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泛义动词“造”及其来源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造”及其来源
徐祎
【摘 要】东北方言“造”是在继承古汉语“造”的词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保留了古汉语“造”表示“到;去”的本义,并融合了古汉语“造”表“仓促;突然”的含义,使其成为一种隐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造”由本义泛化出许多不同含义,并带有不同的情感彩,表达夸张、惊讶、愤怒等语气.这些含义看起来杂乱无章,实则是由其隐含义联系起来的.“造”的词义泛化过程是一个“解放”的过程,与英语“be going to”结构的语法化过程相似.“造”本身的词义特征是其词义泛化的基础条件,语言使用的高频重复及语言经济原则是其词义泛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9)006
【总页数】7页(P98-104)
【关键词】东北方言;动词“造”;泛义动词;泛化动因;来源
【作 者】徐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7康柏显示器
在东北方言中,“造”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动词。除了普通话中的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造”还可以用来表示很多不同的意义。例如:
(1)屋子造得这么乱。(糟蹋)
(2)一大盘菜全给他造光了。(吃)
(3)一星期就造光了一个月的工资。(花、挥霍)
(4)不小心造了个前趴子。(摔)
(5)为了你,我造了一身不是。(招惹)
(6)小张还真能造一阵子。(人有本事)
(7)他个子太高了,谁都造不过他。(打)
(8)这个箱子质量很好,特别抗造。(用)拓扑优化
(9)那辆车开得太快了,一下子就造电线杆子上去了。(撞)
(10)这件事太突然了,给我造一愣。(吓)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相对于普通话来说,“造”在东北方言中表达的词义更多,词义之间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人们很难归纳出这些词义的类别和关系。一般称这类动词为泛义动词,而东北方言中的“造”便是一个泛义动词。本文将通过对“造”的词义发展演变的梳理,来考察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词义来源及其词义泛化的影响因素。
在东北方言中,“造”的词义比较丰富,既可以表达具体的动作义,也可以表达抽象义,其词义之间联系不紧密。因此,“造”的词义看起来比较杂乱。为了方便分析,我们选取一些典型的例子,对东北方言“造”的词义类别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东北方言“造”的词义类别
在东北方言中,“造”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到/去……”。例如:
(11)他上午还在长春,下午就造哈尔滨去了。(到)
(12)她经常去美国出差,一个月能造好几趟。(去)
(13)车造沟里去了。(栽到)
(14)那个人酒后驾车,直接造电线杆子上去了。(撞到)
“造”表示“到;去”的含义时,主语一般是人,宾语一般是表示地点、处所的词语,如例(11)、(12),表示某人去某地。“造”的主语还可以是物,如例(13)、(14)。此时,“造”所表示的“到;去”义一般带有具体的动作方式,如例(13)表示车栽到沟里去,例(14)表示车撞到电线杆子上。
在具体的应用中,“造”可以搭配多种宾语、补语成分来表达不同的动作:
1.“(价格、年龄等)达到某个量级”义。例如:
(15)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造三十岁了。(到)
(16)市场上的猪肉造到15块钱一斤了。(涨)
2.“人有能力、有本事”义,通常与“能”连用。例如:
(17)老李家儿子的大学没白上,到哪儿都能造一阵子。(人有能力,可以独当一面)
(18)这小子挺能造的,很早就成了村里的富户。(有本事)
3.“吃、喝”义。例如:
(19)一瓶酒他几口就造没了。(喝)
(20)炖了一锅菜呢,大伙可劲儿造!(吃)
4.“使用”义,既可以指钱物,也可以指人。例如:ELECTRONICSWORKBENCH
(21)这玩意儿咋造都没事儿。(用)
(22)刚发的工资,三天就给造光了。(花钱)
(23)你整天这么没黑没白地干,再好的身板也不能这么造啊!(糟蹋)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5.“致使”义,与现代汉语的“弄”类似。一般用在复句的后一小句中,前后小句通常隐含一种因果关系,通常与“给”连用。例如:
(24)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给我造一愣。(弄)
取代度(25)孩子把水盆踢翻了,造了一地的水。(弄)
6.重复前一小句的动作义,多用于复句中。例如:
