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I篇:“尊时守位”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长郡月考七)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l870(1温州医学院学报9分)
材料一:
远在先秦时期,中国人民就已经发现,无论自然、社会还是人生,都有时有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因此,我们为人处事都必须尊时守位。
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意即要顺应,进而引领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尊时旁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尊时与守位是个统一的整体,尊时必须守位,守位一定要尊时;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必须是崇尚道义、敬德保民,坚持以道义尊时守位。
在尊时守位这一点上,中国人民从不盲目地“乐天知命”,更不只是消极地“安分守已”,而是在遵循历史现实的前提下,以保持天地万物的和谐秩序,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坚持“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管子·霸言》)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审时度势”,“时诎则诎,时伸则伸”(《荀子·仲尼》)。在时机未到时,
遵养待时,“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下》),积蓄力量,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紧紧抓住,“来而不可失者,时也”(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立即行动起来,“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清·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国人民认为,“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秦策》)。总之,能否自觉尊时守位,是判别圣凡、区分智愚的一条重要标准。
“尊时”决不应当只根据自己的一己之利去趋炎附势、投机取巧,而“守位”更不是贪恋个人的某些暂时权位,享安富尊荣。真正的尊时守位,应当是指行为的主体者清醒、自觉地把握时代的主流,坚持正确的方向,代表着社会先进势力和人民众的需要,明智地选择好自己的岗位,努力奋斗,去创造历史。为此,他们必须抗击逆流,克服险阻,有时甚至会牺牲自身的暂时或局部利益,使其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在自身的实践中。
水溶性润滑剂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代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之所以高尚,事业之所以成功,都是由于他们能够在坚持尊时守位之中,践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作指导来尊时守位,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像焦裕禄、袁隆平、张桂梅等英雄模范,个个都是尊时守位的光辉榜样!他们对党和人民
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通过“尊时守位”来彰显。同样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也正是凭借他们和最广大的人民众在尊时守位的劳动和贡献中保存下来并且不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时守位仍然是重要基石。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以高度的精神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尊时守位加以贯彻和落实。
(摘编自王颖、陈瑛《论“尊时守位”》)
材料二:
春节期间邂逅两个词:“春节游行”出自春节前夕的《光明日报》;“外出守岁”出自大年初一的央视晚间新闻。二者都算混搭。前者,也许算海外唐人街过中国年的不得要领。而后者,如果是参加家庭之外的迎新活动,那是舍本逐末。“外出守岁”,是否偏离了春节尊时守位的精神价值呢?
进入腊八,一直到元宵,特别是除夕和初一,几乎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意义,中国家庭都
会自觉对标。这是春节的时间性。公务人员、职员、商人、农民、学生及各人等,随着春节的临近,无不迅速回归作为一个家庭的角。一场数亿人次的大迁徙,就是回家乡、去团圆,这是春节为人儿女、为人父母的“人本位”取向。
旅游过年再怎么时兴,也一定以家庭组团为基本模式;央视春晚再怎么创新,也必须以家庭团圆为基本取向。除夕是辞旧迎新的关键节点,尊时守位的要求格外清晰具体。几点贴春联,几点祭祀先祖,几点吃团年饭,几点看春晚,几点迎新年放鞭炮,堪称倒计时的拉长版。这一晚,祖辈安享晚辈孝敬,父母操持完岁末最后的家务,儿孙沉浸在一年中最无忧无虑的幸福之中。什么经济拮据、职场烦恼、学习压力,统统让位于温情相聚。就是在旧社会,逃债的穷人,除夕夜也可以回家。如果贴了春联门神,讨债的人也不能再上门。
这样一种尊时守位,是全体华人的共识,一年只有这一次。如果学西方大众狂欢、广场跨年,人回家,心在外,千里迢迢往家奔意义何在?家中老小由谁陪伴?与“最近的遥远”(各人玩各人手机)有什么两样?一面抱怨没有年味,一面将围炉夜话、祭祖祈福视为敝屣,至少谈不上文化自爱。
春节是一部经典,历经数千年,堪称中华民俗的金科玉律。它以仪式告诫人们,该节日是
人与自然时序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文化勃发的一种特殊孕育状态。守岁,是家庭内聚型特征最集中的体现。外出,自有大年最初几天的串门走亲戚,还有庙会和元宵的公共活动。
长假毕,一场反向迁徙,演绎着人们开始恢复各种社会角。上班收心,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撸起袖子干出“开门红”,应该是过好大年的必然续篇,更是尊时守位的社会价值所在,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行为遵循。
(摘编自易国祥《彰显春节“尊时守位”的精神价值》)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雏鹰网
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时与守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互为前提,密不可分,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是道义。
