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

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中国模式
肥胖是会呼吸的痛
dd10
  近日,校长龚克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文章题目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文章认为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塑造者,伴随着工业文明产生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已经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新世界、新问题、新任务,未来的工程师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也需要按照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改革和转型。在这一历史性转折中,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需要看清全球发展趋势、认清中国实际情况、处理好影响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关系,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
  “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Engineers Shape the Sustainable Future”),这是2004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工程师大会的一个令人震撼的主题,它告诉人们“工程师”对于人类的未来是如此重要,它同时也告诉人们“工程教育”对于人类的未来是何等重要。
  “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从一个宏大的角度回答了工程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普遍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需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中国工程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目标,还要进一步回答“怎样培养人”即新时期工程教育的模式问题。
  “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的命题,包含着以下要素:(1)世界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正在进入历史性的转型期,即“新时期”;(2)中国的发展特性、目标和历史文化积淀等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包括工程教育必然要创造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3)要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一系列重要的矛盾关系,即通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来实现新模式的“创造”。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转型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正在进入历史性的转型期,其根本动因是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使人们知道了如何产生和利用“动力”,从机械力到电磁力的大规模利用,迅速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大发展都推动了工业的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的下半叶,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所谓的现代高等教育,其实就是工业文明时代的高等教育,它不仅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以区别于过去的教育,而且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反过来作用于工业化的发展进步。以高等工程教育为例,人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工业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地“映射”到工程教育之中,如今的工程教育专业体系,其实就是工业分工的“教育版”。
  正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文明的转型创造了条件一样,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工业文明的转型创造着条件,其杠杆还是“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利用达到空前的水平、并实现了原子能的利用,人类对材料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半导体的利用成就了集成电路的旷世辉煌,人类建立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等高速交通和物流网络、并开启了太空的探索和利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以信息网络的普及利用为重要标志,引发一个被称之为“信息化”的历史进程。 清债
  信息化不仅是对工业化的强化和加速,而且是工业化的转型。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造就了一个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前所未有的新型行业,尤其是缤纷多彩的软件业给人们以全新的产业景象;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就像电力一样从纵横方向渗入并改造着各个产业部类,尤为意义深远的是,它支撑起一个与工业化相联系又区别于工业的、覆盖人类社会全局又日益迅速发展的新产业——现代服务业,从而转变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与此相关,数码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时代等等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引发了人类对于“后工业化”的思考和期待。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正在开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新时代。
  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必然引发整个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现代高等教育必然也要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根本的变革。所以,教育的变革不是人们主观上愿意或者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人类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历史必然。全部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新时期对于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认识中国发展的特点和目标对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殊需要,主动地以自身的变革促进社会的转型,“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古人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现在谈改革,最忌的就是局限于在课程、教材、教法、考核等乃至学分、学时的细节论“宽严”,最重要的是认清时代需求把握发展大势,从而转变观念,推进改革。
  大势是什么呢?我以为,至少以下三点应该是值得重视的:
  1. “跨学科”。
  如前所述,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的所谓学科或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工业分工的表现。然而,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信息革命以来,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业的角度看,原先的工业形态变了,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的分工变了,大型企业的多样化经营已成普遍的形态,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变了,原有的界限愈来愈模糊。从学科的角度看,愈来愈多的带有交叉性质的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medinformatics(医学信息学)、environmatics(环境信息学)、quantum informatics(量子信息学)、mechatronics(机械电子学)等等。从科研的角度看,跨学科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和愈来愈强的支持,跨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创新突破的沃土。反观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钱三强等科学家就敏锐地看到“跨学科”的发展大势。近年来,在拓宽专业和学科交叉方面也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体制上(学科或专业成为行政和利益单元)和观念上(狭隘的“学科文化”和“专业意识”)的种种原因,“跨学科”在我国远未形成大势,且处于艰难的窘态。在僵化的学科和专业体制观念的束缚之下,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十分乏力,跨学科的科研也往往流于形式,若不尽快改变,将使我们面对交叉新兴学科这一创新突破的“希望之野”隔岸兴叹,将使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处于“宽严皆误”的境地。
