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解读《简·爱》

        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解读《简·爱》
摘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书中简爱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形象一直为女性读者所推崇,她作为平凡、卑微的女性对抗强大的男权社会的故事有很多女性主义的元素,本文尝试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字: 女性主义 ;简·爱;女性形象; 平等
一引言
《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很多人认为《简·爱》是是一部自传彩浓厚的作品,是作者生平的诗意写照。它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经历各种磨难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引人入胜,然而最令人感动的并不是爱情故事本身,而是女主人公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人格,以及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选择的执着追求。引起了大量女性读者的共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时,始终贯穿了对父权社会传统的反抗。它综合借鉴了20世纪各种批评理
全面整顿论经验,发展成自己的批评模式。这一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掀起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热潮,并在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自身的特点。以往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侧重于抨击传统礼教和偏见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赞扬女主敢于反抗追求自由和尊重的精神。本文试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重新对《简·爱》进行剖析。
二 正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认为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女性就受到男性的压制,男性会对女性进行支配与控制,父权体制就是制度化的男性支配。另外,男性会利用自身在力气上的优势令女性臣服或对女性施加重重限制,局限女性的发展或者在精神上给予其伤害,毁灭女性独有的能力、个性、自信。这种控制与支配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和对女性读者的误导。文学是想象的艺术,男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实际上就是作家内心女性形象的折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现实中的女性,但也带有很大的主观彩。西方男性文化中有两个基本的女性形象,一个是夏娃,一个是圣母。夏娃的形象是负面的,作为女性的始祖,她受蛇的蛊惑怂恿亚当吃下上帝不允许人类吃的禁果,使人类最终被逐出了伊甸园,并因此而世代背负原罪。[1]这一形象是灾难的元凶,是不幸的制造者。不仅如
此,她还对男性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一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化身为妖姬、愚妇或者祸水。希腊神话或者圣经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形象。圣母的形象是正面的,其特征是高贵,诚实,奉献,谦卑和沌洁完美的母亲和完美的贞女。她为女性基督徒树立了典范。很多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被描绘为美丽温柔、高贵贤淑,可以说是以圣母为原型的,也可以说男性作者在内心深处是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够拥有圣母一样的品质,而最好和固执、不屈、坚持自我等形容词没有关系,因为这样会动摇男权的统治。以上两种女性形象是男性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偏离现实,也是一种歪曲的导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抨击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扭曲。
而《简·爱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爱情小说中的。她不符合男性对女性的所有美好想象,温柔顺从,优雅高贵都和她没有关系,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遗传病论文。除此以外她还是桀骜不驯,反抗压迫的代名词。简爱小时候一直受舅母和表哥的虐待,但她从未选择低头或顺从,而是一直坚持为自己辩解,并进行强有力反抗。里德太太冤枉她时,她说:“我是不骗人的。如果我骗人,我就会说我爱你;可是我声明,除了约翰·里德以外,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你;这本关于撒谎者的书,你可以拿去给你的女儿乔奇安娜看,撒谎的是她,不是我。”[2]尽管年龄小,但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
这都为她今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做了铺垫。她认为“如果我们毫无理由挨了打,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打回去,我确信我们应该要狠到能教训到那些打我们的人不敢再打。”[2]简爱被送到学校以后,这种意识也依然是存在着的。这一点表现在对洛伍德学校经理拉奥米·布洛克尔赫斯特的不满上。布洛克尔赫斯特做了一件事,他在简爱刚学校的时候就告诉其他学生说她是坏孩子,要大家远离她。简爱当时并未直接站出来,而是无可奈何在没有解决办法的情况下选择了容忍,这种压抑的反抗,直到她长大后才爆发出来,她无视布洛克尔赫斯特的挽留而执意要去当家庭教师。简爱的反抗就像一击战鼓,给平凡女性带来了强力一击,给予了她们无限振奋和鼓励。预示着女性想要在男权社会中站起来,就要像简爱一样,勇于反抗不公正待遇,做自己想做的。
