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读草书

怎样识读草书
  ——浅谈草书的一般规律
 
学习书法和喜欢书法的人,不管你喜欢或学什么书体,都有必要能识读草书,这对书法学习和欣赏都大有裨益,因为,草书简化过甚,且符号多种,如不能辨识,学写者难以下笔则无以为书,欣赏者面对“弯弯绕”的笔画则不知所云,这道理应是不言自明的。而且,据说能否辨草、识草也是体现书家层次的一个标准。所以,我把我个人对草书的识读心得奉献给大家。当然,作为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介绍,也主要针对多数刚入门的书法爱好者,我将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和介绍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攀枝花学院学报 在书法作品中,草书极富艺术性,最能发挥、宣泄书家感情,所以,草书使很多人喜欢。但是,草书因其笔画的省简、符号化,字形夸张、变形、变异及笔势连绵、映带,这就使没有草书知识的人不易识读,就是学过草书的人也不一定对每个草字都一眼就认识,有的字还要
通过对句子、语境、上下文意思的理解才能辨识。这样,也因此影响了作品韵味和作品精神内涵的更好传达。了解草书的人都知道,在书法诸体中,最难的莫过草书,难写难认。 其实,草书并非任意的“弯弯绕”乱画一通,而是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度,规律。了解这些法度和规律,对不识草书的人有着很好的帮助。
先谈谈其法度规律及识读草书的简单方法:
  草书有些什么法度和规律呢?一般公认的是“变、省、连、代”四种。了解这些法度和规律,是“认”草书的主要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一是符号化。很多部首演变成“草符”,如xxxx成了两点一横,三点水成了一点一挑,单人旁、双人旁,言旁等偏旁成了一竖挑,寸、刀、口等部首成了一弯,右耳刀,月字旁成了两弯一点,左耳旁、贝旁成了一折竖提,而相对的两点能代口旁或其他偏旁等等。
还有一些整个字草化变异的,如书、乐、为、发、东等字,大家在日常书写中都已习惯,这些字认起来不难;但对一些日常不常用或很少看见的一类整字变异或草化的如:真、幸、甚、等、欲、敢、听、叔等字及一些难“认”的草符,这相对于我们日常见惯的楷、行等书体那变异是很大的。
二是省简。古人对草书定性是“略举大较,仿佛若斯”,这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说的省简。东汉人赵壹在其《非草书》中说:“(草书是)删难省繁,损复为草,务取易为易知,临时从宜”的。可见当时草书还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较简略,(否则,恐怕难以流传)试想,如不“删难省繁”岂能“易为易知”?所以,草书结字还要强调“省简”,一是省简偏旁部首。如前所说,原来四画的“xxxx”,简为两点一短横,左耳或贝字简为一个反写的丁字(折竖提),口字旁省为两个相对的横点,而字、雨字、南字等省了或变异了左竖或中心笔画,常字省了中心的口和竖,四横点省为一横等等多种多样的省简。 再就是省简笔画,如天字,省成了有弯折的三小横,使字差不多省简了人旁和其中的口。业(本文举例,都是指现在所说的繁体)顶上变成了三点,中部省了两点,省简笔画的字是很多的。而且,很多字不仅省简了笔画,部首,而且省简演化成了固定符号,如言符、水符、口符等。(要注意,本文提到的横、竖笔画,如无特别说明的,一般都指草书笔画,并非横平竖直的楷书笔画)
三是连绵,草书的笔画或字与字之间是用牵丝(牵连映带)来连接的,除去这些牵连,(映带没有实笔,只有气势呼应。)就能看出笔画了。另外要注意,有很多笔画还变化为弯折、圆转、连接,上画带下代下画等,而并非一律的牵丝映带。但一般说牵丝比笔画要
细,要轻,更虚。在笔画与笔画和字与字间都有大量的牵连现象,有的会偶尔断开,有的一连就是几个字甚至一行一连到底。这些都应在观看或学习中认真逐步体会。
至于“代”,其实这不用严格划分出来,符号化其实就是“代”,所以这“代“也应包含在”变“中。比如,上面说的固定符号,(一般通称草符)言符、水符、口符及包耳符、邑符,月符、立刀符、强卫任江西省委书记xxxx符……以及一横代四点,两点代口等,这些草符都是以符号代偏旁部首、代整字,甚至一符代多种,如“挑”既代言旁,也代单人,双人等,至于整体变异草化的,就是一个符号代一个字了。
