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概念

第一章
一、外汇:狭义的外汇: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对国际间债券与债务进行结算与清算的
手段与资产。包括:外币现钞(纸币、铸币);外币支付或者支付工具(票据、银行存款凭证、
银行卡);外币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广义的外汇:一国货币
行政当局所拥有的一切可以用于对国际间债权与债券进行结算与清算的手段与资产。
二、外汇的规定性:1、外在性:指只有外国货币才能成为外汇,而本币不能充当外汇。2、可
兑换性:不是一切外国货币都是外汇,可充当外汇的外国货币只是世界各国众多货币的一部分。
三、汇率:两种货币兑换的比率,或者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外一种货币的价格。
四、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用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和数
量的方法。间接标价法:本币是基准货币,被作为商品来看待,而外币则被当做计价货币,充
当价值尺度。美元标价法:以一单位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的表示方法。
五、汇率的分类:买入汇率:是指报价银行从客户手中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
报价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所使用的汇率。基本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某种关键货币之间的交换
比率。套算汇率:是指货币以第三种货币为中介计算出来的汇率。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同
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不变或者仅仅在规定的幅度内波动的汇率。浮动汇率:是指一国
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限制,政府货币当局也不对其运行进行干预,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的汇率。官方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规定和公布的汇率。
市场汇率: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而自发形成的汇率。单一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
盐酸氧氟沙星币对外国的每一种货币只有一种汇兑比率。复汇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外国的某一种货币
有两种以上汇兑比率,不同的汇率适用于不同的国际经济交往。即期汇率:是指即期外汇交易
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的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
率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是一
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实际汇率:是指将名义汇率按两国同一时期的物价变动情况
进行调整后所得到的汇率。有效汇率:是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以汇率指数形式来表示,一般可
以以某一国家在本国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或者以某一国家在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
六、外汇的作用:1、国际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功能,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发展。2、
国际信用手段,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3、国际储备手段,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一、外汇市场:是以外汇为标的的交易场所或机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外汇市场功能:外汇买卖的中介、调节外汇的需求、宏观控制的渠道、保值与投机的场所。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外汇银行、中央银行、外汇经纪人、非银行客户及个人。
四、外汇市场层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
外汇银行与中央银行间的外汇交易
五、外汇市场的特征:市场无形化、高度一体化、时空上的连续性。
六、即期外汇交易: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在外汇成交后的某一特定日期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七、远期外汇交易的功能:套期保值、投机。
八、外汇掉期交易:是指同时包含一笔即期外汇交易和一笔币种、数额相同但方向相反的远期
交易的一种合约。
九、外汇期货: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市场内,以公开叫价方式确定价格,买入或
卖出标准交割日期、标准交割数量的某种外汇。
外汇期权:是指合约购买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权费后,所获得的在未来约定日期或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汇率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资产的选择权。
第三章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就是一单位某一国家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后购买力应该相等。
中心思想:在一特定时间内,两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是由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变化决定的,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二、资产组合分析法: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供求和经济实体等因素导致的资产调节与平价过
程所共同决定的。该理论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各国资产之间的高度替代性,一
国居民可以选择以国内货币,国内债券和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国债三种形式持有其财富,但国内外资产之间是不完全替代的。
三.市场效率论:在一个有效的外汇市场上,汇率必须充分的反映所有相关或可能得到的信息,这样投资者就不可能赚得超额利润,均衡汇率就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形成的,市场是所有信息的敏感器,调节着价格的变动。
第四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一定时期内因各种往来引起的全部货币收付活动或国际交易。
二.居民: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系统记录与反映一国国际交易的报告文件,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
复式借贷记账原则及国际收支特定账户分类方法编制的。
四、账户设置:1.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货物,
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2.资本与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
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3.错误与遗漏账户。矿业114
五.贸易账户差额(TB):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六.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KFA):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交易及储备资产交易的差额。
七.综合账户差额: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经常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
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也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差额。
八.错误与遗漏账户差额一般是由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它的的数额过
