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古音

汉语中古音
2014年11月20日14:34 来源:《语言研究》(武汉)2013年2期作者:潘悟云张洪明字号
作者简介:潘悟云(1943-),男,浙江瑞安人,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洪明,上海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秘书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终身教授(上海200234)。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切韵》代表七世纪前后洛阳、南京的书音系统,介绍了《切韵》的音系结构,讨论了它与上古音、近古音的关系,以及它在语音史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古音/切韵/性质/音系/语音史作用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所以,语言研究必定离不开语音。但是,汉字并不是拼音文字,光凭书面文字,很难得到古代汉语的实际读音。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汉字的古代读音构拟出来,这就是汉语语言学中,音韵学备受重视的原因。
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应该从何入手?清儒选中了先秦音,高本汉则选中了中古音。高本汉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
首先,中古音有《切韵》、《经典释文》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材料中,中古声、韵、调的类别已经划分得很清楚。但是上古音研究主要依据《诗》韵和谐声材料,在声韵类别的划分上不可能得出精确的结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方言一直是强势方言,对周边方言与语言的重大影响,就发生在中古,造成各地方言的文读音与中古音的严密对应关系。日本、越南、朝鲜的汉字读音也大体上在中古传入,其读音也与中古音严密对应。以上这些材料使高氏得以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成功地构拟中古音。此外,大量的佛经翻译也都发生在中古,从梵汉对音方面提供了研究中古音的重要材料。
汉语的中古音距离上古和现代各一千多年,中古音的研究成功,上可推上古音,下可推近代、现代音,这正是汉语史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切韵》的性质
鲁米那中古音研究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切韵》,我们所说的中古音,指的就是《切韵》音系。要研究《切韵》音系,当然首先要了解《切韵》的性质。
《切韵》为陆法言编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关于《切韵》的性质,向来争论很大。周祖谟(1962)的见解比较普遍地为语言学界所接受:《切韵》反映七世纪前后南京、洛阳一带的书音系统。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晋元帝带着王室与大批的士大夫从洛阳迁到南京。当时南京形成两个不同的语言社团。广大下层民众说的是吴语。从洛阳迁来的上层社会说的则是洛阳话。在南京城,虽然大多数的人说的是吴语,但是洛阳话是强势的行政用语,教育用语。这很像1949年以后的台湾。广大下层社会说的是闽南话,但是从大陆上带过来的国语是官方语言,各级学校都用国语教学,在公共场合用国语说话。但是,经过三百来年的语言演变,《切韵》时代的洛阳话与南京上层社会的洛阳话,都已经不复当年。相比之下,教学用语更加保守一点,知识分子在教弟子诵读圣贤之书的时候,总是想极力保持语言的“纯正”,前辈能区分的语音特征,总是想法在教学用语中保留下来,逐渐形成了与口语不完全相同的书音系统。但是书音系统来之于家传师授,各家传承下来会不尽一样。陆德明的《经典释文》、顾野王的《玉篇》都是依据他们自己学得的书音系统编纂的,与《切韵》基本相同,也还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于是,颜之推、萧该等几位学者对南京、洛阳两地的各种书音系统进行了比较,整理,定下了《切韵》音系的基本框架,最后由陆法言执笔,编成《切韵》一书。南京与洛阳的方言从同一个母语分化出来的时间本来就不久,而且书音系统的面貌更加古老,所以,《切韵》所代表的书音系统,可以大体上看作为有同一来源的、内部同质的语音系统。但是,陆法言在编辑《切韵》的时候,会参考古代的一些韵书、字书,发现有些注音与书音系统不合,也会抄下来,作为参考音。例如,《切韵》中有一个“臡”字,它有奴低反、人兮反两个读音。前者《经典释文》列为标首反切,是标准音。后者与《切韵》的音系结构不符,是《字林》与徐邈的读音,是陆德明抄列出来给人们参考的。所以研究《切韵》音系的时候,必须甄别这些非同质的材料。
《切韵》音系内部的同质性,可以从《切韵》材料本身得到最有力的证明。
《切韵》用反切注音,声母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上字,韵的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下字。
语言学家们根据反切上下字的这种性质,通过反切系联整理出来《切韵》的声类与韵类,与陆法言在书中的声、韵划分互相吻合。《切韵》中的反切,如果不出自陆法言自己的读音,而是根据各地方言杂凑出来的,这种吻合就匪夷所思了。
二、《切韵》系韵书
《切韵》原书久已佚失,现在只能见到敦煌出土的一些残卷。唐以后,此书经过多次增订,现存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为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跋本),简称《王三》,一为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就是“广切韵”的省称。这些增订本都从《切韵》发展而来,音系的大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切韵》193韵,《王三》195韵,增加了与严韵(iam)对应的上声与去声韵。《广韵》206韵,这是由于《王三》α、αn、αt、in、it的合口字,到宋代变成了
、,与开口的主元音相差太大,再也不能押韵了,所以
增加了这几个韵,以及与之对应的上、去声韵。《王三》与《广韵》的音系跟《切韵》大体相同,而且材料完整,语言学家研究中古音都以它们作为基本材料。所以,本文所说的《切韵》音系,实际上就指通过《王三》、《广韵》所反映出来的《切韵》音系。
2013全运会女子体操
王学求还有许多与《切韵》同时代的韵书,如《经典释文》、《玉篇》、玄应《一切经音义》。《切韵》以后,还出现了许多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大体上都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作的。这些也是中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
三、《切韵》音系
《切韵》之类韵书是为了文人押韵的需要编撰的。押韵的时候,只要求主元音与韵尾相同,所以韵书按韵(rime),而不是按韵母(final)分类。当时还没有标音的符号,就从同韵字中取一个代表字来代表它,
如“东”字在当时读,就用“东”来代表。此外,古人在押韵的
时候,通常还要兼顾到声调,所以《切韵》的韵与语言学意义上的韵还太阳启示录
崔莎>matlab阶乘
不尽相同。同样一个,平声叫东韵,上声叫董韵,去声叫送韵。到了唐宋的韵图,开始给声母取名,如“见”在中古的声母为k-,就用“见”来代表声母k-。不过,《切韵》的编纂目的还不完全是为了押韵,同时兼顾到正音。当时的标音工具是反切,用反切上字代表声母,反切下字代表韵,介音的信息大部分反映在反切下字,所以反切下字通常也代表韵母。但是也有一些介音反映在反切上字,这种情况下,反切下字代表的就是韵,而不是韵母。如“东”字注音为“德红反”,“德”表示声
母为t-,“红”表示韵母为。结合反切上下字的信息,可以区分声
母与韵母。一个韵可能包括几个韵母,如东韵就包括两个韵母。
一个韵中,相同声母与韵母的字放在一起,称为小韵,所包含的字就是同音字。根据反切所得的《切韵》音系结构如下:
介音、韵尾、前滑音加括号[],表示可选,即在有些字中可以不出现。
韵尾(ending)并不全同于西方音系学中的coda,它还包括元音性的韵尾-i、-u。《切韵》的模、虞、冬、钟、灰、魂等韵带有前滑音(onglide),没有音位价值,属于韵核(nucleus)的构成部分。
根据反切上字的系联可以得到《切韵》的36个声母: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8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切韵   古音   研究   音系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