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时期表现主义电影对好莱坞视效风格的催生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A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
20世纪初,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为电影的叙事语言与剪辑技术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其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展现了好莱坞的豪华制作之风,也为之后好莱坞走向技术主义开辟了道路。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电影业受此波及元气大伤,好莱坞借此迅速抢占国际市场,逐渐占领了电影工业的最高峰。一战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临时组建的魏玛共和国承担着战争赔款和国内的多重压力(1920年极右翼君主主义派的卡普和1921年极左翼共产党领导的中部三月战斗),然而,这也是德意志帝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当时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摄影术的发明已经让艺术摆脱了对高超技法的追求,转而探索艺
术的独创性。贡布里希将此时的美术称为“实验性美术”。尤其在建筑、装饰方面,这些新实验更为彻底,建筑师们完全抛弃掉以往的装饰风格,从建筑的功能目的出发,直白、大胆地迈向现代工程风格,比如莱特的“有机建筑”,包豪斯校舍。“不论是好是坏,20世纪的艺术家都得成为发明家。为了引人瞩目,他们不得不追求独创性,而不是我们仰慕的往昔大师的高超技艺。任何使批评家感兴趣并能吸引追随者奔波的背离传统的行为都会被欢呼成领导未来的新‘主义’。”这种创新的渴望最终转化为对人类内心情感的深入探索。艺术家们不再追求自然的真实,而是开始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描绘。比如居住在德国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德国版画
作者简介:聂春辉,北京人,博士,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影美术、电影特效。
刘新宇,山西人,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电影特效。
魏玛时期表现主义电影对好莱坞视效风格的催生
聂春辉
刘新宇
intouch组态软件(北京电影学院北京100088)
smartdrv摘要: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时期的表现主义电影虽然昙花一现,但其影像风格、视觉张力影响了当时的欧洲和好莱
坞。德国政权建立下的“UFA ”电影制片厂也成为欧洲电影的领航者,与美国的好莱坞争夺电影市场。在此过程中,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风格被好莱坞逐渐吸收内化,成为现代好莱坞类型化发展的一剂催化剂。“UFA ”的电影艺术家也将表现主义美学带向美国,让好莱坞发现了一条影视奇观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表现主义好莱坞奇观视效
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磨镰刀》。后来在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艺术家们先后于1905年和1911年成立了“侨社”和“青骑士”两个团体,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抛弃了学院派的传统趣味,以实验性的精神大力奔向现代的、未来的创作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家们并未将自己的作品归为任何“主义”流派。1911年,德国《狂飙》杂志编辑赫尔瓦特·瓦尔登使用了“表现主义”一词来形容德国的前卫派作家。同一年的文艺评论家也开始注意到先锋派绘画的“表现主义”特点并以此称。至此,“表现主义”这一概念逐渐在德国普及开来。魏玛共和国突然承接起了德国文化艺术的传统与未来,孕育了表现主义尖锐、躁动、黑暗的独特气质。
一、表现主义电影:奇观化的视觉吸引
表现主义强烈清晰、直率单纯的结构技法以及大胆创新的实验精神很快就触及到电影领域。对于电影表现主义,让·卢普·布盖认为需要弄清三个元素:一是布景或影像,一种扭曲的、明显而直白的卡里加利风格;二是原始主义形式,它同乡村、异国、动物的主题有机结合,接近于“蓝骑士”和“侨社”中的绘画运动;三是同城市、技术、机械主题结合在一起的现代主义,它近似于未来主义。这三种不同元素可以由三种类型的影片作为代表,他们分别是《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茂瑙的《吸血僵尸》和弗里茨·朗格的《大都会》。
