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由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描画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形,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全诗语言极其纯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涛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扣人心弦。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歌”的文体。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3、知道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感情。
4、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在我国光辉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期感,深沉的人民性,深受人们爱好。
二、出现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应社会骚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深,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四、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坚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居住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永夜难眠,感叹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五、解题
歌,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情势,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通称“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样比较自由,情势采取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列车运行时刻表
六、合作译读,读懂诗歌大意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知道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画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尝试给每一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1、读准下列加点字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庇 突兀 布衾 三重茅
塘坳 飘转 俄顷 丧乱 广厦 见此屋
2、解决疑难字词。
秋高:秋深 忍能:竟忍心 俄顷:一会儿
丧乱:战乱,特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彻:通宵
安得:哪里能得到, 广厦:宽阔的大屋子 庇:遮挡,保护
俱:都 突兀:挺拔的样子 见:同“现”。足:满足。
3、分析诗歌内容
加小标题
秋风破屋 卷走茅草——痛惜着急
童抱茅 诗人叹息——无可奈何
屋漏床湿 彻夜难眠—— 悲痛凄苦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博大胸襟
作者是如何描写秋风的? “怒号”
A、童抱点茅草,杜甫为何称他们为“盗贼”?
透明的距离诗人由于“老无力”而“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茅草对诗人来说又事关生计,这自然会引发诗人的怨愤。
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
反应了四海困穷的现状
B、“归来依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所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楚,国家的命运。
C、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当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 痛惜着急
写南村童抱茅的情形 无可奈何
洪华美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永夜沾湿难入眠的痛楚. 悲凉凄苦
②、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
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七、自由选读,描画诗人形象
挑选你爱好的一节读一读,用“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好像看到了 ”的句式说话。
例:(朗诵第1小节)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好像看到了一位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看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去,洒落在江郊,焦虑与怨愤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八、吟哦讽诵,品味诗中情感
听读录音,放声朗诵,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九、知人论世,品味诗人苦痛
浏览“安史之乱”中杜甫所写的诗句,品味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永夜沾湿何由彻”的心中苦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十、思接千载,感受爱国情怀
拓展: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 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嵌入式pc
十一、生活链接
对数螺线杜甫生活在唐代的骚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佩服和学习;
在当今繁华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郁的感情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成心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着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牢牢地牵动诗人的视野,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谊于客观描写当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虑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没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
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负。“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负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忧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产生危险,因此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没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管。“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受只有自己叹息,未引发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此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情,而密集的雨点行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见当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永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大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楚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大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永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永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管,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力学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7: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9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诗歌   茅屋   茅草   生活   所破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