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丽:“复活”椅背上的“东方芭蕾”

马春丽:“复活”椅背上的“东方芭蕾”
作者:***山东省劳动厅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0年第11期
        自幼恋戏,8岁上艺校学习蒲剧
        1997年,马春丽出生在山西曲沃县史村。从小,她就和奶奶相依为命。
        马春丽自幼恋戏,每每看到电视节目里播放戏曲节目时,就着意模仿一番,而且像模像样。奶奶觉得这孩子是个唱戏的料。于是,2005年,8岁的马春丽考入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学习蒲剧,主工小旦。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民间习称“乱弹”,因发源于山西蒲州而得名,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我国戏剧中有众多绝活儿,“跷功”就是其中之一,为蒲剧特有。表演者穿上特制的木鞋,仅以脚趾着地作支撑表演,被誉为椅背上的“东方芭蕾”。
        练跷功,跷鞋必不可少,可跷鞋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临汾艺校费尽周折,在北京戏装厂
到一位80多岁的老师傅,老人学徒时见过跷鞋,琢磨着做了出来。学校戏曲专业老师尹红艳穿上跷鞋,在几位民间大师的指导下,经过数月实践渐渐掌握了要领,开始带学生。
focusaudio        舞台上,演员们穿着奇特的跷鞋,女子的婀娜多姿让人一览无遗。马春丽说:“跷鞋是仿照古代妇女的小脚形状,以木料或布料制作而成,外头套绣花鞋,靠大彩裤把真脚盖住,将‘小脚’露出,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手段。”
北京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她说,穿跷鞋的感觉就像穿着10厘米高的高跟鞋,只不过鞋子是有跟的,而跷鞋则是架空的。“扎跷后,演员只能凭两只脚的脚掌行走,脚跟高高提起,像跳芭蕾一样。”然而,芭蕾舞演员有时还可以脚跟着地,扎跷演员却始终是半个脚掌着地。既要站好还要表演动作,难免会晃,站不稳,控制不好就会崴脚。
气瓶水压试验
        更难的是,演员们不仅要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得有相配套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过桌、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方能显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
        马春丽第一次穿跷鞋是在2005年暑假,尹老师让她住在自己家里开始学戏。每天清晨一起床,马春丽就得穿上跷鞋,一天不许脱下来。她说,穿上跷鞋后脚趾与脚掌几乎垂直,着地部分只有一寸见方。表演时,全靠脚趾撑力。
        “刚开始练的时候觉得新鲜好玩,不到一两分钟就不得不脱下。”一周后,马春丽的脚板磨掉层皮,不停地出血,但跷鞋还得穿。她一边哭,尹老师一边给她绑。那个暑假,马春丽整整穿了60天跷鞋。暑假结束,她已能穿着跷鞋单脚站立5分钟。
        椅背上起舞,“复活”跷功绝技
        戏曲表演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基本功的练习枯燥且需要吃苦耐劳。成人犹且不易,对一个8岁大的孩子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尹老师的敬业和严格是出了名的,有次小春丽因为没有完成预定的练习任务,害怕老师处罚,躲进厕所一个多小时不敢出来。懵懂中,怀揣改变命运渴望的小春丽,无论怎么艰苦,都含泪坚持着。
        有一次,马春丽发现戏曲专业的男生竟然穿着厚厚的戏靴在操场上打篮球。“那种白底黑面厚底靴的底子很窄,一般人穿上根本站不住。功夫没练到家,一个跟头落地时,脚就
得骨折。”马春丽想,穿跷鞋跑步是个好办法,便跟着男生们来到篮球场。“我不会打球,我就跟着他们来回跑。”当年年底,她已经能很好地适应跷鞋,“穿着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适应跷鞋后,更为艰苦的练功开始了。为了体现戏中含嫣俏皮、天真的性情,必须在跳上椅子后,轻盈地完成多次跳跃。怎么才能跳得传神,是小春丽面临的又一次考验。最初,老师来一个10厘米高的木头箱子,让她从地面往上蹦。刚开始她屈着腿、撅着屁股,样子笨极了。尹老师规定她每天必须跳800下,小春丽整整练了3个月,终于达到了要求。
        箱子上练好后,开始上椅子练,这难度可大多了。椅子高53厘米,椅面到扶手,高度10厘米,扶手宽6厘米。跳上扶手既要站稳,还必须得轻盈,马春丽每天要练600次。在扶手上还有个转身的动作,转身后,还要在两个扶手间交叉跳,每天也得跳300次。
        穿上笨重的跷鞋,马春丽在椅子的轴上和背上,练习各种眼花缭乱的舞蹈动作。刚开始练习时,她一次次从椅子上摔下,一次次受伤。痛苦的训练中,是奶奶的一句话让她坚持了下来。奶奶说:“吃了这么多苦放弃了,那前面的苦不是白受了?”在这样的信念下,
马春丽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练成“跷功”这一濒临失传的绝技!
