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世界:弥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之争

螺旋槽丝锥
第13 24页
理解世界:弥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定性与定量之争
张楠迪扬∗
ʌ摘㊀要ɔ社会科学研究的定性与定量方法之争由来已久㊂本文试图从研究本身与哲学基础出发,理解㊁分析与弥合两派方法之间的争论㊂本文认为定性
与定量方法在服务于理解世界时,不存在本质的分歧㊂二者作为研究工
具具有不同的优点㊂本文通过讨论理解与阐释㊁概念与分类㊁理论建构㊁
因果关系与机制㊁因果推论,以及数据驱动与理论驱动,分析两种方法
骗纸各自的特点,并认为在运用方法之前,研究者须主动㊁深入了解研究对
象,并对研究者的身份㊁基本概念㊁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有自觉意识,
并以此为选择方法的依据㊂
ʌ关键词ɔ定量与定性方法;概念与分类;因果关系;因果机制
社会科学研究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上向来纷争不休㊂即便试图弥合争论的学者也带有明显的偏爱立场㊂以定量见长的KKV(GaryKing,RobertO Keohane,
SidneyVerba)为代表的观点虽然认为 定量与定性是基于同样推论逻辑的两种研究风格 ①,但他们认为只有在统计分析不可行时才会使用定性方法㊂②加里㊃格尔茨(GaryGoertz)㊁詹姆斯㊃马奥尼(JamesMahoney)虽然表示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目标,但也难以掩饰对定性方法的辩护㊂③就方法言方法,可能很难跳出争论㊂方法是研究工具,研究者选用工具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㊂如果定量与定性方法承认研究者试图理解的是同一个世界,两种方法则不存在
①①②③张楠迪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㊂
加里㊃金㊁罗伯特㊃基欧汉㊁悉尼㊃维巴:‘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陈硕译,格致出版社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㊂
King,G ,R Keohane,andS Verba,DesigningSocialInquiry:ScientificInferenceinQualitativeResearch,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4,p 6
加里㊃格尔茨㊁詹姆斯㊃马奥尼:‘两种传承:社会科学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刘军译,格致出版社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㊂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目的上的分别㊂至于如何对待认识论上的分歧,或许我们更应该回归研究本身,以及研究背后的哲学基础㊂哲学层面的元问题先于对因果的关注,先于对方法与技术的讨论㊂
一 理解与阐释:先于定性与定量之争的元问题
做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理解世界,这是先于定性与定量方法之争的元问题㊂不论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其目的都是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㊂ 理解世界 的含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了解与阐释;二是分析并探究因果机制和影响㊂理解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了解事实;二是理解意义㊂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旭日150理解的第一个层面是 了解事实 ㊂研究者要了解事实,首先要明白何为 事实 ,如何可以做到 面向事实
㊂ 事实 是真真正正发生的事情㊂社会科学研究中, 事实 主要指人类行为与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㊂如何了解人类行为及各种社会关系呢?这需要研究者明确地认识自身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摆正有自觉意识的认识姿态㊂
近代西方哲学在认识论的脉络上有两派分野㊂第一派是 主客二分 ,标志是笛卡尔开启的主体性认识论㊂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确定了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存在,①标志着主体性的觉醒㊂这是一种 主客二分 的认识论㊂研究者将自我之外的研究对象当作客观存在与客体来认识和分析㊂主客二分的认识方式是一种以研究者的地位为主体的认识方式㊂
第二派是主体间性㊂现象学宗师胡塞尔(Husserl)开启了对认识论主体间性的讨论㊂胡塞尔认为,事实是存在本身所显现的样子㊂了解事实需要研究者从显现的事实那里,如事实本身所呈现的那样,来了解事实本身㊂如何以事实本身所呈现的方式认识事实?这就需要从事实的角度了解事实本身㊂②胡塞尔提出了 主体间性 (Intersubjectivity),强调研究者主体之外的人,不是只能成为主体思维对象的纯粹的㊁静止的客体,而是成为与研究者相同的认识主体㊂研究者应通过 移情 或 同感 等技术,感受其他主体本身的生存状态,并以其他主体自在的呈现方式作为研究的出发点㊂③然而,即便出于对其他主体主动的㊁同情式的理解,胡塞尔的主体间性仍然遭遇了 主客二分 的批评㊂④
海德格尔(Heidergger)将胡塞尔认识论主体间性,推进到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①②③④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㊂
埃德蒙德㊃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㊂
Husserl,E ,CartesianMeditations:AnIntroductiontoPhenomenology,trans byDorionCairns,SeventhImpression,TheHague,Boston&London: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1982,p 104
安徽大学海洛㊃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0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方法   主体   研究者   定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