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疑难词“可笑”考释

    阮 彬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共36门,记录了东汉末年到刘宋初年士人的玄言清谈以及趣闻轶事,虽是魏晋时期文言志人小说,但融入大量口语,反映了六朝时期的语言面貌。在《世说》编纂的时代,政权走马灯似的更迭,社会动荡,人的自我生命意识觉醒。刘义庆编纂这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语言的口语化,社会背景的复杂,思维方式的非常规,造成其中许多词语的确切意义,至今尚众说纷纭。
例如《容止》第20则:“周伯仁道桓茂伦:‘嵌崎历落可笑人。’”1对于“可笑人”的解释,在张万起、刘尚慈的《世说新语译注》2中,解释为“了不起的人,非常的人”。在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3中,“可笑”亦解释为“非常”。此种说法虽然说的通,但缺乏例证。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4引用元代李治《敬斋古今黈》四曰:“周顗欢重桓彝云:‘茂伦嵌崎历落,可笑人也。’渭上老人以为古人语倒,治以为不然’。盖顗谓彝为人不,世多忽之,所以见笑于人耳!此正言其美,非语倒也。”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对“可笑”一词,并未单独解释,对“可”、“笑”的解释也是常规的几种义项,按照《辞典》对单独二字的解释,置于文中,理解与李治相仿。但这种“见笑于人”的说法,放在语境中似乎也并不合适。
一.从句读上考察
“可笑”在《世说》中仅仅出现了这一次,因而本文先从前人研究成果来考察。首先,我们来考察这则故事的句读。
《晋书》中为:“顗尝叹曰:‘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余嘉锡的《笺疏》中,此则为“周伯仁道桓茂伦:‘嵌崎历落可笑人’。”张、刘《译注》,张永言《词典》中,此则故事是“周伯仁道桓茂伦:‘嵌崎历落,可笑人。”三处句读不同,前一和第三种类似,将“可笑人”单独作为分句,补充描述“嵚崎历落”,后二种,与《笺疏》标注的“渭上老人”观点相吻合,但对于元人李治“见笑于人”而言,这种划分句读的方法固然可以,但将较前两种,显然不够明确“可笑人”三字的独立性。
哀情口令 电影
于是,本文将以上三种句读归为两类,一类是“可笑人”单独出来,作为对“嵚崎历落”的补充,描述桓彝这个人。这种情况下,“可笑”为定语修饰“人”的中心语,显然为一个形容词。根据《译注》、《词典》中的解释,“可笑”意为“非常”。这里的“非常”是当做形容词修饰“人”来理解,符合此种句读划分的方法。但“可笑”作为形容词“非常”理解,似乎缺乏例证。本文按照“非常”这个义项,相似地查到在董志翘《训诂类稿》5中,有“可笑”一条,释
为“副词,‘非常’、‘甚’之义”。并指出,此种意义在《世说》中首次出现。董志翘又列举出《入唐巡礼法门》(卷四,会昌五年三月三日)、《祖堂集》(第五卷“雲岩和尚”)、《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等三处到例证,证明“可笑”为副词“非常,甚”之以。例证较为详实可信。然而,若以副词出现,似乎更符合“渭上老人”的“古人语道”的观点,将倒语正置,则是“可笑嵌崎历落人”,“可笑”作为副词修饰“嵌崎历落”。因而将董志翘的考释与余嘉锡的《笺疏》相结合的这种解释,有较为详实的例证、有前人笺注可考且匹配句意,因而可行。
第二类,按照李治并不认同“渭上老人”的看法,而“为人不”因而“见笑于人”,这是常规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一则过于婉曲,二则,嵌崎,山势险峻貌;历落:洒脱,襟怀广阔,后有成语,嵌崎磊落喻人品格调卓异。周顗用“嵌崎历落”形容桓彝,后面形容他见笑于人,并不符合语境。三是不符合故事人物的历史情境与性格6。
还有一种对“可笑”的解释,言其意为“可喜、可爱”。此种情况多见于《寒山诗歌》。闞绪良有《<世说新语辞典>札记》7中列举了《寒山诗》数条,以“可喜、可爱”解释“可笑”,此处不具体列举。此种说法结合语境自然行得通。
二.从周顗、桓彝的生平考察
为对上述三种说法进行考释,笔者考察了故事中两位人物的生平。