        练习久了,马春丽脚上磨出了血、结了痂。长期的苦练、琢磨,她终于能够在椅背上站住了,并且时间一分一分地增加。逐渐地,从简单的姿势到复杂的动作,她都能驾轻就熟。ixos
        “这椅子每周都得重新油一遍,上面的漆几天就被马春丽磨得没了。”尹老师说。为了保证马春丽在椅子上的感觉,那层油漆的厚度不敢少。两年间,马春丽在这把椅子上跳跃了近50万次。个中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在尹红艳老师的学生中,马春丽年龄最小,但心态最好,“不论多大的舞台,上台前,她从不紧张。”2007年7月,第十一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在深圳举行。作为我国戏曲“梅花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汇聚了全国20多个参赛剧种的后起之秀,竞争相当激烈。年仅10岁的马春丽以饰演《挂画》中的含嫣,一举摘得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小梅花金奖!紧接着,她又应邀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第441期比赛中技压芳,赢得满堂喝彩,最终夺得擂主!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不久中央电视台发來通知,正式邀请马春丽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2008春节电视晚会——《与春同行》。正月初一晚,11岁的马春丽在央视舞台上精彩亮相,和国内一流艺术家同台演出,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斯皮尔博格        互相激励,小夫妻比翼齐飞
        2015年毕业后,马春丽被分配到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一天团里要下乡演出,所有演员都得将自己的行头和行李搬上大货车。看见远处有个娇小的女孩正吃力地拖着大大的行李箱,演员姚飞龙赶忙跑过去帮忙。“谢谢雪中送炭。”女孩一边喘气,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调皮地笑着对他说道。
        这一笑,让姚飞龙怦然心动。19岁的马春丽小巧玲珑、五官精致,是那种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的女孩。姚飞龙高个子,浓眉大眼很帅气,2012年凭借一部关公戏,曾获得山西省戏曲最高奖金钟王奖。由于彼此都有好感,两人渐生情愫。
        平时这对情侣互相鼓励,共同切磋,不断进步。在事业上,比马春丽大10岁的姚飞龙经验丰富,经常帮助她。一次排练时,春丽唱的戏有点儿不在调上,姚飞龙在一旁气得脸
红脖子粗,大声吼她:“你怎么不多练?”马春丽当时很尴尬,但一点儿不生气。她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因为懂得,所以他们彼此心意相通。
        2017年5月,姚飞龙和马春丽在山西洪洞演出时,恰逢上海东方卫视的戏曲文化类节目《喝彩中华》来选演员,他们双双被选中。
        7月15日,在《喝彩中华》播出的首期节目里,马春丽的《挂画》惊艳了全场。姚飞龙表演的《火焰驹》也非常出彩,伴随铿锵有力的鼓点,他敏捷地闪转腾挪,短短几分钟,他展示了扎实的马鞭功、髯口功、眼神功、靴子功等,一招一式尽显蒲剧精粹,赢得现场叫好声一片。
        事业小有成就,两人的爱情也瓜熟蒂落。之后,他们结婚生子。因为演出太多,姚飞龙很少有时间带儿子。马春丽理解他的不易,从不埋怨他。
        2019年2月初,马春丽再次接到东方卫视的邀请,这次她却犯了难,因为产后体重迅速增加,如果在舞台上展示蒲剧的跷功之美,难度系数肯定比以往要大得多。对此,她信心不足,甚至打算谢绝,姚飞龙却鼓励她勇敢参加表演。因为他知道,妻子自幼苦练这门
绝技,基本功非常扎实,即使体重增加,只要进行恢复性突击训练,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会有什么问题。
        丈夫的分析,让马春丽顿时信心大增。经过一番准备,2月22日,她终于再次登上《喝彩中华》的大舞台。马春丽穿着跷鞋,露出纤纤小脚,舞步灵动俏皮,将戏曲人物的喜悦情绪表演得惟妙惟肖。连国外艺术家看了都颇感惊讶,称赞“这是来自足尖的美,不可思议”!
        如今,马春丽因练就“跷功”绝活已成为戏剧界公认的蒲剧第一人。马春丽说,对跷功的传承,是对古老技艺的尊重,对美的渴望!她说,她还要让跷功像川剧中的变脸艺术一样,走向世界!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4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戏曲   表演   蒲剧   跷鞋   演员   开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