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说文解字_部首次第

224试论《说文解字》部首次第
◎谭爽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东汉许慎把9353个篆文“分别部居,不相杂厕”,首创部首编排法,按照汉字的形体将偏旁分列540部,由这540个部首统领所收录的汉字,使零散无章的汉字归纳集合为一个秩序井然的系统。我们要想顺利地翻检《说文》,必须逐步熟悉《说文》的540部及汉字的构形。那么,《说文》里的540个部首是如何排列的,各个部首编排的前后顺序是否有关联,我们将要在这里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说文解字部首据形系联以类相从
文章编号1671-0703(2010)09-224-0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纂,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训诂学著作。该书始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成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
《说文》全书加卷末叙目共15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共10516字。许慎首创部首编排法,按照汉字的形体将偏旁分列540部,使零散无章的汉字集合为一个秩序井然的系统。明代梅膺祚作《字汇》,依据楷书,将《说文》540部简化为214部,至今的字书部首变化不大。许慎开创了中国字典史的先河,虽然其中也有不完备之处,但他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仍是功不可没的。
我们要想顺利地翻检《说文》,必须逐步熟悉《说文》的540部及汉字的构形。这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刊定《说文》的徐铉也感叹说:“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寻示一字,往往终卷”(《说文解字篆韵谱》序)。我们在此需论述《说文》组部的规律。
一、许慎做部的基础
许慎把9353个篆文“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分列540部,这是他的首创。后人把部首简化为214部或者更少,后来的各种字词典部首数目变化都不大,大都在200个左右,像著名的《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均为214部,后来编印的《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为200部,等等①。这些变化也是在许慎部首的基础上作以缩减。因此,只部首这一项创造,许慎的功绩便是了得的。
许慎的部首编排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探溯其源,在《说文》以前的歌括体字书,如现在还保存完整的西汉元帝时史游所作的《急就篇》,便已开创了这一体例。史游在《急就篇》发端便说“急就奇觚与
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宇,分别部局不杂厕②”,但在具体操作上未能摆脱“罗列诸物名姓字”的窠臼,最终又回到了《仓颉篇》的老路上来。《仓颉篇》、《急就篇》中也偶有把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的现象,如后者中的“辎轺辕轴舆轮辕”,但其出发点仍是以内容为纲,同部首字排在一起只是偶然现象③。还有,在史游之前,汉代的司马相如作《凡将篇》,也给许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许慎在前人的启示和影响下把汉字加以发展创造,建设了自己独特的部首编排体
系,把文字按部首分出了类,使杂乱无章的汉字有了自己的有序的系统。
二、《说文》部首次第贯彻原则
部首即一部之首,在编撰字书时,为了排序的需要,把具有共同成分的字归为一部,而这个共同的部分(一般为简单字)就列在最前端,因而称为部首④。许慎的编排原则在《说文解字叙》中陈述道:“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其建首也,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以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我们把这句话作为分析的基础,总结出下面几个特点。
(一)始一终亥
《说文》以“一”为部首的开端,“亥”为结束,这样的编排方式并不是偶然的,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许慎的
思想观念,更反映了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按汉朝阴阳五行家的说法,万物生于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道家思想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一”是发端,建立部首要从“一”开始。最后一个部首是“亥”,体现了“亥而生子,复从一起”的意思。“亥”也是地支的末一位,意思是该也,备也,根也,故终于亥。
(二)据形系联
让子弹飞 久石让
《说文》的部首不仅仅安排了“一”和“亥”这两个字的顺序,全套部首的编排次第都是由许慎本人精心设计的。当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先生在谈到《说文》部首时,也曾说:“许慎在五百四十部的次序安排上是煞费苦心的,他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这样,就等于把五百四十部分成若干大类”。王力先生在这里至少指出了两点:一、《说文》五百四十部的次序编排,是经许慎苦心经营过的,它是一个前后系联紧密、自成体系的有机整体;二、许慎用以系联五百四十部的两大手段是“据形系联”和“据意系联”。⑤后人对其部首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部首是以许慎自述“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整个五百四十部由此贯通,形成统一的整合体。在介绍《说文》部首的一些书籍和材料中,无有不提到“据形系联”的,可见这种方式已经形成普遍的认同。
唐骏日记
“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部首字形来安排次序,将字形相近的部首排列在一起。五百四十部,这是许氏根据篆书分析
安徽文学
2010年第期
9
安徽文学2010年第期9
225出来的。篆书的字形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而成,因此具
有极强的形态意识,虽然现在很多的字和古字的读音不一样
了,但人们通过字形还能分辨出字的意思,可能这也是当初
许氏要将字形作为统领汉字的原因吧。
《说文》中的部首是如何按照“据形系联”排列的,许慎没