1920年2月26日,电影史上的首部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以下简称《卡里加利》)
在柏林大理石剧院公映。上映的数周时间,柏林的地铁站墙上到处都贴着《卡里加利》的海报,将影片中怪诞、恐怖、扭曲的心理情绪宣扬到
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强烈的刺激着观看到它的大众的感官神经。1921年4月,《卡里加利》在纽约首映,更是引起了世界影坛的关注。5月,在《美国摄影师》杂志上一个叫“吉米助理”的专栏以《德国入侵》为标题写了一篇文章,文章把《杜巴丽夫人》和《卡里加利》的成功视为对美国电影人就业的威胁。法国批评家和社会分析学家更是看到了《卡里加利》的独特价值,直接生造了“卡里加利主义”。卡里加利的影像风格和创新手法在世界范围传开了。
《卡里加利》在照明方面运用了大量的非常规手段,通过明暗对比,来制造扭曲、不安、恐怖的场景环境和心理情绪。它将人物的影子极大化地投射在四周的建筑上,打破现实常规的生活景象,刺激观众的视觉,冲击观众的心灵。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另一种奇观手法,之后被好莱坞大量运用在恐怖片、侦探片、悬疑片等类型电影中。1931年的《德古拉》和《弗兰肯斯坦》都有《卡里加利》的基因。好莱坞导演希区柯克、蒂姆伯顿同样注重运用影子增加悬疑的气氛,制造或恐怖或幽默的戏剧效果。
1927年,弗里兹·朗在“UFA”制片公司的巨额资助下完成了电影《大都会》。作为表现主义末期的代表作,《大都会》对未来科技社会的想象一直影响到今天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朗曾经在维也纳学过绘画和建筑,他了解古老的传统建筑程式。当朗站在轮船甲板上第一次见到恢宏的纽约城,在他看到抛弃
了装饰、线脚和檐口的现代建筑时,他已经开始构思大都会的城市面貌。在特效专家、模型专家尤金·舒夫坦的帮助下,朗在银幕上实现了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巨大的建筑。如地狱恶魔般的摩天大楼引入了勃鲁盖尔的巴别塔这一传统符号,实现了未来科技主义与传统象征主义的结合。此后,摩天大楼成为未来影片中人类文明走向病态、异化与冲突的一个必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A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
不可少的空间背景,比如《金刚》中的纽约,《银翼杀手》中的洛杉矶、《蝙蝠侠》中的哥谭市等等。
另外,《卡里加利》和《大都会》中的集市都被赋予了社会职能,成为肮脏混乱、藏污纳垢的,与科技发达、井然有序的上流社会相对立的场域。《卡里加利》里面倾斜、错乱的游乐场是自由而混乱的,这里栖息着蛊惑人心的恶魔巫师。《大都会》中的集市是地下工人聆听圣女宣讲的聚集地,是革命爆发的摇篮。《银翼杀手》《阿丽塔》中鱼龙混杂、潮湿阴暗的贫民街道是另一种集市,兼具娱乐多彩与无政府主义双重状态,它滋养着新的事物,来对抗旧有的专制。表现主义电影之后,场景被明确为一个形象化的、叙事性的角,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表达和景观呈现。
好莱坞的奇幻电影也与表现主义电影有着不可忽视的姻缘关系。好莱坞奇幻电影中的两个原型:机器人和蜡像面具,同德国电影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机器人来源于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他在初期被制
成黏土方状或金属形状的、机械式的、有生命的泥人,代表着工业化下的人类产品,人类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上帝的特权与责任。这一反思在《银翼杀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蜡像以视觉形象首先出现在保罗·莱尼拍的《蜡像陈列馆》,此后,蜡像怪形成为银幕上的常客。人类在完全造物之后,还想练习如何把后自然物进行改造,赋予它们以前已有的形状或更加生动的形状。蜡是可塑物质,遇火便常常会被毁坏,结果显露出里面隐藏的人性来。犹如《终结者》里面的T-1000,T-X。“如果说特效和科幻片的风行似乎让机器人享有了特权,那么数字技术则给塑造人形艺术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新的推进剂,而这种塑造人形艺术的创新正效法于硅胶或蜡的造型。”
表现主义电影打破平衡、打破现实的视觉张力及早地展示了“第七艺术”的视效潜力。当时电影仍处于无声时代,听觉体验的缺失使得观众对
