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

高校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
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日益发展壮大,高校内部控制也愈显重要,而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对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历史、定义及目的进行比较,然后在COSO报告五要素的基础上,重点比较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内容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借鉴企业内部控制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结论.
  关键词:高校与企业 内部控制 比较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普遍化,各高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扩大生源和校区规模,而高校内部控制研究比较滞后,无法跟上其发展的脚步,严重制约了高校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同为一个组织,其在内部控制方面有很多共同要求。我国学术界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开展得较早,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体系,这为高校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参照与借鉴。高校内部控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汪惠兰,2010),而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对完善高校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历史、定义及目的的比较
  (一)研究历史的比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 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相对于高校内部控制来说比较完善。而高校从计划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还不到二十年,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是从近几年高校腐败案件频频发生才开始的,因而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比较零散,高校缺乏统一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定义及目的的比较
  财政部等5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将企业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借鉴COSO框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纳为五个方面:(1)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3)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提高
含泪劝告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宁宏茹(2006)将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义为:高校党委、行政为了保证学校经营管理有秩序和有效的运行,实现高校经营管理的目标,维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及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降低高校运作中的风险,而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建立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
赛内加尔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高校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均是为保证其经营管理能持续有效进行并服务于其目的。不同的是企业以追求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不断盈利做大做强。高校则是非营利性事业组织,不以盈利为目标,而是追求学校的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学术交流的大舞台,其最终目的就是服务师生,而通过内部控制能很好地提高学校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学科研平台。这也导致企业对成本效益及财物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高校对成本收益和财物管理相对松散.
  三、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基于COSO报告五要素的比较
高在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进步,高校由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政府高度
集中式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已呈现多领域发展的趋势,这就导致高校与企业逐步靠拢。
  高校与企业同为一个组织结构,其内部控制在大的方面基本相同,例如控制的目的:保护财产的安全,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可靠,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单位运行的效力和效率等;内部控制包含的主要要素相同;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相同;许多业务环节和组织结构相同;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相同;内部控制制定及实施的程序基本相同等。本文将基于COSO报告五要素,重点比较高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之处。
  (一)控制环境
  1.高校与企业的决策体制不同。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和人员的权利,能自主对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作出决策和安排,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而在高等学校,目前还不可能拥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如在招生过程中,高考科目的设置与分数线的划定,各类学位授予的标准及学分量、学费的标准等,政府还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高等学校只是在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下,在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办学决策权、用人自主权、招生分配权、经费使用权、校产处理权(
孙荃、程晓?,2001)。
  2。高校和企业对内部控制关心程度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所有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关心程度较高,因其直接关系到所有者的利益。高校的管理主体校长及党委更关注的是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高校的声誉,对高校内部控制关注程度稍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高校更侧重于社会效益(安红存,2010),这就导致高校管理者及教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使得高校内部控制弱化,管理松懈。
  3。高校和企业适应外界的能力不同。企业由于要时刻追求利润,以盈利为目的,所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较强,管理模式经常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高校管理模式相对保守,管理机制比较僵化,适应外界变化能力差(黎红,2008)。 戏剧文学
  4.高校和企业的文化侧重点不同。企业的本质是创造直接价值,以盈利为核心,侧重物质文化。而高校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结构与知识教育组织的结合体,文化和知识的传承是高校的核心价值,它是通过培养人才、教育科研、服务社会来创造间接价值,侧重精神文化。在当今市场经济下,高校由于经济业务活动多元化,使管理更加复杂,同时业务活动的拓展逐渐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从而对高校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
管理层收购
  5.高校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企业因为有相对集中的目标,其组织结构显得集中而紧张,高校因为教师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往往只要按时上课并完成相当的科研任务,就不用受到组织的约束和限制。高校管理具有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    6。高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科学、开放、合理,有健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其内部竞争激烈,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因而人员流动比较大.高校则是被动地引进式管理,缺乏主动教育及开发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员工只进不出,缺乏淘汰机制;教辅人员比例不合理,行政人员过多,教师偏少;重学历职称,不能严格按照工作表现评价绩效,无法做到人尽其才;缺乏人力资源综合考评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风险评估
  1.风险的侧重点不同。企业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而高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学校优势学科丧失,生源质量问题,知名专家学者流失,内部管理机制僵化以及财务风险(冀跃芳,2011).
  2.风险识别意识不同.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组织,风险全部由自己承担,且其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目标和未来发展,管理层都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因而风险识别意识比较强。而
高校则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半自主管理,校领导及处级干部大多是从各院系教师中提拔上来,是专业学科方面的权威,但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他们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对高校风险科学识别,经常发生盲目贷款,最后无力偿还的现象,风险识别意识薄弱。
  3。风险评估人员专业性不同.企业有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设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风险评估,能科学、合理、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防范和控制。高校风险评估由教授级别的教师和领导负责,专业性较差,因而评估结果也会大打折扣。
  4.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实施程度不同。企业风险防范与控制实施比较彻底和有效,因其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且与企业盈利目标挂钩,能够得到足够重视并被企业严格执行。高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则仅停留在形式上,高校是由政府宏观领导,因而易把政府作为分担风险的靠山,导致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中.
  (三)控制活动
  1.资金来源的方式不同.企业资金最初来自投资者投入,之后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发行
dormicum股票和债券等,有偿使用资金。而高校的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拨款,而这种资金与企业贷款等有偿使用资金不同,是无须偿还的。在市场经济下,高校资金筹集还可通过收取学费、贷款、开办校办企业、接受捐赠、联合办学等方式。
  2.业务活动涉及的广度不同。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比较单一,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环环相扣,与其主要业务相联系。而高校经营活动复杂,涉及基建、教学、企业、采购、后勤等多种经济活动,控制比较复杂。高校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使得高校内部控制范围非常广,除了财务控制外,为配合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许多经济活动,还将各种类型的附属单位,如附属工厂、农场、医院、设计所、出版社、校办工厂等财务工作内容纳入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张春梅,2007)。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复杂繁琐,会计方法及制度跟不上,一些非经常业务缺乏控制,公款私用、贪污腐败现象屡屡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3:1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4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高校   企业   控制   风险   管理   组织   经营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