大会影响到国际收支的准确性。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与遗漏时,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对错误与遗漏账户本身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往往可以发现实际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五章国际收支调节与国际收支管理理论
一、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指经济实体出于某种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完全是为经济动
机自发自动进行的
二、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补偿性交易):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下(以逆
差为例):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利率同时上升→资本流入增加、资本流出减少→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在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度下(以逆差为例):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上升→出口商品外向价格下降、进口商品本身价格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向平衡2、国际收支的主动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是指政府自觉主动地采取某种手段
或政策措施对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节。
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1利率调节:就是货币当局通过提高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和贴现利率,
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2汇率调节:一国政府通过宣布货币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即通过公
然提高或降低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率,使国际收支失衡得到改善。3利用国民收入调节:就是
一国通过控制国民收入的变化来影响国际收支。4、利用特价调节5、利用国际借贷调节
五、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1、经济政策:主要是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直接干预政策,
主要是政府采用相应的行政管理手段3、国际经济合作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问题4、采用涉外经济预警政策
六、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弹性分析理论、吸收分析理论
第六章国际储备与国际储备管理
一、国际储备: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以及紧急支付的需要而实际
拥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特征:公认性、流动性、稳定性、适应性。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尚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作用: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一国对外借款的信用保证;提高一国国际竞争能力的保证;
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紧急国际支付。
二、影响国际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一国对外贸易状况;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货币地位;外
汇管制的程度;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一国的国际信誉;各国的协调合作程度。
三、国际清偿力:指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应付国际收支逆差和稳定货币汇率所持有的国际上普遍
接受的资产
四、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指一国如何最佳地分布国际储备资产,使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
基金组织的净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种形式的量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和处理好四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关系问题。
五、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指对外汇储备中币种的构成,各种形式的储备货币占储备货币总额的
比重,整个储备资产的保值与作用发挥等方面所作的有关规定和劳动安排。
六、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指自满储备的币种构成以及各币种在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七、外汇储备资产的等级:1一级储备或一线:主要是一国经常性对外支付所需的外汇储备,
这部分储备资产必须保持高度的流动性,随时可以变现使用。2二级储备或二线:主要作为补
充性的流动资产,用于一国在发生临时性或突发性事件时对外支付的保证3三级储备或三线: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部分的储备资产,包括各种形式具有较高收益的长期有价证券。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与演进
一、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汇率制度,也称国际货币秩序,是在国际范围内
确立得到多国承认与实施的国际货币运作的规则或制度。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要素或基本内容:1确立关键货币或国际货币2确定汇率制度安排
3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4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1为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国际货币及
其运行规则2稳定汇率3调节国际收支4监督和协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
四、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1概念:国际金本位制是在多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
一种最早出现的自发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2特点:①黄金充当国际货币②汇率稳定③国际收支失衡自动调节④国际货币关系或各国经济利益的协调具有一致性。
五、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纸币货币制度下通过政府间协
网络分析法
商建立起的以美元为中心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际货币体系2主要内容:①美元与黄金挂钩;
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④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调节国际收支。3缺陷:①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本身的缺陷;②储备货币供应机制的缺陷;③国际收支调节
机制的缺陷。4特里芬两难:指美国若要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就必须保
持国际收支顺差,若如此则世界其他国家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就会缺乏美元这种外汇储备;而美国若要满足世界其他国家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的需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就会长期是逆差。
六、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1概念:是以实施“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2特点:①黄金非货币化;②浮动汇率合法化;③汇率制度多
样化;④储备货币多元化;⑤国际收支调节复杂化。
第八章适度货币区与欧元