  2. “全球化”。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早期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预见到“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当时他使用的词语是“世界市场”,这恰恰是全球化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指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当年斯大林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世界市场的理论,结果被实践证明失败了。总结了中国和东欧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30年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同样离不开世界市场,更不可能自外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据WTO的报告,近年来跨国贸易的增长明显地高于主要国家的GDP增长,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推手。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表明,国家和民族的区隔、意识形态的区隔,都不能使单个国家避免这场世界性危机的影响。当今,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全球化作为历史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长期以来,传统的国家教育体系是适应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在全球化大潮之下,这种体系愈来愈表现出不适应。全球化作为一种大势已经受到广泛重视。1998年,当欧洲提出高等教育“博洛尼亚进程”时,面对语言、文化、传统、学制等方面的巨大障碍,许多人不相信它可以变为现实。然而,欧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们认准了全球化的大势,认准了经由欧洲合作走向全球化的道路,经过近10年的努力,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区已经基本形成,有46个国家的56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其中,使3100万学生受益。显然,无论是学分转换还是学制统一,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并不限于欧洲而是全球。2009年9月举行的欧洲高等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连接各大洲”。事实上,从2004年启动的Erasmus Mondus计划,已经将欧洲外的合作伙伴列入其中。今年开始的计划第二期则明确地将“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欧盟作为全球卓越学术中心的地位,通过国际合作促进跨文化理解及合作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三大目标。由于欧洲见识早、行动快、目标坚定而政策有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占得了先机。反观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8%以上;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到2007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9.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位居世界第一。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接近3万家,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截至2009年4月底,我国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6.6万家,中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即使是国内资金使用本国资源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也需要应对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化的人才,以前我国的工程教育体系主要是面向本国的工业与市场,今后必须面向全世界,面向全球化的工业体系和全球市场。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教育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出大批适应全球化的工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贡献力量。然而,从总体上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行动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往往停留在争取国际资源提高学术水平、借鉴国外具体的办学经验的层次上,尚未在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上把“全球化”作为大势、将国际合作作为战略,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认为全球化就是照搬人家的制度和机制,简单地把体制接轨作为目标;比如,将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局限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的框架之下,而没有认识到这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的普遍性的要求之一;比如,在语言、模式、资金等方面的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甚或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生财之道,凡此种种,实在是大谬不然。适应“全球化”大势而又到中国特的发展道路或模式确是紧迫而又重大的任务。
  3. “可持续”。
  后工业时代的基本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化在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显示,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258万亿桶(不含加拿大油砂),按2008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可开采42年;以同样方式计算,现有天然气储量能满足60年的开采,而煤炭储量可生产122年。随着我国越来越多资源型城市的原有资源已开采殆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正在不断增大。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的。由于人类越来越多地依赖化石燃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在迅速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280ppm增加到目前的约387ppm。根据《科学》杂志最新的报道,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上一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像今天这么高是在1500万至2000万年前。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将会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海平面不断升高,恶劣天气更加频繁,许多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近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它从诸多方面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挑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推出的题为《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的报告(Delphi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使工程师不论在单独或集体决策中、不论在面对局部或是全局问题时,都能够做出既符合当前需要又不牺牲长远利益的选择。该报告还分析了工程师为实现持续发展应完成的任务及所应具备的适应持续发展需要的能力,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设计、评价和如何将其“嵌入”工程教育的问题。反观我国,虽然近年来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已经普遍进入高等教育课堂,但是如何系统性地结合中国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认真地设计“可持续发展教育”并恰当评价其效果,完美地将可持续教育“嵌入”到工程教育之中,仍然是远未解决的大课题。
  综上所述,无论从过去科技和产业革命积蓄的能量或是从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是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有人预测,一场以新能源为标志的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这无疑将加速向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发展未来”的角和使命没有变,但对于工程师的要求变了,工程教育的环境和任务变了,工程教育自身必须变。
  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特殊的挑战
  如果说,跨学科、全球化、可持续是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的全球性挑战的话,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到对于这些问题的“中国解”。这个“中国解”就是“中国模式”。但是这还不够,要建立“中国模式”,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所面临的特殊挑战。这些挑战来自:
  1. 中国特殊的发展历程。
  如何对待过去,对于如何选择将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走过了特殊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自己的工程教育支撑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以及中国工业化巨大的、历史性的成功。常常有人不认可中国工程教育的成功,那么试问,是哪一国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支撑着如此宏大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呢?所以,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工程教育在过去60年特别是近30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功是无可置疑的。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强国”之目标,并在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下注重工程人才的培养。从1895年建校,虽然以赵天麟、刘仙洲、茅以升、李书田等为代表的前辈先贤艰苦奋斗,但由于旧中国根本不具备发展高等教育的政治条件,到1949年以前54年间,仅有4000多人入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虽历经多次调整和运动,但毕竟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建成了自己的学位制度和培养体系,与世界的交往空前密切,办学条件空前改善,科研水平空前提高。
