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何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此类探究题的基本特征、设问方式和角度。
2.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轮诊断】
1.对题目解读不透彻,见解的针对性不强,甚至答非所问。
2.见解不明确,缺乏个性,甚至跳脱文本
【二轮对策】
1.常见题型
◎……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大冶钢有人认为……,但也有人认为……,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你对“……”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对此人们各存褒贬。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2.复习诀窍
考生要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有分歧、有空白、有重点难点、有疑问的地方,并在思考最成熟的某个“点”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1)了解探究题的基本特征
题型:题型的主观性。
问题:问题的启发性、开放性。
答案:答案的拓展性、个性化和多元化。
评价:评价的灵活性。
2)掌握探究题的设问方式与角度   
从选材角度设题,针对文本的社会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结构角度设题,针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分析探讨角度设题,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男子做前列腺电切术后死亡
四维瓷业从标题选用角度设题,针对标题进行探究。
3)主要题型
评析类——命题人针对文本某些内容提出某些问题,要求考生深入探讨。
辨析类——命题人根据文本内容,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或相反观点,让考生辨析判断。
质疑类——让考生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3.解题技巧
1)切实弄清题目提出的全部要求。
2)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切忌模棱两可;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合理的。mhls
3)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文本。
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但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可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或具体的历史背景、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加以个性化解读。
5)答案力求文笔简练,按照观点引据论述小结”的思路作答。
【突破训练】
类题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
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
、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一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辛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介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
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索泰gt430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题: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
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众,不搞特权。(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首先,要对“诚”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文本中所体现的“诚”有:对国家的忠诚,对科学的真诚,对行政的坦诚,对名誉的实诚,对家人的至诚等。其次,答题要注意两个层面:一是对文本中“诚”本来含义的理解,二是考生本人具有独特个性彩的不同的理解。再次,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做到先亮观点,再到原文论据,注意条分缕析。)
2
铁血柔情林觉民
 
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
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
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意足。
氯化钴
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
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
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装进棺材,然后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1911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339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本   意映   研究   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