茂伦,是桓彝(276-328)的字。在《晋书·列传第四十四》中,有对其生平的记载:“谯国龙亢人,汉五更荣之九世孙也。父颢,官至郎中。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郭。少与庾亮深交,雅为周顗所重。”8出身在儒学世家,又是经学大师桓荣的嫡系九世孙,桓彝自小饱读儒学经典,但在东晋士族的文化背景下,玄风大兴,儒学就相对古板,在上层名流中并不认同。桓彝为挤进上流社会,也做出许多行为出挑的事情,最终挤进了名士团体“江左八达”,成为大名士。《晋书》记载中的桓彝,出谋平定了王敦之乱,在战乱后的宣城励精图治、清廉明洁,深为百姓拥戴,在苏峻之乱中,坚志守城一月有余,最后在城中被叛将韩晃杀害,年仅五十三岁。
我们从桓彝生平可以看出,虽然位列与“江左八达”,他与当时社会风气下整日玄言清谈,追求风流而缺乏责任感的名士相比,有着更为浓厚的儒家兼济天下的情怀,也深受君王赏识,百姓爱戴。此则故事中的伯仁也是很有风采的一个人物,成语“三日仆射”“空洞无物”“
伯仁由我”皆是出自他的典故。周顗(269-322),字伯仁。根据《世说》、《晋书·周顗传》记载,周顗少年时就神彩秀彻,虽然已经吸引当时人的亲近,但对他的态度都十分恭敬,不敢放肆。周顗嗜喝酒,升任尚书左仆封后曾经试过因酒醉而三日不醒,被称为三日仆射。同时,周顗性格宽裕而友爱过人。其弟周嵩酒醉后怒称周顗才能不如自己,却有这么大的名声,甚至以点燃的蜡烛掷向他,周顗都没有表露过一丝愤怒的神。王敦叛乱牵连其兄王导,周顗上书进言救了王导,出庭见到王导没有理睬王,王因此误解周顗,怀恨在心,反而导致周顗之后被王敦杀害。
周顗比桓彝小7岁,对桓彝做出评价时二人都已经是当时的名士,但相比较下,桓彝更加注重兼济天下,死于为国尽忠,不会做出“三日仆射”的事情,而周顗更加追求个性自由,更符合当时的雅士标准,死于自己个性与风流。
从周顗与桓彝两个人的生平来看,做为被评论者的桓彝,他不仅不是“见笑于人”而且还深受君王赏识,百姓爱戴,同事也无过节,所以按照李治的第二类说法并不可靠。
若如第一类划分句读的方法,认同“渭上上老人”的观点,正常语序即“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一种解释为副词“非常、甚”前文已经做过阐释,是可行的。另一种是按照《寒山诗》postadult
中“可喜、可爱”来理解,似乎“可爱”这个形容词放在最后和前面是没有多大差别的,渭上老人既然要强调“古人语倒”,自然是更倾向于副词“非常、甚”的解释,而对于“可喜、可爱”并不强调。考虑渭上老人的说法,将“可笑”解释为副词“非常、甚”是几种说法中最恰当的。
但若不考虑渭上老人提出的“古人语倒”,以《寒山诗》的“可爱、可喜”解释,文本语境行的通前文已做解释,从周顗和桓彝的生平个性等考察,在此处也说得通。桓彝“雅为周顗所重”,周顗评价桓彝“可爱”,与以“宽裕而友爱过人”的性格更加吻合,而且桓彝一生并未像周顗那样,因为直言的个性,为许多人不容,而是一生志在兼济天下,百姓对之也十分爱戴,所以评价其“嵌崎历落”后,加上一句“可笑人”,言他是深受喜爱的人,也十分符合桓彝的实际情况的。
三.词义溯源
虽然“渭上老人”并不可考,但根据“古人语倒”,对故事中人物生平考察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来看,本文大致得出以下两种并存的解释。
一是,“可笑”作为副词“非常、甚”,在此句中出现了常见状语后置现象。二是,“可笑”作为
在“嵚崎历落”之后,补充说明桓彝是个可爱的人。这两种解释都有较为详实的例证,也都符合句义,而且与两个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都较符合。第一种解释相较于第二种解释的优势在于,有前人笺注为证,劣势第一种例证出处的成书时间不如第二种更接近《世说》,《世说》成书于420-581年间,寒山生活在691-793年,《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成于847年,《祖堂集》969年。这也是第二种解释的优势,此外,前文从从桓彝和周顗性格以及生平已经考察过,解释“可爱、可喜”更加符合周顗“宽裕而友爱过人”的性格以及桓彝受君王赏识百姓爱戴的历史事实。所以,虽然两种解释都可行,但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