  以天津大学为例,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始终坚持服务中国的工业化、始终坚持严谨治学注重基础训练、始终坚持联系实际、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为中国的工业化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骨干人才,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基础。我以为,“服务国家、严谨严格、联系实际”是百余年中国工程教育的“优秀遗产”,也是在新时期和新条件下需要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和特。
  2. 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
  这里所说的是我国处于尚未完成工业化又已开启信息化的特殊发展阶段。如何服务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的工程教育面临的特殊挑战。这个挑战的特点就在于,我们必须兼顾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对于工程师的要求,将其统一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实践。
  一方面,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中国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的评价和分析,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这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期;中部、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不应脱离中国工业化的现实。或许在本科阶段进行“通识教育”并将专业化人才培养的任务交给硕士和博士阶段是发展的大趋势,但从中国现实工业化需要来看,现时不宜盲目追随泛“通识教育”和“一般教育”,而需保持工程专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工程预算编制
  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在全球化、科技革命、资源价格上涨等等新的国际形势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可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因此,决不能忽视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工业本身的转型,决不能拘泥于或停留在传统的“工程教育”的框架里,特别是要克服过去在20世纪50、60年代所形成且至今痕迹颇重的狭隘的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包括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隔绝。必须坚决地转变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和狭隘学科文化的束缚,实行专业的拓展并给予学生在专业发展上的更多灵活性。
  我想,还应该特别提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例,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为我国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专业人才需要,更要重视信息技术“化”入各行各业的人才需要,创造“电子信息+X技术”或“X+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 中国特殊的发展目标。
  这里是指我国确定的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特定发展目标。同志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如今,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在“追赶、跟踪”型的教育体系中培养的。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 “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一项的调查,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在末尾。因此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势必向“创新型”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从实际出发,对于科技创新是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的,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三类创新人才,这与发达国家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的挑战。
  还应注意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至少工程教育应该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技术创新要求把新的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实现这个转变的主体是企业。所以,坚持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是中国工程教育应当具备的基本特。
  不能否认的是,近些年来在工程教育中确实出现了“去工程化”的趋势。其实,在发达国家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回归工程”浪潮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不言而喻,工程教育不能离开工程本体,不能离开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工程产业,而且要随着工程技术和工程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4. 中国特殊的发展环境。
  中国的工程教育发展必须适应其特定的发展环境。对于“发展环境”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观察,比如前面所说的“阶段”问题、后面要论及的“背景”问题,以及目标问题,都可以归为“环境”的要素。这里想强调的是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算是特殊问题,没有哪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是绝对平衡的,但是,中国的不平衡状态更加严重,再加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刚刚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平衡”问题就更加令人瞩目地凸显在我们面前。
  根据世界银行《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中的数据,在发展中国家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仍不到1.25美元;有 10 亿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16亿人缺少电力;30亿人缺少充足的卫生设施;四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中国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存在东西部的不平衡,也存在南北方的不平衡。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实际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8,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等。
  而中国发展的这种不平衡又是与总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共生的。世纪之交,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断然向前挺进了一大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进步。但是投入的相对滞后和经济能力的不平衡,仍然妨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给人提供公平竞争、改变命运的机会,显著地改善部分受教育者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此,教育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与发达国家显然不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将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形势下和民众对于教育公平的高度期待中进行改革和转型,这无疑是一个特殊而又严峻的考验。
  因此,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转型要有利于促进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实质公平,改革的举措要着眼于大多数,体现公平的理念,同时又要很好地面对攀登世界高峰和改善区域性不发达的双重任务。
  5. 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
  这里主要是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不能脱离中国特定的文化传统,要体现中国式的“优雅”,自内而外地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气质,而不是“之乎者也”地“掉书袋”。对于这个宏大的话语体系,这里仅从德育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以期引起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ldap
