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作采访对象的应对策略

合作采访对象的应对策略
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介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深入探析采访对象的不合作原因以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是每个记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采访对象不合作的原因
  自有新闻采访活动以来,就有婉拒或谢绝采访现象的发生。采访对象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的态度,对新闻活动的影响很大。究其因主要有:
  (一)采访对象心理方面
  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访的大体安排、采访中的访谈氛围以及记者被接受的程度,因此,这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准备工作。而面对记者,采访对象的心理又是非常复杂的,是各种心理状态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心理特征,记者要吃透、吃准采访对象的心理才能使采访工作游刃有余地进行。
  1.没有需要意识
  人的需要是作为动机出现的,任何动机都有实现目的的条件,并为目的而行动。心理学的激励论认为: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
指向一定的目标。
  从心理学中需要意识的角度来讲,人们的有益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与事业发展的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往同样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当采访对象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来提高自身社会地位时,或者因为记者的采访造成了误会急待向社会澄清时,采访对象会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努力配合记者采访。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两类不合作采访对象,一类被称为消极对抗型,这类采访对象因为思想顾虑较多,害怕登报后带来不良后果而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他(她)们大都态度冷淡生硬,甚至将记者直接拒之门外;另一类被称为一般配合型,公事公办,不冷不热,谈话平淡无高潮,使记者的谈话很难深入,从而使采访走向死胡同。其不合作原因可能是认为记者了解的事与自己无关而没有兴趣。对于消极对抗型的采访对象,他的需要就是不要记者来采访报道,此时记者的需要与采访对象的需要正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背道而驰的需要意识会直接导致记者采访失败;对于一般配合型的采访对象,由于采访活动不会对他的事业产生什么影响,也无法帮他分忧解愁和获得所需的信息等,他们的需要意识因为无法产生,而使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于是支配他配合采访的动因也就无法产生,不合作心理也就在这个本质性的问题上产生。
名师帮你赢高考
  2.信任感的缺乏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对记者的信任是深入采访的先决条件。采访对象对记者缺乏信任感会直接导致不合作采访情绪的产生。
  信任感缺乏的情况大致有三:记者和采访对象是第一次见面,在彼此陌生的情况下交谈无法深入;采访内容比较敏感,采访对象害怕报道发表后带来不利影响;记者本人或者所代表的媒体曾经有过虚假报道而使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不信任。在没有信任感的情况下采访对象的态度大都冷淡生硬,简单地回答记者的提问或者干脆转移话题,甚至故意讲错。记者的采访活动就会因为受到阻力而无法顺利展开,更无法进一步深入。
厚板冲裁  3.开心网网址情绪的影响
  情绪,即情感,是一种随感觉而来的心理状态。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过一个情感三维说,即:一面是愉快与不愉快,一面是兴奋与安静,一面是紧张与松弛。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愉快、安静、松弛的情绪最有利于采访对象准确回忆新闻事实的要素与事件的过程及其细节等。②然而,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处境、经历、性格、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有的采访对象比较谦虚,特别是一些先进人物,尽管有许多感人事迹,但是出于谦虚的品格而不愿宣传自己不肯接受记者采访;有的采访对象对问题没有
准备或是第一次面对摄像机镜头而产生紧张情绪;再有就是个人正遭受不幸,如工作不顺利、家庭关系紧张、身体多病等原因而没有心情接受采访等等。 情绪对于采访对象的合作与否也有较大的影响,强调注意采访对象的个人情绪对于采访的成功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记者采访方式方面
  1.采访态度不当
  有人曾经做过采访对象意见调查。调查在两种对象中进行:A水乡茶居项,政法、文教、体卫、工商、财经、农业等各界接受过记者采访的70人;B项,基本未接受过采访的不同行业的对象100人。
  A项调查表明,87%的人表示积极配合记者的采访活动13%的人对采访表示一般接受有意见。其主要认为:有的记者过多的带有自己的意图采写不符实际报道以骄矜态度待人不守信用把采访对象当作玩物,采访完毕就分道扬镳。
  B项调查表明,50%的人表示对记者采访有兴趣41%的人抱无所谓态度;9%的人感到讨厌,抱消极态度。其中对采访有兴趣的多数人是因为好奇,希望尝试;而抱讨厌无所谓态度的人则认为记者的问题太回答,假设性太大,有时还会过分挖掘个人隐私。③
  从调查中得出,记者的采访态度和提问也决定着采访对象的合作态度。现在还是有许多记者在领导、学者面前毕恭毕敬,唯命是从,采写的报道都带有宣传性质;而对普通采访对象总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俯视芸芸众生的高傲心态,许多采访对象无法接受这种采访态度,往往会直接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
  2.提问方式不当
  让采访对象产生不合作情绪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记者的提问方式。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如沐春风、妙语连珠;而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则可能令人心生反感,最后选择远离记者。
  比如有的记者提的问题因为太过笼统,不够具体而无法让采访对象详细展开,甚至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有的记者所提问题过于偏激、尖锐,虽说这种提问方式使采访对象很难回避搪塞,易取得采访上的突破,但也容易使采访对象心理逆反,不配合采访;还有的记者在采访中毫无人文关怀意识,有时过分挖掘其隐私,造成了采访对象情绪上的不满而不想再回答的后果。
桥头堡论坛
  记者的应对策略
  任何采访对象在其不合作的背后都有一扇虚掩的小门,关键在于我们的记者能否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新闻采访中,面对不合作采访对象,记者不得不具备一定的采访技能以巧妙地应对。
  (一)定位准确的记者角
  所谓原指戏剧、电影演员扮演的戏中人,社会学借指为社会承认的综合性行为模式,即个人同时分属于几个能彼此和谐或不和谐的地位。
