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模拟测试12

三基模拟测试12
1、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E.激素有特定的靶细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受自主神经支配,很多类型的体液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也被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2、关于测定清除率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了解肾的功能
B.可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C.可以测定肾血流量
D.可以推测肾小管的转运功能
E.不能推测肾小管的转运功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通过对各种物质的清除率的测定,可推测哪些物质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哪些物质能被肾小管净分泌,从而推断肾小管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能力。
3、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主要在尿道
B.初级中枢位于脑干
C.传入神经是躯体神经
D.传出神经是副交感神经
E.是负反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当膀胱内尿量达到一定充盈度时,膀胱壁上特别是后尿道的感受器受牵张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纤维至脊髓骶段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也上传到达脑干和大脑皮质的排尿反射中枢,产生尿意。骶段脊髓排尿中枢的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液被压向后尿道。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受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4、腰骶部脊髓或盆神经损伤时表现为
A.尿失禁
B.尿潴留
C.多尿
D.少尿天津路网
E.无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如果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或骶段脊髓受损,排尿反射也不能发生,膀胱变得松弛扩张,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导致尿储留。
5、急性失血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小
C.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囊内压升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急性失血时,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量和毛细血管血压下降,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6、输尿管结石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飞地经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小
C.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囊内压升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输尿管结石引起输尿管阻塞时,小管液或终尿不能排出,可引起逆行性压力增高,最终导致囊内压增高从而降低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
7、循环血量减少使
A.醛固酮分泌增多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素分
泌减少
E.ADH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A
案解析:
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兴奋肾交感神经,从而使肾素释放增加,使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8、饮清水1000ml主要引起
A.醛固酮分泌增多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素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即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
9、在折光系统中,最主要的折光发生在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表层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的。
10、正常成人眼看6m以内近物时
A.折光系统不需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B.折光系统不调节时,物体在视网膜前形成清晰的图像
C.折光系统需要调节,物体在视网膜后形成清晰的图像褐变度
D.折光系统需要调节,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E.折光系统需要调节,物体在视网膜前形成清晰的图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当看近物(6m以内)时,从物体上发出的进入眼内的光线成不同程度的辐射状,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由于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焦,因而只能产生一个模糊的视觉形象。但是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非常清楚,是因为眼在看近物时进行了调节。
11、关于视锥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中学生与社会
A.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凹处
B.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和节细胞连接时会聚程度小
C.视锥细胞含有视紫红质
D.对物体的精细分辨能力强
E.有较强的辨别颜能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视杆细胞含有视紫红质。
12、有关暗适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进入暗室后视觉敏感度逐渐提高
B.人进入暗室后视觉敏感度逐渐降低
C.缺乏维生素A,暗适应时间延长
D.人进入暗室后,视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分解速度减少
E.暗适应的主要阶段与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人进入暗室后,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升高,能逐渐看见暗处的物体。
13、视网膜中对暗光最敏感的部位是
A.视网膜中央凹
B.黄斑
C.视网膜周边部
D.整个视网膜
E.视盘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在暗处,视网膜的周边部敏感度叫中央凹处高,能感受弱光刺激,但分辨能力较低,且无觉功能。
14、维生素A严重缺乏,可影响人的
A.觉
B.在暗处视觉
C.在明处视觉
D.分辨精细物体能力
E.立
体视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如果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影响人的暗视觉
,引起夜盲症。
15、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
A.直线加速运动
B.直线减速运动
C.直线变速运动
D.旋转变速运动
E.旋转匀速运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每个半规管与椭圆囊连接处都有一个膨大的部分,称为壶腹,壶腹内有一块隆起的结构,称为壶腹嵴。内耳迷路的半规管接受与它们所处平面方向相一致的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16、眼球前后径过短,远物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
A.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老视眼
E.散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所致,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不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
17、眼球前后径过长,远物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A.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老视眼
E.散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18、6m以外的物体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A.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老视眼
E.散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对正常眼来说,当眼在看远处物体时(6m以外),从物体上发出的所有进入眼内的光线都可认为是平行光线,不需做任何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19、高频声波传入耳蜗将引起
A.基底膜顶段最大振幅振动
B.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C.基底膜起始段最大振幅振动
D.基底膜起始段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向顶部传递
E.行波经过最大振动的点后,振幅急剧减小,最后消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高频声波传入耳蜗,基底膜起始端开始传播,出现最大振幅振动。与高频声波发生共振。
20、中频声波传入耳蜗将引起
A.基底膜顶段最大振幅振动
B.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C.基底膜起始段最大振幅振动
D.基底膜起始段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向顶部传递
E.行波经过最大振动的点后,振幅急剧减小,最后消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中频声波传入耳蜗,引起的行波从基底膜起始部开始,在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21、低频声波传入耳蜗将引起
A.基底膜顶段最大振幅振动
B.基底膜中段最大振幅振动
C.基底膜起始段最大振幅振动
D.基底膜起始段振动,然后以行波形式向顶部传递
E.行波经过最大振动的点后,振幅急剧减小,最后消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低频声波传入耳蜗,引起的行波从基底膜起始部开始,想基底膜顶段传播,在
基底膜顶段最大振幅振动。
22、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入突
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值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开放,厚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
23、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由膜外进人突触前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Cl-或K+的通透性升高
E.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上的递质门控氯通道开放,引起外向电流,是突触后膜发生超级化,膜电位减小。
24、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B.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C.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
D.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E.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不相同。
25、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
A.0.1~0.3ms
B.0.3~0.5ms
C.0.5~0.7ms
D.0.7~0.9ms
E.>0.9m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在中枢,递质的释放在0.3~0.5ms即可完成。
26、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胺
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27、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α
B.M、β
C.M、α、β
D.M、N1、N2
E.M、N、α、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胆碱能受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毒蕈碱受体,简称M受体;一类是烟碱受体,简称N受体,N受体有N1、N2两种亚型。
28、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是
A.M、N和α
B.M、N和β
C.M、α、β
D.N、α、β
E.α、β1、β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和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α分为α1、α2两种亚型,β分为β1、β2和β3三种亚型。
29、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麦兜族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属低级的反射活动
E.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
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
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都有关系,其中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起着重要的作用。
30、关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B.包括5个组成部分
C.反射中枢均在大脑皮质
D.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E.在整体情况下发生反射活动时,中枢进行整合活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不同的反射,其中枢的范围相差很大。
31、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来就有
B.数量有限
C.比较固定
D.它的建立必须有大脑皮质的参与
E.对于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可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即可形成。
32、关于反射的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内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应答
B.机体对外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应答
C.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D.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E.都属于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人和高等动物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3、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
A.改善受控部分的功能状态
B.使功能活动按照固有程序迅速完成到特定水平
C.抑制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
D.维持功能活动的状态
E.增强受控部分的敏感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34、不是负反馈调节特点的是
A.使系统的活动保持稳定
B.不可逆过程
C.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D.具有调定点
E.具有滞后现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故负反馈调节是可逆过程。
35、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特定感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丘脑特异投射系统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形成丝球结构,与该层内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引起特定感觉。
36、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触觉
B.引起牵涉痛
C.调节内脏活动
D.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E.维持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纤维进入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3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突触   引起   调节   系统   反射   活动   折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