区别于男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爱还有着非常顽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从小孤苦失去父母,被寄养在亲戚家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在被虐待中坚强的活着,被送去孤儿院中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读书充实自我,为未来活得更好创造条件,最终拜托了孤儿院恶劣的环境做了家庭教师。《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也是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另外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和简爱非常相似。但她也非常坚强,对人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追求美好的事物,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简爱
正式她自身的真实写照,她所塑造的这个人物正是对男权社会扭曲女性形象的一个有力反击,是对男权社会下受压迫和束缚的女性们的鼓舞和激励。另外,《简·爱》中还有一个女性的形象就是Rochester疯掉的妻子,她同样不同于以上两种典型女性。她是暴力反抗男性制度社会的化身。她告诉我们,在男性制度社会下,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一味地沉默顺从只会走向灭亡,受到压迫就要拿起手中的武器奋起反抗,而事实证明反抗就会有成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然而总结来讲可以归结为: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女性主义却认为,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因为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起来的。[3]女性主义要求男女平等,这种平等并不是指体力上的平等。由于生理原因,在体力等方面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女性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男性确实无法相比和替代的。这种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是两性的平等。要求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与男性有平等的地位。
这一点在《简·爱》中体现的尤其明显。首先,简爱说过这样一段话:“女人被认为是非常
2018台湾选举结果平静的。但是女人也和男人有同样的感受,她们和她们的兄弟一样,也需要锻炼她们的才能,也需要有努力的场地。她们忍受了过于严厉的限制,过于绝对的停滞,她们也会和男人一样感到痛苦,她们那些享有更多特权的同类说她们只应该限于做做布丁、织织袜子,弹弹钢琴、绣绣荷包,那未免太心胸偏狭了。如果因为超越了习俗宣称的范围,去做更多的事,学更多的东西,就因此而谴责她们、嘲笑她们,那也未免太没有头脑了。”[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简爱为女性受到的压迫感到不平,对那些认为女性只要顺从男性活动在家庭范围内的论断不以为然,并且含蓄的表达了应该给予女性追求同男性相同权力的机会而不应因此嘲笑责备他们。其次,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罗带着一他的贵族朋友来的桑菲尔德庄园并与其中一位年轻美貌的贵族小调情时“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对你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个机器人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我能忍受得了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边被抢走,我的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肝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赠给了我一些美貌,许多财富,我就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5]简爱并不认为自己的卑贱、贫穷
、矮小、平凡会对她爱他人的权力产生影响,无关出身贫富外貌他们在人格或者灵魂上都是平等的。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这一点在小说最后庄园被毁,罗切斯特已瞎时也同样得到了证明,当他失去了财富、地位、完美的容颜时他们的爱情依然可以无关金钱、地位、美貌,这两个纯洁平等的灵魂依然可以依偎在一起给予彼此温暖和爱意。最后一点,简爱拒绝做男人的附属品,一直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扫描振镜说,“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 [6]如果她留下来,她同已有妻子的罗彻斯特就不再平等,她甚至会沦为,那样她的人格也不再独立,她会成为罗彻斯特的附属品。所以尽管在感情上她依依不舍,难以放手,甚至“疯狂”的想为爱情不顾一切,却艰难的保持理智“牢牢守住这个立场”因为她知道妥协了她就不再是她了,不以平等为基础的爱情也会变了味道。这种坚持在经受了更大的苦难从牧师表哥那里获得救助和温暖是也仍然没有改变。当圣·约翰向她求婚,要求她一起过传教士的生活时,简爱意识到圣·约翰并没有把她当做平等的人或者平等的妻子来看待,所以她拒绝了这桩有名无实的
婚姻,因为那也不是处于平等基础上的爱情,答应了她还是会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她始终要做自己的主人而非罗彻斯特及圣·约翰的他者。
《简·爱》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一次对男权社会文学作品扭曲女性形象的有力反击,简爱矮小、不美却不自卑反而自尊、自强、独立的形象受到了读者的推崇。她敢于追求平等的爱情,为此全力付出却又不为爱情冲昏头脑失去自我,一直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也激励和鼓舞着无数的女性读者勇于追求男女平等。
参考文献:
1):李小江著《夏娃的探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P6
2):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3
3):法〕西蒙·波娃著:《第二性——女人》,桑竹影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p9
4):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61
5):祝庆英热敏油墨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83
6):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p95
林业工人之歌∙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242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性   形象   男性   没有   社会   反抗   追求   女性主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