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列斐伏尔的设计批评视角

摘要: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法国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批评家之一,其理论影响了20 世纪下半叶社会思想的走向。然而,他在我国设计学界却长期被忽视。日常生活批判、城市社会学和空间生产理论是构成列斐伏尔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柱。其“日常生活批判”从哲学批判转向微观的社会学批判,对于现代设计文化的研究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他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社会学批判为设计批评的理论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消费主义批判视角;而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将现代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可视为不可多见的设计批评理论,对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具有范式性意义。
太极图解关键词:列斐伏尔;设计批评;设计批评视角;日常生活批判;空间理论;都市社会学
批判理论是法国设计批评最主要的理论源泉和组成部分。亨利·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20世纪法国最丰富的批判理论资源之一。从1920 年代开始发表论文到1990 年代去世,亨利·列斐伏尔漫长的学术生涯几乎横跨了整个20 世纪,研究体系庞大。他和法国其他批判理论家都产生过不同的合作、对话、争论或影响,从阿尔都塞到萨特,从罗兰·巴特到鲍德里亚、德波,从福柯到塞托再到斯蒂格勒……同时,列斐伏尔是法国为数不多、曾亲自参与设计实验研究的理论家之一。他用独特的“回溯—前进法”[1]、“辩证运动法”和形式理论,从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对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批判。
西方建筑和规划设计领域对于列斐伏尔的关注较多,其著作曾是20世纪众多建筑批判著作不可或缺的参
考文献(M.Gaviria:1973 等),波兰设计师卢卡斯·施塔内克认为列斐伏尔的理论“重新定义了建筑的学科性、社会责任、政治抱负和策略”[2]。对于国内设计领域来说,法国的批判理论可谓“广为人知”,但相较于如巴特、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等法国当代思想大师,列斐伏尔是何许人也?知道的人并不多。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孙海燕老师曾在《日常生活批判在中国设计研究中的现实意义》一文提到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进行了非常简短的综述[3],遗憾的是,列斐伏尔的思想并不是该文的重点论述对象。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曾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做过较系统的学习,并在2017 年以“与列斐伏尔前行”为主题召开了国际性研讨会,多位国内外知名的列斐伏尔研究专家参会,如卢卡斯·施塔内克、刘怀玉、陆兴华、鲁宝、闫超、赵冰等,他们的成果以专题的形式发表于《新美术》2019 年第2 期“思想”栏目[4],这期专题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我国设计相关领域对于列斐伏尔最大的关注了。
如果对20 世纪城市设计和规划思想有所了解的话,可以发现列斐伏尔的名字常常会出现在很多著名的设计思想著作的参考文献中。他的思想和研究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与设计(特别是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城市观念、当代哲学及美学、伦理学和建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对于列斐伏尔的思想的解读有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和陈述了。本文想从设计批评的角度,概括性地谈论一下列斐伏尔思想对于设计文化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现代设计文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是贯穿其一生思想、理论的主线[5]。虽然列斐伏尔承认他早期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曾多次借鉴海德格尔的很多观点[6],但正如R.谢尔兹所认为的那样,人们应当注意把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la vie quotidienne)与卢卡奇、海德格尔所说的那些琐碎的日常性区分开[7]。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具有非常明显的某种含混的“个体人本主义”特征,是一种将黑格尔的“异化的扬弃”、马克思的“总体人”与尼采的“超人”“三位一体”的结合[8]。他早期的日常生活批判是以马克思的总体性辩证法与异化批判逻辑为理论框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抽象统治形式的一种辩证批判与想象。但之后,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变化,其日常生活的概念和批判视野聚焦于以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所引起的消费社会形态为主要对象的现代性日常生活批判,从一种日常生活哲学批判更微观化为一种社会学批判,从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批判到关注城市空间的生产理论。可以说,列斐伏尔的批判思想脉络以日常生活的哲学批判奠定日常生活批判的合法性,进而向微观的城市社会学批判展开。他使用形形的城市想象来证明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哲学。韩金凤
相较于传统的宏观社会学或主流的体系社会学、微观的民俗学、民族学、文化社会学,抑或如法兰克福学派等极端批判现代性的社会理论家[9],列斐伏尔以个人的日常生活为平台,揭示出平庸的、沉沦的、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单纯是一个应当被超越与消除的边缘、异常化、残余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活力与惰性共存的、痛苦与希望同在的世界。日常生活是一片本真与异化同在的、内涵丰富而矛盾的文化沃土,充满着个体的人的生命总体性实现与日常生活的能动创造性。缘于日常生活
中那些一个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日常生活看似不断重复,但却充满着创造性的神奇。
膨胀珍珠岩板那么究竟什么是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呢?“日常生活批判是批判地提出人们如何生活的问题,或他们的生活如何不好的问题,或他们如何完全没有生活的问题。”他认为:“批判的任务宗旨在揭示那些可能性都是什么,或者说,没有实现的是什么[10]。”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对于设计批评问题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无论是空间设计、产品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的问题其实都是关于“可能”的问题。在列斐伏尔看来,如果这种可能性只存在于单一的选择,那是很危险的。比如他认为,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不是线性的、离散的、间断的、分析的,而是循环的、相关的、连续的、整体的。设计文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的所用、所见之物和所处的环境无不是设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设计的过程开始于发现问题,从人的各种基本需求出发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可能。因此探索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性、个人与日常生活的和谐性等课题长久以来都是设计不可缺失的研究内容。在列斐伏尔
所说的那个日常生活的创造性瞬间中,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的方法不断地解决着一个又一个产生的和被解决的问题。
然而,长久以来,对于设计的研究仅仅只停留于技术的、感性的、专门的层面。虽然从进入现代以来,设计已然跻身参与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构建之列,但在哲学、文艺学、民俗学等理论视野
中,往往把设计视为功利主义的、商业主义的,抑或是神秘的、专业的技术性的,而不具有批判的价值。即使在设计学研究领域,设计往往也是被分割出来的特殊活动,具有很强的专门性、神秘性和偶然性。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或地位被平庸化、专门化、技术化。对此,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整体性认识可以启发人们对设计的整体性认识。他认为:“无论分割开来的、专门化的和分工的活动多么伟大和价值连城,它都不能完全囊括全部人类实践活动,日常生活就是分割开来的、专门化的和分工的活动不能够完全掌握的那一部分活动的螺旋槽丝锥
地点和时间[10]。”日常生活批判就是要克服“哲学—非哲学”“有意义—无意义”“无知—有知”的分割。设计,被列斐伏尔称为“形式”的日常生活中的构造活动,包含着日常生活的“人的属性”。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技术对于设计的作用似乎越来越重要,功能主义的触角使设计中的美学因子渐渐暗淡。在设计界,以推崇美学为主的“艺术派”和推崇技术为主的“功能派”之间的反差越来越明显。对于设计的定义在不断扩大中显得宽泛、含糊。列斐伏尔pfoa
>galfan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3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0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批判   理论   研究   社会学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