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利己主义对科技的影响

男峰论坛适当的利己主义对科技的影响
一、利己主义的含义
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释义为“自我、利己主义、自负”,这也是最早对利己主义的语言表达。东西方的学者都曾对这一词有过提及,在西方文学领域最早出现于柏拉图的《国家篇》,为塞拉马库斯所主张。在东方,先秦时代就有杨朱学派提出过“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主张。后又有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研究方面提出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这三个部分组成。不同的学者,在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后,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利己主义进行界定。罗国杰则认为,利己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至上,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则。而王海明的观点则是,“利己主义是否定无私利他而把利己不损人奉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经济人都遵循着自己的本性,即利己主义。在邬移生看来,“利己主义是人们在对待人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时,把追求和满足个人的利益快乐和幸福放在首位的一种人生观和伦理学说”。霍尔巴赫也从自我的角度解释到“人从本质上就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生存幸福”。
这些定义中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解释,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利己主义是以个人的利益为行为标准和目的,即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理论。
二、利己主义产生的原因
利己主义从其产生并发展到今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未被淘汰,反倒是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自身体系,既然这样,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利己主义存在必定有其原因。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一)历史角度评析利己主义产生的原因。
对人性的追问,东西方皆有,自古至今仍未停止;尽管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相距太近,且我们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往往已经饱受社会环境的熏染。而在中国的性论所占据的地位尤其显著:首先,它是“人生哲学的基础”,而“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学是中国伦理学史的两条基本主线;其次,人性论与其他哲学问题关系密切,它需要回答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需要回答天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回答什么样的社会才能实现对人的安顿—甚至可以说,人性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理解伦理学各项问题的根本前提。从先秦诸子开始就鲜有人绕过这一话题,并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论辩话,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孟子和荀子的论辩,《荀子·性恶篇》中荀子和孟子的对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提出利己人性的就属公开背叛儒家师门的韩非。他继承了荀子“性本恶”的思想,从人类生活中揭露了利己本性。从家庭关系说:父母对子女是以“计算之心相待”“虑其后便,计其长计”;从婚姻关系说:卫人嫁女是想让她“私积聚”“倍其所以嫁”;从君臣关系说君臣非父子之亲,更是“计数之所处也”。
其次就是杨朱所提出的著名论断“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主张,即使对天下有利,也不愿奉献身上的一根毫毛。东晋时期,有人托列子之名所作的《列子》一书中的《杨朱篇》又重新伸张一毛不拔的观点,“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启蒙思潮发展时期,李贽在这个时期以异端自居,对宋明道学进行了鲜明的批判,提出了“童心”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就是说私就是童心,童心通过私表现出来,如果私不存在了,童心也就不存在了。同时他进一步提出,因为有了私心,人们的行为才有了动力,才有社会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利己主义理论的一次升华。
警察分类管理有“先進的中国人”之称的严复总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关于义与利的评论,认为把义与利的分
割只会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进步的缓慢。他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并吸收进化论的思想,对“义利之辩”进行批判,认为只要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和富强目标而求“利”的行为都是有益的。将其思想用现代的利己主义体系划分,即严复赞同的是合理的利己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利益与道德并无明显冲突,可以实现“客观利他,主观利己”的目的。河南农业大学孙倩倩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利己主义理论在中国一直持续不断地发展,而正是这种利己人性左右着人们的言行,驱动着历史的巨轮,构成了生活的内在生命力。
(二)人性角度评析利己主义产生的原因。
人类作为地球上生物发展的一种生命形式,到目前为止凭借自身的劳动界定了其与动物的不同,人之所以被称为人,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是人类满足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当然,在为了获得自身发展和需要的同时,人不免也拥有着从动物进化之中所带有的兽性成分,作为动物本身,对生理利己方面无法避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在1943年就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到人的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中国包装总公司其中,生理需求为最低需求,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寻求安全需求,依次上升,最终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人要生存就要获得需求的满足,这种为满足自身需求而所进行的行为必然是利己的。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人只有当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会讲究礼节,一个国家只有充分解决粮食储备问题国民才会有国家荣誉感。在自身需求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利他行为无疑是天方夜谭。
《荀子·荣辱》中有言:“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西方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由此可见从满足自身需求角度来说,生理利己是理所当然的。甘肃省计划生育条例
三、当今社会中利己主义的不良影响
(一)道德方面的不良影响。
隨着时代的发展,利己主义已经不能被日益文明的社会环境所接纳,利己主义的合理性也被越来越多敏锐的专家学者批判。康德道德哲学所崇尚和追求的人生价值准则,就是人互为目的性和互为工具性,而不是利己主义的只视自己为目的,视他人为工具。当利己主义与道德挂钩,人们便摒弃利己主义,开始树立以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榜样体系。
面对道德上的拷问,利己主义的根基开始动摇,由一个合理的,正面的理论变成了狭隘自私的代名词。很多时候,有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与否与他是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利他程度越高,道德就越高尚,利己主义的存在与社会的道德要求成为了相对的存在。
(二)生态环境方面的不良影响。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生态文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但是利己主义则加大了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难度。因为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为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往往将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结果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众所周知,像造纸业、电镀业、石油化工等高利润行业都是污染极大的。从此可见,利己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26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利己主义   需求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