  采访中的定位,归根结底是地位的定位,不合作采访对象中有的是官员干部,面对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他们往往会保持中立的态度,照本宣科地回答记者提问,但是他们往往善于归纳分析,谈话有条理。记者面对这类采访对象要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决不可阿谀奉承,而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有的是专家学者,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惜时如金,热爱自己的专业。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一无所知,对他们的成果著作缺乏常识,对方就会感到不被重视而不愿与记者浪费时间。记者除了要在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外还要在采访中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发表有价值的见解,使得采访对象不敢轻视,进而认真对待采访活动,并逐渐对采访产生兴趣;有的是农民、工人,虽然他们比较好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顾虑,但是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讲话没有条理,有的不善交谈等,
记者在采访和报道这类采访对象的时候特别需要放下大记者的架子,平等而谦虚的对待他们,在体验其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只有在这样,记者才能改变不合作的僵局,变不配合为配合,使采访活动走向成功。
  与以上采访对象固定的社会角不同的是,记者的社会角是多样的,特别是针对一些负面消息或是有较大思想负担的人进行采访时,记者往往可以以商人、消费者、农民、受害者等多种角形式出现在采访对象面前,从而减轻采访对象的防范意识和思想负担,减少不合作采访的发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采访活动不仅仅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问答过程,更是双方思想感情进行交流的过程。当记者面对的是不合作采访对象时,如果能从其心理角度入手,制定出合适的采访策略,就像配备了一把能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一样,不但能使采访对象渐渐对采访产生兴趣还能使其对记者产生信任感,进而使采访氛围更为活跃。
  人的活动都是在需要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针对那些需要意识淡薄或是没有需要意识的采访对象,记者就要寻多个切入点,以工作、生活、家庭等问题来调动被访者的兴趣。采访情绪被认为是采访中重要的非智力型因素之一。记者在了解对方情绪的前提下,一方面
可以试着走进对方的情绪中,与共同分享快乐分担伤心,从而取得对方信任;另一方面可以尝试用各种方法引导对方走进记者特意营造的采访氛围中,再与之进行交流与探讨。
  例如,面对谦虚的采访对象,记者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激问法。即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把对方的情感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然后趁势追问;二是需要记者打外围战,从周围的熟人下手,搜集采访对象的生活细节和感人故事,再和采访对象进行内容的核实,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采访对象对内容进行补充或者引出其他故事。这样一来,记者获得的信息既准确又翔实,而且还带有丰富的感情彩。而面对一位第一次接受采访而过于紧张的采访对象,记者可以先把采访内容放一边,而与谈论其他无关的话题,或是让他自己发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记者只是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就行了。心理学家认为,说话是缓解内心紧张的一种有效办法。为使采访对象放松下来,西方记者一般主张在采访一开始,记者就像一匹好马,跟着采访对象的缰绳走,而不是先入为主,这样一来采访对象便会像熟人一样与记者交流,更重要的是采访与语境也就此产生。再如,面对不信任记者的采访对象时,记者要给采访对象一些时间进行相互了解,让对方理解采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接触中不断寻彼此的共同点,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另外,记者自身的修养和端庄的外表形象也能给采访对象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加速信任感的产生。这样在调动采访
对象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其融入到采访情绪中来。当然,如果遇到采访对象情绪特别不好时,记者就应该知趣地走开另约时间交流,万不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硬来,这样只会伤了双方的和气而再也没有采访的机会。
  (三)运用灵活的提问技巧
  提问是记者运用对话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整体活动的成败。出的提问能帮助记者吸引不合作的采访对象,从而寻到一条与采访对象沟通的新道路。
大内密探灵灵狗电影  1.大胆激问,获取信息。有分量的尖锐的提问能使不合作采访对象不得不面对一些原本回避的问题,记者就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著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挑衅式提问而闻名。面对不合作采访对象,记者有时候连发问的机会都没有,然而尖锐的提问却能抓住被访者的心。这样,记者不但创造了采访机会,还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2.耐心启发,寻求突破。面对不合作采访对象,记者的提问技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批评、揭露性报道的采访,由于采访题材不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与采访对象流畅地沟通,此时,正面的直接的提问往往难以奏效,而需要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解决。一般来说,先由记者摆出相关资料,用以维持与采访对
象之间的进一步交谈。通过耐心启发,寻求突破的提问方式能够帮助记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受众了解事实的真相。
  3.提高素质,提升艺术。在不合作采访中,记者的采访方法和采访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精神更值得体现和运用。这些看不见的技巧能给记者的采访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采访中的运用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有助于记者的采访进一步的深入。世界上有专门从事采访职业的记者,却没有专门接受记者访问的职业人士。因此,谁也无法保证记者的每次采访都能使双方和睦融洽、尽兴而散。所以记者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应对不合作采访对象的采访技巧,才能使自己的采访工作顺利开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6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采访   记者   对象   合作   需要   提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