(26)他看见人家唱得来劲儿,也想跟着造两嗓子。(唱)
(27)她看书看得很快,一上午就造了五本。(看)
(二)东北方言“造”的词义特点
通过梳理“造”的词义可以发现,东北方言的“造”本义虽然保留了古汉语的用法,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与普通话有许多差别。东北方言的“造”不仅有很多普通话没有的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还会带有隐含义和不同的感情彩。
1.带有隐含义
东北方言的“造”通常用于口语中,无论表示何种意义,其词义都会带有隐含义。这种隐含义暗示动作的速度很快、频率很高,或者动作方式很粗暴、不合理等。“造”的这种隐含义成为了联系其各种含义的纽带,也使得“造”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夸张、惊讶,甚至是不满或责备的语气。
“造”表示“到;去”义时,其语义重点在于“到;去”的速度很快、频率很高,如例(11)就是强调“他”从长春到哈尔滨的动作速度很快,令人很惊讶;例(12)强调“她”去美国出差的次数很频繁,带有夸张的意味。“造”表示“吃、喝”义时,也与普通话的“吃、喝”义略有不同。其语义重点不在于“吃、喝”本身的意义,而是要强调“吃、喝”的速度很快,“吃、喝”的量很大,“吃、喝”的方式不是很文雅等,带有夸张的语气。如例(19)强调他喝酒喝得很快;例(20)强调菜量很大,大家可以随便吃。“造”表示“使用”义时,重在强调使用的方式不合理,含有“糟蹋”的意思,带有不满的语气。如例(21)就是说东西比较结实,怎么用都不会坏;例(22)、(23)两例则是强调对钱物和身体健康毫无节制地使用,表达了说话人的不满。“造”表示“致使”义时,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弄”。但是,相较于普通话中的“弄”,东北方言的“造”强
调短时间内或突然发生某件事从而导致某种结果,这些结果一般是不尽如人意的,倾向于传达消极的语义信息。如例(24)强调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使得人一时难以接受;例(25)强调水盆被打翻后,水瞬间洒得满地都是,这两例中的结果都是消极的。
东北方言的“造”还用于复句的后一小句中,重复前一小句中出现过的动作义。这种用法的“造”并不是简单重复前面词义,而是要强调其隐含义。这类“造”的词义泛化程度较高,词义随前一小句的动作义而变。如例(26)中,“造”所表达的动作义完成度不高,只是随意模仿一下前一小句中“唱”的动作;例(27)强调看书速度很快,含有夸张的意味。
2.不同的语境中带有不同的感情彩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造2”有一个义项为:“〈方〉无节制地吃喝或花用(钱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625页。这个解释就使“造”带有了贬义彩。但是,实际的使用情况并非如此。东北方言的“造”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体现说话者不同的感情彩。以表示“吃、喝”义为例:
(28)这帮小丫头小小子稀里呼隆连狗肉带地瓜造了一顿。*许宝华、[日]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903页。(不带感情彩)
(29)老张真能吃,一个人造了五大碗面条。(表示惊讶)
(30)我家大宝最近可能造了,个子长得也快。(表示喜悦)
(31)他一天什么活儿都没干,饭倒是没少造。(表示不满)
“造”表“吃、喝”义时,其基本含义是“吃、喝”的量大,且“吃、喝”的方式不文雅,这是“造”的隐含义作用的结果。但是,“造”本身是不带有贬义彩的,如例(28)中“造”只是用来形容小丫头小小子吃得很快、很多这一事实,而没有褒贬或其他的情感彩。“造”的贬义彩是由不同的语境所赋予的,如例(29)、(30)、(31)。显然,《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这一义项的解释是不全面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东北方言的“造”保留了古汉语的用法。但是,东北方言的“造”在词义和用法上与普通话有很多不同之处。东北方言的“造”带有隐含义,暗示动作速度快、频率高,动作比较随意、粗鲁等。在具体的应用中,“造”与不同的宾语、补语搭配,表达
不同的动作义和抽象义,“造”也就随之呈现出表义浮泛的特点,由一个表达简单动作义的动词,泛化出一系列复杂的含义,“造”的隐含义是联系这些词义的纽带。在具体的语境中,“造”会带有不同的情感彩。“造”后通常会带有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语义成分,倾向于传达消极的语义信息。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40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词义   含义   带有   表示   东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