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金的鱼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在学习本主题单元第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时,我对学生什么是英雄进行了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才是英雄。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想通过《金的鱼钩》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有更深更广的理解。约翰穆勒
2、故事发生的背景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设立一些问题,指导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第一课时是我已经达到了以下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感知故事的大致内容,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3)、根据课文的叙述把全文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用小标题来概括。
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这时候,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要真正从心理上尊重学生,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理想,真情对话。在课堂中学生会有很多精彩的回答,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赏识的层面上,而是要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这种新的资源,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个“精彩”的世界。
零花钱不够偷电脑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
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和智慧的心,用心捕捉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并进行选择、提炼、整合、利用。使学生能产生新的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生成这个灵动的音符而精彩纷呈!
《金的鱼钩》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英雄的故事。本文以叙述为主,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指导员的任务,尽心心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
一、复习整体感知
1、出示图片(1)孩子们,前面我们曾学习了写得《长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了解红军在过草地时发生的真实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的鱼钩。齐读课题。玛莎拉蒂3200GT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伤病员走出草地,而自己却牺牲了的事。)概括真简洁。
3、这位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出示图2(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兵,带出草地)。学生齐读。一路上老班长兼顾着怎样的身份?生齐说,师板书:上级
                                                              保姆  老班长
                                                                    勤务员
顺势疗法
4、一路上老班长担负着怎样的责任?生答(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同学们从你们的语气中我感受到老班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数字通信世界5、既要做上级、保姆、勤务兵的老班长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他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哪一段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生答:第二段。出示图3第二自然段文字。学生齐读。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人又特别亲所以一大家都叫他-老班长。
何新6、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老班长主要讲了几件事?板书;做鱼钩、
                                                                  吃鱼骨
                                                                  命令喝
                                                                  留遗言
二、细读品析
1、在这四部分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说6。看来各人有各人的感人的部分。打开课本,默读6-22自然段,边读边感受,在印象最深的词或句旁做上笔记。老师看到不少同学在关键词旁做了标记,写了感受。4分钟
2、小组交流感受。
3、指名说。1、第八段第二句话搪瓷碗一段:从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感受到鱼骨和难下咽。结合平时吃鱼被鱼刺卡主。师:平时吃鱼有没有被鱼刺卡主什么感觉?其他同学有这种感受吗?鱼刺卡在嗓子眼又咽不下去卡有卡不出来,有时还会卡出血来。2、老班长抿抿嘴说吃过了:善意的谎言。联系上下文理解。3、对这一段还有补充?鱼骨那么难吃,那老班长为什么还咽呢?带着你们的感受读一读。4、指明读。5、当小梁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心情怎么样?课文哪句话让你感受到?(千斤重,你怎么)6、一起读读这句话。是啊,当小梁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失声喊道,失声什么意思?(心里难受)读出自己的感受?2名学生7、齐读。师读旁白,生读:老班长,你怎么。小梁的声音哽咽了,同学们的声音也哽咽了,看看省略号的内容,(指名说一说省略的内容)可是这一切小梁能说么,不能。小梁明白了,你明白了吗?8、老班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心里总想的是谁?(是别人)老班长一路上总想着一句话:出示图4: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兵。9、齐读:图5(我不信-可不要告诉别人)10、就这一段还有补充吗?(不太少了这一段)从一点一条、一颗理解。很不容易再加上沼泽地晚上零下十几度,稍不留神就会陷下去。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背景理解。老班长身上穿着这么单薄还要在零下十几度的沼泽地野菜,此时的老班长更像什么(勤务兵、保姆)11、带着你的理解齐读(太少了这一段)出示图6。12、老班长一路
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一心想着别人,在他耳边始终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图7(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兵)13后边的课文有令你感动的吗?指名说。(搪瓷碗有千斤重)为什么小梁觉得碗有千斤重?后边那个地方还令你感动?(我不行了)在最后关头老班长放弃的仅仅是一碗鱼汤吗?不是,是生命。14、假如你是三个小战士中的一位,你觉得老班长还像什么?为什么?(母亲)(大树)遮挡了风雨,遮挡了苦难,(父亲)春蚕到死丝方尽。齐读图7、(我不行-很久很久)。这样一位上级保姆勤务兵,以及有着好多身份的老班长永久的留在了冰灵的草原上,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在课文的最后不写生满红锈的鱼钩,而写金的鱼钩。(老班长无私的精神,老班长的灵魂精神永驻
三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这篇课文围绕老班长写了做鱼钩、吃鱼骨 、命令喝、留遗言四件事,一路上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兵,他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的鱼钩见证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四、课外延伸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参观者解说/
《金的鱼钩》课后反思
《金的鱼钩》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阅读课文,文中作者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写了老班长不顾自己生命钓鱼救革命小同志的感人故事,揭示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内心世界。在预习时就发现虽然文章年代和人物对学生来说比较久远,但由于情节感人,学生非常喜欢读。
教学时,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鱼钩是金的?”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回答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出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的词句,读一读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通过这些词句来分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
一、从外貌体会中心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仅从这过早憔悴衰老的外表,就能体会到他为革命是怎样的操劳。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外表的“瘦”,清晰地反映出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这正是他对战友、对党的高度忠诚和满腔热爱的写照。
二、从行为体会内心
老班长为了钓鱼,“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钓”;为了鱼饵,“翻了多少草皮也不到一条蚯蚓”;夜寻野草,还须“一棵一棵地摸”。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行为,不难让人体会到老班长钓鱼的辛苦、艰难。他分明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三、从神情体会内心
“他……嚼着风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悉、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四、从语言体会内心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小梁,别浪费东西了……你们吃吧……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他明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念念不忘党的重托,念念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教学活动中,我也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读到“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时,我说:“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员走出草地,自己啃鱼骨头,直到眼睛看不见了,还摸索着为伤员挖野菜,为了伤员他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也试读一次吧!”我哽咽着声音读:“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教室里格外沉静,只见有的学生在擦腮边的泪水。这时,我接着说:“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学生个个情不自禁:“老班长——老班长——”呼叫声悲痛欲绝,余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老班长!老班长!
老班长——”呼叫声哽咽悲怆,催人泪下。“你为什么多叫一声老班长呢?”我追问。“我希望我的喊声能唤回老班长,只有这样读,才能表达对老班长无限感激与敬佩之情。”我提议,全班同学起立,深情地为老班长默哀。
深情发自每个人的肺腑,深情也打动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抓住朗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读好,加深感悟,教学效果已经一目了然。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这样的课堂讨论,看来是着眼于老班长的“外表”的,但是正是这种由外表到内心的思考、体会,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忠于革命,无限关心他人的革命老战士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深受感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12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班长   学生   课文   草地   革命   鱼钩   课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