B. 真正的尊时守位要求主体清醒、自觉地把握时代主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甚至在克服困难时做出部分牺牲。
C. 材料二重点阐释了“外出守岁”这个新词,大体上认为其偏离了尊时守位的历史传统,不符合中国家庭的内聚型特征。
D. 学西方大众狂欢、广场跨年,将围炉夜话、祭祖祈福视为敝屣,使得文化自爱缺失、过年年味丧失、回家失去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FINALDATA ENTERPRISE 2.0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以尊时守位为核心,材料一更强调要“顺应历史形势”,而材料二更强调要“引领时代潮流”。
B. 材料一引用了大量古文,论述了中国古人在尊时守位上的智慧做法,很值得当代人吸收学习。
C. 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来指导尊时守位,能帮助避免趋炎附势、投机取巧、安享尊荣的错误做法。
D. 尊时守位这一历史传统在除夕当天尤为突出,体现在以家庭组团为基本模式,对何时做何事形成了清晰的要求。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传·艮卦》)
B.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传·系辞上》)
C.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王霸》)
D.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4. 材料一指出:“像焦裕禄、袁隆平、张桂梅等英雄模范,个个都是尊时守位的光辉榜样!”请结合所积累的知识,从三位英雄模范中任选一位,分析他(她))的时位观。(4分)
5. 尊时守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材料,谈谈其在当今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6分)
【答案】
1. D    2. A    3. C   
4. 【示例一】焦裕禄——尊时:焦裕禄任职兰考期间,正值兰考地区遭遇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同全县干部一起治理“三害”。守位:焦裕禄身为兰考县委书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亲民爱民,无私奉献。
【示例二】袁隆平——尊时:直面中国人口众多、粮食不足的问题,尊重自然,利用规律,引导杂交水稻研究。守位:终身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坚守第一线耕耘探索,不畏艰难,无私奉献。
风雨张居正下载【示例三】张桂梅——尊时:响应大山深处的需求,创办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山区的女孩圆梦大学。守位: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校长职位,坚持用红文化引领教育,为学生们无私奉献。
5. 个人:
在尊时守位的实践中践行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涵养高尚的品德,从而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尊时守位仍是每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行为遵循。
社会:
尊时守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基石;
尊时守位能够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稳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使得文化自爱缺失、过年年味丧失、回家失去意义”说法错误,文章说的是“如果学西方大众狂欢、广场跨年,人回家,心在外,千里迢迢往家奔意义何在?家中老小由谁陪伴?与‘最近的遥远’(各人玩各人手机)有什么两样?一面抱怨没有年味,一面将围炉夜话、祭祖祈福视为敝屣,至少谈不上文化自爱”。其中“将围炉夜话、祭祖祈福视为敝屣”和抱怨“过年年味丧失”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且题干“文化自爱缺失、回家失去意义”相较文中“千里迢迢往家奔意义何在?”“至少谈不上文化自爱”的表述相比程度太重,不够妥当。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材料一更强调要‘顺应历史形势’,而材料二更强调要‘引领时代潮流’”说法错误,两则材料并未体现一则更强调要“顺应历史形势”,另一则更强调要“引领时代潮流”的区别。两则材料的区别在于材料一更具理论特,而材料二更具现实针对性。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阐述了“尊时守位”的内涵和价值。
A.仅体现“尊时”;B.仅体现“守位”;C.该项既体现了“尊时”,又体现了“守位”,与材料一主旨相同;D.重在说明修身的重要性。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意即要顺应,进而引领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
焦裕禄:
尊时: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任职兰考期间,正值兰考地区遭遇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同全县干部一起治理“三害”;
守位:焦裕禄身为兰考县委书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袁隆平:
尊时: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为了解决中国人口众多、粮食不足的问题,袁隆平在1964年提出了利用优势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设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他尊重自然,利用规律,不断突破,不断改进,引导着世界杂交水稻科研的方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5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75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时守位   材料   历史   中国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