新奇的画面保有更高的期待。就如人们第一次看到《火车进站》的撞击体验一样,人们渴望再次被撞击眼球,撞击心灵。表现主义电影的出现正印证了汤姆·甘宁所说的“吸引力电影”的某些特质,其独创的影视图像契合了战后德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更吸引了国际上的影迷观众。这些极具象征性、表现性的视觉形象扩展了早期电影中的影像版图,尤其被好莱坞吸收以后,为电影带来了新的类型。
二、好莱坞劲敌:魏玛“UFA”电影制片厂
魏玛共和国的UFA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好莱坞相竞争的电影制片厂。
一战期间,大量的反德电影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尤其是美国的加入,使这些仇恨德国的电影在协约国和中立国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4月7日,时任帝国议会议员的古斯塔夫·施特莱泽曼发表了关于“德意志电影海外宣传”的讲话,在战争期间大力支持用电影来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此后德国政府开始增强自己的电影力量来对抗反德电影。1917年12月18日,德国政府将国内主要的电影公司:迈斯特电影公司、戴维森联盟以及“北欧”旗下的一些公司合并,在距德意志帝国议会不远的副总参谋部成立了新公司环球电影股份有限公司(“UniversumFilmA.G.”),简称“UFA”,音译为“乌发”,注册资本总额2500万马克,其中德意志帝国占30%的股份,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电影制片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为德国电影的工业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1893年,奥托玛·安许兹发明的电光速视镜参加了美国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开放映两月之后,德国的斯科拉丹诺夫斯基兄弟就在柏林冬日花园举行了
欧洲的首次公开售票放映活动。奥斯卡·迈斯特更是集放映机和摄影机发明家、制造商、导演、编剧、制片等多个电影职位于一身,并建立了德国第一个人造光摄影棚。乌发电影公司成立后,迈斯特出任了公司董事会董事和技术顾问,为德国电影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迈斯特的带领下,乌发扩建了其在新巴贝斯伯格和腾珀尔霍夫的制片基地,并配备了当时欧洲规模
最大、最精良的摄影棚,其制片厂一度成为技术现代化的象征地,开始与好莱坞并驾齐驱。一战之后,乌发从政府、军队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毫不迟疑地投身到市场利益的竞争当中,把自己的商业帝国版图扩展到整个欧洲。1921年,乌发合并了德克莱放映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该公司制作了表现主义先锋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顺便将德克莱旗下的电影人才招致麾下,包括知名导演路德维希·贝格、弗里兹·朗、茂瑙,天才编剧蒂娅·冯·哈波、卡尔·迈耶及一大批知名演员。德国乌发众星云集,创作了一大批在当时
享誉国际的影视作品。得益于财政实力优势,电影制作资源的系统化、工业化,以及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到1923年,乌发被公认为欧洲电影行业之标准并声名远扬。
乌发公司成立初期,就认可了超级娱乐长片,并且推崇意大利式的奇观,尤其受《暴君焚城录》和《卡比利亚》的影响,此举很像今天的好莱坞。比如乔·梅伊的《真理德胜》和刘别谦的《木乃伊》《杜·巴里夫人》。之后承袭《卡里加利》的表现主义,并得益于摄影棚、灯光、布景等多方面德国电影技术的进步,乌发更加相信宏大叙事制作的魅力。此外,乌发还不断兼并小公司和购买股权,这一系列资金的消耗最终导致乌发入不敷出。比如茂瑙的《浮士德》和朗格的《大都会》使乌发大规模超支。1925年12月,乌发不得不签订了“帕鲁法梅协议”,接受米高梅和派拉蒙提供的贷款,代价是出让他们影院的放映权,与美国分销国内电影市场。欧洲的桥头堡乌发逐渐被好莱坞攻陷,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运动也随之走向尾声。
时间1917年12月18日1921年11月1921-1924年1924年1925年1925年12月31日1926年10月30号1927年1月10日1927年4月21日
事件
UFA成立
以3千万马克合并了德克莱放映股份有限公司
德国电影业实行限额制度
施特莱泽曼政府接受道威斯计划
该年德国电影业实行“配额制度”;5月22日,乌发投资
150万马克开拍《大都会》,持续17个月
派拉蒙、米高梅、乌发签订帕鲁法梅协议
《大都会》拍摄完成,最后总投资超过530万马克
《大都会》在柏林首映
边陲党旗红
乌发重组,割除与美国签署的帕鲁法梅协议
影响
成为欧洲电影制片厂的领头羊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1920年2月德克莱制作了《卡里加利》,与此相关的