有在书中说清楚,于是给了后人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在研究
的人士很多,成果不一,有的人说的头头是道,每个字都能联
系得上;有的人含糊其辞,把说不清的字都推回给许慎,说是
他著书时胡乱编排的。虽然我们对此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没有缘由的主观臆断还是不可取的。
这里参见一下王有卫先生对“据形系联”的研究。他认
为部首次第特征是将一个主部首及其分支一次排列在一起,
由最后一个分支再引出下一个主部首,依次联系形成庞大的
体系。例如首部为“一”,第十部为“丨”,二至九部都可看成
是“一”的分支。第二部为“丄”,是在“一”的基础上加“丨”;
醚链第三部是“示”,在“丄”(古文作二)的基础上加“小”,为“丄”的再分支;第四部是“三”,“一”的基础上加“二”,第五部为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大战役
“王”,“三”加“丨”组合,接下来的“王、玉、珏”均为“三”的再
分支;第八部“气”,古文形体同“三”很相似;第九部“士”,从
“一”从“十”。
这里仅仅对前十个部首作了分析,在王有卫先生的论文
《试论<;说文>部首系联次序》中,还用图解列举了说明从第10
部“丨”到第58部“音”的排序,把这些部首分成“丨、八、牛、口”四大主干。“丨”由“士”得,“小”而生“八”,“半”而得“牛”,“告”而后“口”,其中的“士、小、半、告”分别为前主干部首的
最末一字。王先生还说《说文》第194部至206部也是这样
苦心安排的结果。这种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词,其他的专家学
者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无论怎样分析,仍摆脱不了“据形
系联”这个大的划分依据。
许氏苦心做《说文》,在部首的编排上是不敢马虎的,只
迷幻海滩是在排序当中会夹进去有些微关系的字,打乱读者的思维,有时“据形”不太容易看出“系联”。形近系联,有的是上下两
部紧紧相连,这是为了辨别字形而有意安排的。比如:丹与
井;户与耳;王与玉等。每组字的篆文形体都很接近。⑥王先
生说是主干与枝干的关系,亦有说是父与子的关系。
(三)以类相从
有的部首与部首之间没有形体上的联系,但在意义上同
属一类,于是归在一起,这就是许氏所谓的“以类相从”了,有的书里也叫做“以义相从”、“同类相聚”。宋末元初学者戴侗因为《六书故》一书,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学者们众说纷纭,有
极力推崇的也有极力反对的。但是戴侗对《说文》的看法还
是有他独到的见解的,许多看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六书故·六书通释》所说“方以类聚,物以分”是
为了“辨其旗”类,因此把所收的字按意义性质加以划分,共分为九大类,即:“数、天文、地理、人、动物、植物、工事”以及不能
归人7类的“杂”类和构形不明或持怀疑态度的“疑”类。《六书通释》解释说:“侗之为书也,先契以本文,立一以起数,是故数为首;次二日天。凡本乎天者皆从上;次三日地。凡本乎地者皆从下;次四日人;次五日动物;次六日植物;次七日工事;七者备矣,归余于‘杂’,缀‘疑’于末,而六书之道尽
焉。”
⑦比如说五、六、七、九,属数字;冰、雨、云,属天气;甲、乙、丙、丁、戊、己,属天干;丑、寅、卯、辰……亥,属地支;犬、鼠、熊,豚、马、鹿,鱼、燕、龙,属动物;齿与牙同类。以上这些字,从字形来看,很难据形联系在一起,但是把它们分门别类,就能讲出排序的道理来了。对于戴侗的研究,我们虽不一定全盘接受,好的地方还是可以吸收进来的。(四)以音贯之在对《说文》部首编排的众多研究中,我们还不能忽视“音”
的联系。很多资料不对“音”做研究,只谈“形”和“义”。虽然许慎没有谈及“音”的联系,但在其编排中,还是潜移默化地把音近的字安排在一起。王有卫先生举了几个例子:卤与户相联,卤、户同属鱼部;惢与水相联,惢、水同属微部;革与鬲相联,革属职部,鬲属锡部,职锡旁转。三、结语许慎《说文》部首次第归结出来,大抵以上四种特征。许氏的编排是严谨的,但贯彻的原则多样有点让人眼花
缭乱,
一时分辨不清,同时也给查带来一定麻烦。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十五卷下中注释“据形系联”一句时说“系者,悬也,联者,连也。谓五百四十部次第以行次连,使人记忆易检寻。如八篇起人部,则全篇三十六篇皆由人而及之是也。虽或有以义相次者,但十之一而已。”由此可见段氏主张以形相次为主,以义相次为辅。他也是把五百四十部次第一一作了考察,
并采取了以形为主,以义为辅的方法去分析,习吴会
可以说段玉裁对《说文》五百四十部的解释是比较公允和客观的。⑧陆宗达认为《说文》的编排体例是紊乱的,虽然《说文叙》中解释说明了编排问题,但具体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些字的排列牵强附会,很多部首排列毫无道理可言。而且由于当时认知水平有限,许氏对其排列还有很多失误。“人”与“儿”乃一字的一体,不该分作两部,“保”、“仞”、“仕”等属人部,
“兀”、“允”等字入儿部。总之,一家有一家的看法,我们大可参见对比,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许氏的部首编排体例对我们后世起了不小的影响,尚需借鉴。注释:①刘志波.<;说文>540部首字所反映思维方式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②张舜徽.说文解字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③康国章.许慎的部首概念及编排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31卷.
④⑧胡达超.<;说文解字>部首体例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3).⑤陈平.“据形系联”、“杂而不越”——<;说文>部首间相互系联方式试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01期.⑥向光忠.说文学研究.第238页.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版.⑦党怀兴.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30卷第3期.
参考文献:[1][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2]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3]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4]董希谦,张启焕.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年6月.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9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部首   编排   分析   字形   研究   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