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1—活动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草船借箭》(小学语文)

李嘉图等价B3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作业1—活动设计
要求:提供一份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需包括学习主题与目标、学生情况、探究任务、活动过程、学习资源和评价要求等。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草船借箭》
一、学习主题
《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智慧非凡。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内容涉及历史故事人物、军事、天文、地理等知识,趣味性强,能充分满足五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适宜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互教通(4)试着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2、过程与方法: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主动进行发散思考,创新思考,合理进行讨论,从而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情感与态度:
(1)感受课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2)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懂得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来自于渊博学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学生情况
1、情感特点:
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多的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本课时的内容是截选自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中的千古名篇“草船街箭”。该文章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足以提高学习者动机。
2、已有知识方法经验:
他们已经具有相当的汉字词汇量,具备相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思维分析、综合能力,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影象资料等的介绍,学习者已经基本了解《草船借箭》中所讲故事的发展顺序和故事内容以及背景资料等。
3、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
尽管在选编课文的时候已经对故事进行了处理,使文章更加通俗化,孩子们完全可以读得通,读得懂。但是,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真正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清清楚楚地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如果不帮助孩子通过此关,孩子的阅读就仅仅只是停留在较浅层面,兴趣也会随之降低,这就无法达到教材的编写意图,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四、探究任务
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习,因此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之目的。
1、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课文结构严谨,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宜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性格,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3、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探究型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MP4视频: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
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
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趁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教师利用PPT简介《三国演义》,同时介绍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党的十五大报告全文3、检查学习效果,评价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西中值定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2、了解起因、经过、结果。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人类基因组研究
(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
(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雷视网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4)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意思?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②指名读这段话。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5)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6)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7)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8)全班交流: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9)指导朗读:分角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四)教师小结,谈话过渡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为难、陷害诸葛亮。)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学习资源
1、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2、PPT课件、MP4视频、电子白板、希沃助手、教材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11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课文   交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