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兄弟妹关系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反映

诗经》中的兄弟关系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反映
  摘 要:《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许多传统伦理都自《诗经》始。兄弟妹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溯《诗经》中兄弟妹关系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反映,分析其在后世的传承,能够揭示传统伦理对汉民族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诗经》;儒家伦理思想
  一、兄妹关系及其对后世的传承
  《诗经》中,兄妹关系表现为亲密和对立两种。
  (一)亲密关系
  《邶风?燕燕》是表现《诗经》中兄妹关系亲密的一个代表。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①
  长兄面对自己即将出嫁的二妹,满是牵挂和不舍。根据诗的内容,可以判断出作者是王室贵族。这是发自内心的创作,绝无矫揉造作之意,兄妹之间的深情让人感动。但是,《诗经》中兄妹关系并不都这样和谐亲密,而且为数不多的几篇兄妹关系的诗歌中,对立关系还
是占多数。
  (二)对立关系
  兄妹关系对立的诗篇中,《卫风?氓》是其中一个代表: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A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②
  这是弃妇的控诉,遇人不淑,遭遇凄惨,曾经信誓旦旦的人对自己这般无情无义,从小一起长大的娘家兄弟也冷眼旁观,作为兄长,不但不出手相助,还将这视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只剩姑娘孑然一身,无依无靠,遍尝人间冷暖。一句“兄弟不知,?A其笑也”,把个铁石心肠,面目可憎的大哥形象塑造的活灵活现。还例如《邶风?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澹?逢彼之怒”,长兄见出嫁的妹妹回来,一味迁怒于她,认为是妹妹不懂规矩,丝毫不听她的解释。严厉冷酷,不通情理的大哥形象跃然纸上。
  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同为大哥,为何对待妹妹的态度会如此大相径庭?我们认为,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经济不能独立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风俗可谓人尽皆知,妇女经济不能独立。出嫁女子的生活费用该由婆家承担,女子娘家该准备家中男孩娶妻生子等费用,这是一个相对平衡。出嫁的女子
回来,会增加娘家的经济负担,对于平民百姓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份不小的开支。从这个层面讲,《柏舟》中长兄对妹妹横眉冷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而《燕燕》中,妹妹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并不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样一来,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自然会真情流露。
  2.封建礼教对于亲情的削弱
  古代讲究“三从”,女子地位低于男子;同时,“长幼有序”,当父亲去世,女子理应听从长兄的安排。封建礼教对女子要求严苛,一般说来,女子出嫁便不会回来,一旦回来便是犯了“七出”中的大错,对娘家的名誉造成极大影响,整个家庭甚至无法生存,这必然会削弱兄妹之间的亲情。这时候,长兄便成了面目可憎的封建代表,也成了饱受不幸婚姻煎熬的女性心中的伤痛。
  在研究《诗经》中的妹关系时,我们发现在《邶风?泉水》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嫁的女子有归宁念头时,首先想到的是卫国的同姓妹,接下来才提到父母兄弟。王室贵族兄妹间深切的情感固然让人感动,但妹情谊由此可以窥见一斑。短短的八个字,淋漓尽致的写出独属于妹之间天各一方却相互惦念的细腻心思。 网站即时通讯
  《诗经》中的两种兄妹关系在后世是有所传承的。后世礼教渐严,家长专制制度越来越严重,对立的兄妹关系比比皆是,《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哥哥,急于将妹妹再嫁出去以获得聘礼,最终间接地将兰芝逼死,他身上没有丝毫亲情,只是将妹妹当做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但是亲密的兄妹关系,后世也有传承。袁枚《祭妹文》,虽然描写的都是家庭琐事,但平淡之处见真情,足见作者的痛惜之情。文章最后,“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二、兄弟关系及其对后世的传承
  与兄妹关系相比较,《诗经》中的兄弟关系要单纯的多,多数是表达兄弟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感人诗篇。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作为“五伦”中的一环,兄弟关系在各种典籍中都有所体现,《孝经》“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如此等等。理想的兄弟关系追溯到《诗经》,则以《小雅?鹿鸣之什》中《棠棣》为代表:
  棠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③
  这首诗历来被看作兄弟之间深情厚谊的代表。一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简短有力,足见
导盲仪古人对兄弟的重视程度。兄弟关系在《诗经》中分为以下几类: 刘柏权
  (一)兄弟关系在《诗经》中作为歌辞和祝辞为人传诵 全自动洗衣机电路图
  《诗经》中关于兄弟关系的祝辞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是《小雅?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④
  这是一首祝贺西周奴隶主宫室落成的歌辞,诗中提到对兄弟和睦,团结友好的美好祈愿,兄弟作为重要的伦理关系,已经广泛被国家所重视。相应的,民间关于兄弟关系的诗篇也是如此,《唐风??m牡》中“人无兄弟,胡不?柩桑俊蓖ü?描写身在外乡的举目无亲,揭示了羁旅之人对于家乡父兄的思念之情,令人动容。
  (二)“长兄”形象是兄弟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哥如父亲一样尽心尽力,教导弟妹,支撑家庭。《诗经》中的“大哥”形象通常是认真负责的一家之长,让人心生敬佩。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小雅?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⑤
  这是长兄对弟弟的劝诫教诲,字里行间足见一片真心。希望弟弟为人谦恭,辛勤劳作,谨言慎行,不做有辱家族荣光的事情。每一句叮嘱都发自内心,如父亲一样威严亲切,周全
考虑,生怕弟弟错踏一步。   (三) 血缘关系在兄弟关系中尤为重要
  《诗经》中的兄弟关系一般是指同姓宗族之间的兄弟关系,注重血缘宗族的兄弟关系较为典型的是《大雅?皇矣》,其中有这样一句:
  帝谓文王:?_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⑥
  这正体现对于血缘的重视,诠释了同姓宗族兄弟应该联合合作,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道理。另外,在民间的许多诗歌中,对于同姓兄弟,也有着别样的情怀。例如《王风?葛?》中这样一句话:“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远离父母兄弟,认他人为兄,可是却徒有个“兄”的名头,只能怀念故乡,黯然神伤。
  《诗经》中反映的兄弟关系在后世也是有所传承的,同样不在少数。大家广为熟知的《水调歌头》,便是苏轼在怀念弟弟的诗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后人传颂甚广,兄弟天各一方,同望一轮明月,尽显兄弟深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也是在佳节怀念身在异乡的兄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传统伦理是一脉相承的,《诗经》中兄弟妹关系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反映自然有所传承。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现象都有其过去的追溯和未来的传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现象,在追根溯源的同时,更能感觉到独属于传统经典著作的迷人魅力。经典从不过时,
从未褪,有的只是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厚的积淀。
  注释:
  ①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年9月北京第一版 第34页.
  ②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年9月北京第一版 第81页.
  ③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年9月北京第一版 第238页.
  ④叶春林校译.《诗经》[M].崇文书局,2012年9月第一版 第137页.
  ⑤叶春林校译.《诗经》[M].崇文书局,2012年9月第一版 第149页.
白沟箱包节>心心board  ⑥叶春林校译.《诗经》[M].崇文书局,2012年9月第一版 第196页.
  参考文献:
  [1]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9(第1版).
  [2]叶春林校译.诗经[M]. 武汉:崇文书局,2012,9(第1版).
  [3]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第1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0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兄弟   关系   诗经   妹妹   女子   传统   兄妹   伦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