对这些草化变异,省简,牵连,代替的方法和形态有所认识了解,要“认”草书也就不是难事了。
    还有一种简便的“认”草书的方法,这就是运用对古典诗词的熟悉和了解。因为,一般书法作品都喜欢采用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为内容,你不要烦也不要怕那看着如一团乱麻的“天书”,只要有耐心地逐行逐字循迹辩认,就会发现不管怎样草,总是有迹可寻的。这样去“认”一件草书作品,只要你能认得其中一字或几字,就能试着读通一句,推而广之,就能“认”完全篇。比如,你对“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的山、新、后等字认得,(因这几字在草书
中变化不大或草法常见)这就能“认”出空、雨二字,“认”得了“空山新雨后”就能“认”出后面那句“天气晚来秋”,在这句中除了天字草化大些,其他都不难。虽然,在实际的草书作品中,远比这复杂,但你运用自己了解的一些草书规律和知识,结合对古典诗词的熟悉了解,那就远远胜过盲人摸象,由此,逐渐地“认”完整首诗词或全篇就变得容易多了。要是能多看多读,久而久之,这样,能认得的草体字就越积累越多,识读草书这道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当然,一种书体的形成是长期的,草书历史已有千多年,历代写草书的人也多,这就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多种流派,写法;而且草书是一门竭力夸张,甚至随作者兴致、才情发挥的艺术,或因书写者文化素质的不同以及书写习惯,再则书家也因追求变化和避免雷同,也就会出现有的同一字有不同的写法的情况,这也是不言而喻和能够理解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而且草法是经长期有依据的字形演变、约定俗成的,只要多看多记,对其中的一些变化和异同是能领会的。
    当然,如手边有关于草书的工具书,那就更好了,如《草诀歌》、《草字汇》、《草字编》、《草书要领》及现代的各种《草书字典》、《常用六千行草字汇编》、《草书异体字汇编》以及一些古代名家的草书字帖如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多种字帖,孙过庭的《书谱》、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书法家的多种字帖等等。逐篇、逐行、逐字查对认读,
(现代印刷的书或帖,几乎都有释文)这样就“认”得更多、更快。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初学者应重点学习的字帖,很多人都推荐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孙过庭的《书谱》,这两帖结字简约,几无冗繁笔画,且草法完备,很适宜初学。再就是《草诀歌》(也叫《王羲之草诀歌》或《草诀百韵歌》),该书采用口诀形式,顺口好记,共编撰了如“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长短分知去,微茫看每安”以及“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等二百余句口诀,汇集了近千字的草法。此书对草书启蒙有很大好处,因其好记好认,建议学习书法尤其是学草书的人都要学习《草诀歌》。
    这里罗嗦的细说一下,上面举的几句草诀,其意思是这样的:“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此句是指在左上一点,下再写一竖向右钩挑上去,这就是草符的“三点水”偏旁,如上无点,只有一“空挑”,则这是草符的“言”旁(“空挑”还可代双人旁,单人旁等。也有书家用“空挑”代水旁的,这较少。特别说明:在草书中,很多“草符”都可能代两个或更多的部首,这应结合语境、句子、具体字形,上下字的连结等来判别)。“长短分知去,微茫看每安”,是说草书的知字和去字差不多,但是知字最后一笔向右伸得长些,而去字就不会伸过去那样长。而每字和安字,其草写的区别却不大,只有微小的不同,每字比较安字,每字