电影人才被一并招致麾下斐妮丝
清华首次亚洲登顶
限制国外影片的引进,保护本国电影工业,使乌发营
业额一番再番
马克币恢复稳定,德国影片对外倾销失利,好莱坞电
影市场占有率超过乌发
乌发制作一部电影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年末未完成
上年经济目标
乌发影院以出让影院放放映权为代价;电影艺术家
被邀请至好莱坞;德国先锋电影运动走向尾声
乌发陷入财政困境
《大都会》成为历史经典之作
乌发进入胡根贝格时代,短期恢复,但其政治属性逐
渐抬头
表一乌发关键事件表
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A R T S U N I V E R S I T Y
三、德国电影人在美国:以F.W.茂瑙为例
帕鲁法梅协议的签订,导致众多德国电影人离开乌发奔赴好莱坞。到了1933年,被德国驱逐的犹太裔德国人也“大规模”迁徙到美国。其中包括埃里希·鲍默、F.W.茂瑙、恩斯特·刘别谦、杜邦、弗里兹·朗等等。德国艺术家和技术工作者的这两次移民,都对美国好莱坞的壮大和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欧
洲导演的鉴赏力能够提高好莱坞电影的水平。巅峰时期的默片展现了电影的艺术前景,而它之后的发展则需要那些公认能带给电影美学附加值并让电影作品带上自己风格的人。”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尤其是茂瑙的作品,是好莱坞电影人所崇拜并竭力模仿的风格的典型。1924年,他与《卡里加利》的编剧卡尔·梅育合作了《最卑贱的人》(考虑到美国的市场,最后上映时改为《最后一笑》),这也是他与乌发的第一次合作。片中有很多移动摄影的经典片段:片头摄影机乘电梯下降,穿过酒店大堂来到门口;片中强宁斯在女儿婚礼上借酒消愁,透过酒杯看到各位变形、扭曲、失去常态的宾客,摄影机也如醉汉摇摆极富视觉表现。该片显示了摄影师卡尔·弗洛因德壮观的跟拍技巧和对主观镜头的内心探索,见证了茂瑙对摄影机的解放。《最卑贱的人》中以视觉结构进行心理叙事的观念启发了好莱坞,成为历史上室内剧的里程碑杰作。
1926年7月,才华卓越的茂瑙受福克斯邀请来好莱坞发展,拍摄了第一部影片《日出》。此片也是造型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并获得了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他在拍摄此片时,从德国请来了作家和布景设计师,采用了很多德国风格的繁荣景象,同时融合了好莱坞的魅力,包罗万象,兼容并蓄,形成了一种温和的、纯粹的表现主义。美国导演约翰·福特和弗兰克·鲍沙其都为福克斯电
影公司工作,在二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茂瑙的表现主义明显的模仿,比如福特的《七重天》和鲍沙其的《马路天使》。1935年,福特所拍摄的影片《告密者》是另一部忠实模仿表现主义的佳作,被奉为好莱坞艺术电影的代表。
福克斯公司并非好莱坞唯一一家把“表现主义”或“德国派”美学引进并传接下去的大片厂。环球公司当时的负责人莱姆尔也曾邀请德国导演去拍长片。巴克斯特以比较概括的口吻断言:“美国奇幻电影(包括灵异电影、恐怖电影和科幻电影)的历史,乃是受他国电影影响并加以吸收的历史。”而他国电影的范本主要是德国电影。一直到今天,将奇幻题材或奇幻类型片分派给欧洲导演拍摄,依旧是好莱坞不自觉的做法。即使遇上美国导演处理这种类型片,也常常会暗示或明示他们所借鉴的素材和模式来源于欧洲,可见上世纪初期的欧洲电影文化对如今好莱坞的奇幻、黑、恐怖等类型片影响深远。
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文化的中心,魏玛共和国动荡的国内局势反而催生出了繁荣、璀璨的艺术思潮。德国表现主义虽然在文艺历史的长河中只有短短一瞬,却在现代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尤其在电影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成长时期,表现主义鲜明的视觉景观和深邃的心理描摹再一次挖掘出了第七艺术奇幻的、精神的、无可代替的魅力。战争的摧残,政治的迫害,艺术的交流,逐渐将表现主义电影的宝贵财富转移到更加成系统规模、科学高效和开放自由的好莱坞,奇观的视效与怪诞的心理悄无声息地流入了奇幻片、科幻片、怪兽片、恐怖片、黑片等不同类型电影的经脉中。在现代科技与艺术齐头并进的美国实验理想之地,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继续热情地探索电影的未来,最终造就了体格健硕的好莱坞。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6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影   德国   好莱坞   表现主义   美国   欧洲   公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