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最新完整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1)京东商城淘宝网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
2、悲惨的增长
3、里昂悌夫之谜
4、有效保护率
5、马歇尔-勒纳条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1、假定在短期内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流动,因此每个国家一定是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点生产,在这种情形下允许进行国际贸易仍然有利可图吗?为什么?
2、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3、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4、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5、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
6、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外国发生通货膨胀,这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假设国际收支原来是平衡的)?在此情形下,国际收支如何调整?
三、论述题(15分)
你所学习到的国际收支调整理论有哪些?分别给与解释。歌从心底唱起
国际经济学模拟习题(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1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1分)。其实际衡量通常用一国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1分)。
要素密集度至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1分),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2、悲惨的增长
  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前者影响效果低于后者(2分),那么该国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条件:(2分)
(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3、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以美国为例验证H-O理论,他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依据H-O定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分)。而里昂惕夫的测算结果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1分)。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当时经济学家们的极大注意,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要素密度逆转以及需求逆转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和意见。(2分)
4、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是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即附加值)受保护的情况,所以保护的程度须以国内生产的附加值的提高来衡量,因此有效保护率可定义为: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2分)。公式为:
it技能>牛奶到底是不是人喝的?(1分)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与其名义税率并不一致,要保护某一特定行业,不一定要依靠提高该行业的名义税率来实现,降低其使用的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也同样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保护。(2分)
5、马歇尔-勒纳条件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2分)。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或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区域无穷大的前提下)(1分),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2分),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二、简答题
假定在短期内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流动,因此每个国家一定是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点生产,在这种情形下允许进行国际贸易仍然有利可图吗?为什么?
答:当短期内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流动时,由于开放所带来的产品价格的变动无法迅速地
反映到生产环节(2分),但是消费者可以在新的价格下做出选择,因为对整个国家而言,仍然是有利可图的(3分)。在这种情况下,只实现了交换利益,而没有实现专业化生产利益。(5分)
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2分)。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2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2分)。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2分)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2分)。
3、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2分);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 全竞争市场(2分);
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2分);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2分);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2分)
4、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进口配额与关税都能通过限制进口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2分),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2分)。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升,进口量仍会增加(2分);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进口量不会增加,本国生产厂商将从中获得更大收益(2分)。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而厂商将更倾向于采用配额措施(2分)。
软件可靠性5、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
大爆炸理论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2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可能独立地操纵货币政策(2分),其原因如下:假设一国货币当局希望提高利率,因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很快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为了享有这一更高的利率而将其资金转入该国,结果由于巨额资本流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外国人购买该国大量的金融资产会造成该国货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中央银行有责任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因此中央银行将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买进外币,结果使该国货币存量增加,抵消了最初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最终国内利率退回到最初水平(4分)。而财政政策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却进一步扩大了(2分)。
6、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外国发生通货膨胀,这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假设国际收支原来是平衡的)?在此情形下,国际收支如何调整?
: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外国发生通货膨胀,由于汇率不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外国商品的价格都上升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本国居民把自己的钱多花在本国的商品和证券上,
少花在外国的商品和证券上,本国的国际收支将为顺差(2分)。不过,在固定汇率下,即使本国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货币市场的不平衡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它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机制自行消除,即货币供给通过国际储备的流动来适应货币需求(2分)。按照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法,如果该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可通过本币升值的方法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2分);按照吸收方法,本国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的方法调整国际收支(2分);而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方法,本国可通过紧缩货币、减少货币供给的方式调整国际收支(2分)。
三、论述题
你所学习到的国际收支调整理论有哪些?分别给与解释。
答:主要有三种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方法。(1分)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方法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的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论(2分)。弹性方法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的缺点是:它只考虑了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直接
影响(1分)。而事实上,货币贬值所引起的进出口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常项目,同时它还会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经常项目(1分)。一国若想通过贬值来改善它的贸易收支状况,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要么贬值可以带来本国收入的增加;要么贬值可以使本国的实际支出吸收减少。否制,贬值只会造成通货膨胀或其他经济问题。
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方法指出,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2分)。即使弹性条件对成功实现贬值比较有效,但是想要真正改善贸易赤字还需要额外的条件。要么贬值可以带来本国收入的增加;要么贬值可以使本国的实际支出吸收减少。因此,当一国贸易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国内吸收的办法来加以调节,具体说,若贸易收支出现逆差,增加国民收入或减少国内吸收可消除逆差,而出现顺差时恰好相反。(2分)
货币分析是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长期理论,它把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失衡和货币余额的增减密切联系起来,亦即把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否联系起来(1分)。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方法的论点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国际收支本身是一种货币现象;第二,
货币应是存量,不应看作流量;第三,货币的存粮可以通过两种措施来调整,即国内信用的紧缩或扩张和国际储备的增减;第四,货币论者一般都强调应当全面分析国际收支,并认为调整国际收支是一个长期过程;第五,以现代经济学的瓦尔拉定律作为理论基础,即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商品、证券和货币的差额需求的总和必然为其他市场上的超额需求所抵消(3分)。虽然目前货币分析法已经成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中的主流,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持有不同意见,并提出以下一些疑问:第一,货币需求函数是否稳定,那些变量应列入货币需求函数;第二,货币供应能否完全由金融当局从外部决定,抑或决定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水平的高低;第三,瓦尔拉定律认为所有市场上的超额需求的总和等于零,这一理论能否适用于市场机制不同的国家;第四,如果国际收支的调整是自动化的,何以许多国家的政府常为国际收支问题感到不安。另外,货币分析假定世界市场的运行是高效率的,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外,由于这种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方式以牺牲内部稳定来去的对外均衡,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因担心需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持续的失业和社会动乱)而不愿采纳货币论者的建议。(2分)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6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论   货币   国际收支   需求   生产   要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