造纸分散剂对于为什么“可笑”会出现这两种可能的意思,前人并未进行溯源。笔者查阅了一些较为权威的字典,鲜有能符合“可笑人”语境的义项。最终,笔者为“可喜、可爱”此种解释寻到相关依据。
《康熙字典》分别收录了“可”和“笑”。对“可”,《康熙字典》未对此种义项进行直接解释:“【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此处,“多可而少怪”是对“达人”的说明,“达人”在《古代汉语大词典》9中的解释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少怪”由于是从负面解释“达人”,“可”是正面解释,所“可”与“达”的意思应基本相当。结合《世说》语境
意义,将“可”理解为褒义形容词,解释为“通达事理”或者“达观”可行。另外,《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0对“可”收录了“善,好”的义项,并举出两例:“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综合此两种说法,“可”在“可笑人”这一句中,应当是“好”的意思,再引申为人的优秀品质“通达事理或者达观”。
对“笑”,字典中少有符合“可笑人”具体语境的解释,《康熙字典》对其进行了音训:“又入宥韻,音秀”。由此可推测,由于音同,极有可能“笑”是“秀”的假借字,而“秀”指“状貌或才能优美出众”。如此,“可笑”二字,是两个褒义形容词连用,意为“很好的、优美出众的”,形容桓彝“通达事理,优美出众”。
从以上字典查询结果来看,《寒山诗》出现的“可笑”,“可”极有可能是形容词“好、善”,“笑”也极有可能是“秀”的假借字,“可喜、可爱”是《寒山诗》的语境意义,并非“可笑”的意义。例如寒山诗《可笑寒山道》:“可笑寒山道,而熬卓焉喧。”(北京,9063)拾得诗《可笑是林泉》:“可笑是林泉,数里少人烟。”(9109)《我诗也是诗》:“缓援绷披寻,不得生容易。依此季修行,大有可笑事。”(9104)《衡岳慧思禅师》:“可笑物兮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
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標的天下当。”将这些例证中的“可笑”理解为“很好的,优美出众的”都是可行的。
由此,本文认为,前人对“可笑人”的考察,多数停留在语境意义的考察,“可爱、可喜”的解释虽然符合《世说》语境,但若按照“通达事理,优美出众”理解更加符合人物性格,例证也更加详实。
参考文献:
1.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M],文中简称《译注》,中华书局,2006版,第613页。
2.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M],文中简称《译注》,中华书局,2006版,第613页。
节电技术3.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M],文中简称《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77页。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文中简称《笺疏》,中华书局,1983版本,第263页。龙婕物联流量卡
5.董志翘: 《训诂类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6.详见文中第二部分。
7.闞绪良:《汉语史学报》[J]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搜索 123
8.房玄龄等: 《晋书?卷六〇至卷七四》[M],中华书局,1974年,第1939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3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00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可笑   解释   符合   世说   考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