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阶段。目前我国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尚有2000万,扶贫工作仍很艰巨。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以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逐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过程,这也是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康尼可一氧化氮  第六,从地区发展差别状况来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它的形成原因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也与地理的和人文的因素有关,并有其必然性。
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党和政府确定了发展有先有后,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发展较慢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政策,以期求得地区间发展的相对平衡,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班杜拉  第七,从社会主义改革来看,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是我国的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体制的不完善。因而,整个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就是通过改革来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中各项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这种改革应该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即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第八,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看,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搞好物质文明,而且要搞好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三个文明要同步协调地发展。同时,要着力解决整个初级阶段需要人们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这种精神状态,
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它对于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从实现目标来看,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从我国现实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还要从我国与当代世界的比较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摆脱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羁绊。但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离不开面向世界和走向世界。 
为什么要长期处于这个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这样三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三是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时期的努力
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时间上讲,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现在,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
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
我们首先想从整体上考察一下我国的贫富差距情况及其变化。强势体和弱势体的差别的扩大,实质上反映为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一差别的扩大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也是党和政府程度不同地承认的事实。一个社会要有生机活力,必须有必要的差别;同样,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发展,必须把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谓贫富差距扩大,是指贫富差距超出了合理的界限。测量贫富差距,通常用基尼系数法。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明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程度,也就是说,这种差距第一是必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第二是社会可以接受的,也就是不违背公平原则的。低于0.3,表明收入分配过于平均,高于0.4表明居民的收入分配已趋于不合理。据世界银行的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我们的研究表明,从80年代到90年
代,基尼系数出现了两个台阶的提升,首先是从1988年前不到0.3上升到1988年的0.382,其次是由0.382上升到1994年的0.452或0.467(按人口-收入测算)。这种反映我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两个台阶的提升,正好表明了中国收入分配状况突破过于平均局面走向收入差距的合理化阶段,又由合理的收入差距迅速滑向收入差距十分显著的不合理阶段。这样,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收入差距超过了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这样快的变化是值得忧虑的。[18] 
  整体的考察固然必要,它清楚地表明了我国社会分化的严重程度及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弱势体;但这个体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以及弱势体内部的具体、细微情况等终难反映。以下我们根据相关资料作一些具体描述: 
赤霞珠  就生理性弱势体而言: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0%。按有关国际标准,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以总人口13亿计,全国老龄人口达1.3亿,其中农村老龄人口达9000万左右。和大多数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缺乏社会保障。城市也有部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医疗费的供给发生困难。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就业和婚姻遇到极大的困难。此外,贫困农村为数不少的适龄儿童不能就学,尤其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 
  就社会性弱势体而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失业和下岗职工规模庞大且继续扩大。政府公布的登记失业率目前在4%上下,实际上要高于这一水平。2001年,国有企业登记失业人员为680万,下岗人员为500多万,总计为1200万人左右,到2002年底将上升到1400万人左右。如果加上城镇集体企业等其他方面的下岗失业人员,则2001年的失业下岗人员总数在2000万左右。截止目前,估计城镇失业下岗人员总数应在3000万上下。另外,截止2002年11月,全国有1985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到2000年底,我国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25元的贫困人口为3000万,这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属于绝对贫困。由于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和现实的原因,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困难相当大。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某些现象(如城镇的失业和下岗)是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中出现的。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迈向经济全球化之后,城市的失业、农村的破产将可能加剧。我国城乡弱势体的规模将会扩大,程度将会加深。我国的工人、农民及其家庭可能进一步弱势化。可以说,每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都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而被甩到边缘地带,在社会利益的新的分配格局中被弱势化,逐步转变为社会弱势体。cdma1x 
  总之,现在看来,有关的趋势将是,弱势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它的弱势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如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目前中国弱势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参见本书郑功成执笔的《社会保障与弱势体保护》子报告)。我国目前弱势体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比例,应该说是非常严重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8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