一、货币区:货币区所指的区域是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间保持盯住汇率制,对区外各种货币
实行联合浮动。
二、适度货币区理论(蒙代尔):适度货币区理论主张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货币区”内的
汇率必须被固定;适度的标志就是有能力稳定区内就业和价格水平,适度货币区不是按国家边界划定的,而是由地理区域限定的。
三、欧洲货币体系内容:创设“欧洲货币单位”;建立稳定中心汇率机制;创建欧洲货币基金。
四、欧元:欧元是欧洲中央银行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或者说在欧元区范围内正式发行的具有独
立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法定货币,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
第九章汇率制度与货币可兑换
一、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
或规定。
二、IMF对2007年事实汇率制度分成钉住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三大类。
三、主要国际汇率制度有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联合浮动汇率制等。
四、货币可兑换:一般指居民可以自由的将一种货币对换成另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货币。
五、货币兑换的三种形式: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货币的全面可兑换
六、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社会,最终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计价、结算、储备、支付的货币之一,即成为世界货币或国际货币。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二、“冲销”or“冲销干预”or“中和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官方外汇市场
干预所导致的国内基础货币变动的影响抵消。
阳光的新生活三、中央银行进行中和操作的手段: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中央银行
再贴现利率、提前收回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等。
四、汇率政策的实施:实行浮动汇率制、让货币法定升值、采取较灵活的汇率制度等。
五、资本管制(流入管制——智利;流出管制——马来西亚)的目的:调节流动、防范危机;
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活动领域。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1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借贷,并受市
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的金融市场。特点:①经营主体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市场交易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②经营对象是市场所在国货币③市场活动受到所在地国家的政策、法律的限制。2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二战后形成的欧洲货币市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
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①经营对象是出市场所在国货币以外的任何主要西方国家货币
②借贷活动不受任何国家政府政策与法令管制,并可享受税收优惠,资金出入境自由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一阶段:伦敦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第二阶段:纽约、苏黎
世、伦敦并列三大国际金融市场阶段;第三阶段: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四、货币市场业务:银行短期信贷;短期政府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
兑票据;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五、资本市场业务: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国际股票;国际债券
第十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经济协调与内外均衡
一、内部均衡:一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二、外部均衡:一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三、米德冲突:指政府在追求内部(或外部)均衡时对总需求的调控措施使外部(或内部)均
衡状况恶化,距离目标更远。
四、丁伯根法则: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要有N种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
第十三章国际金融危机
一、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一种,是在国际间产生,或在一国产生而蔓延到其他国家的金
融领域的危机。特征:频发性或周期性;传染性;破坏性;并发性;客观性
二、银行危机:实际或潜在的银行破产或倒闭,引发的银行纷纷中止国内债务的清偿,或迫使
政府通过大规模援助和干预以阻止事态的发展,银行危机极易扩大到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全球经济失衡:一些经济体持续大量贸易顺差与另一些经济体持续大量贸易逆差并存现象。
四、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世界范围内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部分国家高额的国际储备资产。
列车运行时刻表五、道德风险:因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相匹配可能导致他人的权益与资产受到损失。
六、金融危机的传导:金融危机爆发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以及市场参与主体)与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以及危机导致经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七、贸易溢出效应: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
导致另一国也发生危机。
八、金融溢出效应:一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其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金融机构清算
在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者资本市场渠道导致另一个或几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流动性不足,造成大规模的资本抽逃。
九、季风效应:又称共同危机,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他把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
的传导称为季风效应,即某一个国家对一次经济冲击所做的政策调整如利率的提高,国际资本供应缩减,或国际需求降低可能迫使与之有紧密联系的国家采取类似的政策,受这类总冲击影响的国家的金融市场会一起变动。
十、净传染效应:又称“传染效应”,或“真正的传染”,指当一国发生危机时,并未直接影响到另一国的经济基础,其往往是由于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和悲观情绪发生作用而导致的危机传导。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狭义:指一些国家、地区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
逸仙论坛依存的前提下,就财政、货币、汇率和贸易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层面上展开磋商、协调,适当修改现行的各国经济政策,或者对某些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
从广义上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
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2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6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货币   国际   汇率   国际收支   外汇   储备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