  中国历来重视德育。从孔夫子到、莫不如此。《大学章句》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司马光论述德才关系则直接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中国传统的德育包括立志、修身、笃行等等许多方面,其目标是求“至善”,包括个人的善、国家的善和社会的善。我想,我们的教育也要努力培养具有新时代高尚道德的“君子”。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中国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未来工程师的培养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特别需要树立新时期的全面德育观。对于传统德育的内容要弃其短、扬其长,使之融入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德育”不应成为“专业化”的知识教育,而应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和全部过程。对于工程师来说,“德”首先应体现为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体现为自觉的科技和工程伦理和严谨求真的学风。
  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知行统一,而不是徒托空言、故作姿态。从“学而时习之”到“绝知此事要躬行”,“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笃行之”——从益智到进德,莫不以行为尊。
  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近代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陶行知、叶圣陶、蒋南翔、江隆基、匡亚明、李曙森等等,对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都有诸多闪光的思想和宝贵的实践。将其概括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确定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后来国家正式表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以为,素质教育前承中国教育传统之精华,复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大势,更循当前国家教育之方针,乃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教育的旗帜,也是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中国模式的核心。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冲破当前日渐严重的以“知识”为内容、以“分数”为追求的“应试教育”模式,确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和相应的评价体系,使得作为专业教育性质的工程教育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把中央一再强调的“实施素质教育”从口号变为现实。 
  三、影响中国工程教育的若干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国工程教育,应该既立足中国现实发展阶段,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国特定发展目标,适应中国特殊发展环境,又面向世界,面向生态文明,适应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是全面体现社会发展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的工程教育。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型,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实出发,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以保证转型的成功。
  1. 学生和学科的关系。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早已明确、反复申明的方针。但现实高等学校的中心不是学生而是学科。学科建设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学科是教学、科研、师资和其他办学条件等的综合,但是,发展学科毕竟是要为培养学生服务的,这个根本的宗旨往往被学科的排名以及导致排名的评估、特别是排名后的资源分配淹没了。这就是当前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们忙得不亦乐乎,而学生和民众不甚满意、甚至很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摆正学科和学生的关系,真正明确以培养学生为大学之本,是推挤改革和健康转型的必要前提。
  2. 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讲了这么多年,总是落不到实处,原因很多。我以为,此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弄清素质和知识的关系。常见的说法是知识、能力、素质并列,这种定位我一直以为不妥。把素质放在知识和能力之外,在观念上是糊涂的,难道没有知识能力的人可以谈得上素质吗?把素质放在知识和能力之外,在实践上更是有害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上被作为对于知识传授的补充,甚至还成了“加重负担”,如此“素质教育”怎么能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我认为,素质是包含知识、能力又高于它们的概念,它不是对现有教育的补充,而是升华。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将素质教育作为主题或主线,建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和评价机制,通过改革创造素质教育的新体系。果能如此,素质教育将成为中国对于全世界教育发展的巨大贡献。
  3.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这里主要想谈的是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无疑,教育改革需要理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体系需要建立起来,特别是其核心——素质教育的理论需要建立起来,以促进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但是,毕竟是实践出真知,改革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新的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新的理论也通过实践才能产生。中国改革开放靠实践先行、“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造新时期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必须靠大胆认真的实践探索。天津大学成立了一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改革实验中心,就是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探索。2007年启动的建筑工程领域的“茅以升班”教改实验,开门吸纳企业意见、强化专业基础、强化工业实践等举措已经初见成效。学校还多方开展调研,明确培养要求,理顺培养体系,积极拟定“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强化核心要素的培养,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而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恰好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正确关系。
  4. 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教育改革当然是学校的事,学校的校长、教师应该投入、应该研究、应该实践。但是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实施科教兴国是全社会的大事。教育改革和转型,需要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才能成功。全社会应该支持对于教育的投入,现在高等教育生均经费降低了,有人说是因为扩招,我看主要是因为投入没有跟上,假设明年就减招500万,公众能答应吗?早就确定的教育投入占GDP 4%的目标总是达不到,这无论如何也不是扩招造成的。全社会应该支持教育改革,要引导正确的改革大方向,要允许实验和探索,对于改革要有一定宽容度。不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任何一种改变都啧有烦言。我认为,当年“不争论”的经验现在依然应该遵行。全社会都应该介入改革,对于高等工程教育来说,产业界的参与更为重要。比如,加强产学研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合作中来受教育、长本领、做贡献;比如,把接纳、指导、评价学生实习作为企业自身应尽的职责;比如,支持大学聘请专兼职企业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比如,企业认真积极地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比如,逐步建立“第三方”的认真严肃、科学透明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凡此种种,都是改革极为需要而仅靠学校是做不了或做不好的。进入新时期,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全社会成为一个自觉的“育人”大系统,这应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社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改革和转型不仅是要适应之,还要积极引领之。“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新时期,工程教育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对于处在特殊的工业化阶段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来说,工程教育及其改革尤为重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对于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对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意义重大而深远,需要全民族的努力。本文旨在提出问题,并就教于海内外方家,希望引起更广泛的重视和更多的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1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98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发展   中国   工程   工业化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