在其下部的女字中多一小点,二字上部的笔顺也不同。“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是说牛字和幸字(草写)分别添上一横就都是草写的车字。上、下,心三字草写都是由三点组成。上字是上面两点,下面一点,下字是上面一点,下面两点,心字是横着三点。但这三字的三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之间或有牵丝映带而又各具形态的三点。“寿宜圭与可,齿记止加司”,这是说寿字只要写成上面一个圭,下面一个可,齿字只要写成上面一个止,下面加个司就是了。“草勾添反庆,乙九贴人飞”,这更好理解了:一个川子和嘟嘟xxxx(草符)下面一个勾画,再加上个反字,这就是草书的庆字;乙字下连九字再在右边上“贴”个小人儿就成了飞字(繁体的飞字草写) 中国节拍 震动世界。
因打字的原因,不能给大家“画”出草符来示范,妨碍了对草书符号的理解,还望鉴谅。而且,上面所说各个草符及部首甚至笔画之间,写草书时都是或折或挑、或圆转,或映带的,并非是孤立的简单拼在一起就行了,更不能用楷书的横、竖画或部首来拼草书,要是用楷写的圭字在下面加一个楷写的司,那就不仅不是草书的寿字,也不只是用“闹笑话”自嘲一下就可一笑置之的 ,那是文化素养的直接表现。
当然,在学习识读草书的同时,能了解一些草书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也会对辨草、识
草有一定好处。草书一般分为章草,今草两类,在今草中,又有人分为大草,小草,狂草(这种分法未必科学)等。章草名称来历众说不一,姑不管它。但章草是从隶书演化来的却是公认无争的。 欧阳中石先生在其《草书》这本教材中说:“研究草书,无论从渊源上,或是从草化的规律上,都不能不涉及到章草,否则草法便无来绪,不知省笔,萦绕的使转轨迹,也就很难理解今草的草法。”(见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材,欧阳中石著《草书》第1sprt页)这就明确无误的指出草书是由隶书——章草——今草的演化过程。我们从现存的帖中可以看到,章草不只是改变了隶书的笔笔到位,笔笔独立的写法,出现了折、转等相连萦绕的“草法”,更主要的是出现了省简笔画的“草法”,如前面提到的天字,在章草中就已草写成了有转折连笔的三小横,还有身、即、敢、书、为、东等很多字,是早在章草中就已省简和草化,这显然就为今草草法形态开了先河。不过,章草仍保留了隶书的字字独立,及波画的雁尾等痕迹。实在说来,章草就是隶书的“临时从宜”、“仿佛如斯”的快写。当然,章草也演化出了一些有楷味的笔画和钩画,因此也就同时分化和演变出了楷书和今草两种书体。我们也因此知道,草书是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且传承有绪的,并非某个书家心血来潮或一拍脑袋就能想当然随意“画”出来的。
还有,应说明的是:古代文字改革,几乎都是自然的渐变,虽曾有过统一文字的法令,但
相对今天也不同。我们今天日常实用、通用的简化字是国家明令颁布使用的规范字,而传统的书法中就都是繁体字,甚至异体字(其实古人无所谓繁、简体。异体字即一个相同的字的多种写法)由于习惯了规范的简化字,而面对“书法”中的繁体字、异体字,这就多了一层困难,因此,我们还要去认识和学习一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大多书法作品都是繁体字。而且,一般说,我们在一件书法作品中繁、简是不能混用的,异体却可以用)但这并不难,我们在看电视中就能碰到很多,港台片都是繁体字或异体字啊,就是在民间流传的习惯书写中也还有个别的繁体和异体字存在。但请注意,在草书中有很多字,古人为快速书写,对一些字作了省简,如前面提到的乐、发、东、为、书等等,这与今天国家颁布的规范简化字也不是一回事。但是,在规范简化字中,有很多却又是从传统的草书中选出,特别是那些易识的、公认的、笔画省简了的草体字楷化后作为规范简化字来颁布通用的,这个问题也应有所了解。
    强调一点:我们所说的草书是指多少年来有演化过程,有来绪,祖先们约定俗成,已成定规的,传承下来的公认的书体,绝不是随意乱画的“弯弯绕”!因此,写草书绝不能想当然的乱画。否则,正如俗话说:“草书脱了体,神仙也认不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2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1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草书   笔画   学习   规律   了解   书法   草符   识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