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虚假出表三种模式详解

咪唑
不良资产虚假出表三种模式详解
导读
近⽇,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作的通知》(银监办发46号),对银⾏业机构“三套利”⾏为开展专项治理⼯作,本⽂主要对不良资产⾮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套利,同业理财监管套利及监管政策进⾏解读。
银⾏规避信⽤风险监管套利模式及监管政策详解
作者:阿常
3DAV近⽇,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作的通知》(银监办发46号),对银⾏业机构“三套利”⾏为开展专项治理⼯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作会议精神和银监会2017年度⼯作计划的具体部署,是针对当前各机构同业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等跨市场、跨⾏业交叉性⾦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开展的专项治理。旨在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债务杠杆,促使资⾦真正投向实体经济,切实提⾼⾦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和⽔平。
真实性故事此通知下发后,笔者本打算对三种套利模式和监管政策进⾏可视化的图⽂解读,但因近期事务繁忙,时
间精⼒能⼒有限,全⾯解读⽂章⼀再被搁浅,现仅针对其中规避信⽤风险监管套利模式及监管政策进⾏解读。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根据《通知》内容,监管套利是指银⾏业⾦融机构通过违反监管制度或监管指标要求来获取收益的套利⾏为。规避信⽤风险监管套利,主要是银⾏通过搭桥、相互代持、安排显性或隐性回购条款藏匿不良贷款,或者⼈为调整贷款风险分类,低估抵债资产等⼿段,实现减计风险资产、少提减值准备、优化监管指标、美化财务报表的⽬的。《通知》罗列出了以下五种规避信⽤风险指标的监管套利⾏为:
其中,第2条和第3条是传统的规避信⽤风险监管指标套利⾏为,⽐较容易理解,此处不再赘⾔,下⽂主要对第1、4、5条的套利模式及监管政策进⾏解读。
| ⼀、不良资产⾮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套利
通过各类资管计划(包括券商、基⾦、信托、保险、期货等)违规转让等⽅式实现不良资产⾮洁净出表或虚假出表,⼈为调节监管指标,实际上原来表内的不良资产的风险仍由银⾏承担。此类套利⾏为是近期监管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AMC代持模式
这是相对早期的⾮洁净出表(虚假出表)⽅式,主要通过即期卖断、远期回购的⽅式实现。在这⼀模
式中,资产管理公司充当了通道的⾓⾊,银⾏将不良贷款打包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并承诺未来回购所转让的不良贷款。对于银⾏来说,将出售和回购不良贷款视为不相⼲的两个业务,可以在当期实现出表。但实际上,由于回购协议的存在,不良贷款的风险尚未实现真实、完整转移,因此转让⾏为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融资产转移》的规定,银⾏不能在报表上终⽌确认所转让的不良贷款。
银监会对这⼀模式的监管规定有: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3号),规定“银⾏业⾦融机构在进⾏信贷资产转让时,应严格遵守资产转让真实性原则。转出⽅将信⽤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完全转移给转⼊⽅后,⽅可将信贷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禁⽌资产的⾮真实转移,在进⾏信贷资产转让时,转出⽅⾃⾝不得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件;禁⽌资产转让双⽅采取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协议等⽅式规避监管”。
《关于进⼀步规范银⾏业⾦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规定“银⾏业⾦融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应当遵守真实性原则,禁⽌资产的⾮真实转移。转出⽅不得安排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转让双⽅不得采取签订回购协议、即期买断加远期回购等⽅式规避监管”。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56号),
规定“资产公司收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56号),规定“资产公司收购银⾏业⾦融机构不良资产要严格遵守真实性、洁净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评估或估值程序进⾏市场公允定价,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不得与转让⽅在转让合同等正式法律⽂件之外签订或达成影响资产和风险真实完全转移的改变交易结构、风险承担主体及相关权益转移过程等的协议或约定,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
《关于规范⾦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4]127号)规定“买⼊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融资产应当为银⾏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流动性的⾦融资产。卖出回购⽅不得将业务项下的⾦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
模式⼆:卖断反委托模式
银⾏将不良贷款卖断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反委托银⾏对所转让的资产进⾏清收管理。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和委托处置不良贷款是两个业务,分别受收购合同和委托处置合同约束,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卖断反委托模式即是⾮洁净出表,是否“洁净”要看委托处置协议的约定。
如果协议设置了清收处置⽬标,约定受托⽅银⾏(不良贷款转让⽅)在固定的期限内收回固定的⾦额,
甚⾄约定收不回固定⾦额时,要对未收回部分债权进⾏回购,则说明受托⽅银⾏承担了清收保底的义务,所转让的不良贷款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融资产转移》终⽌确认⾦融资产的条件,也不符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56号)“资产公司收购银⾏业⾦融机构不良资产要严格遵守真实性、洁净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评估或估值程序进⾏市场公允定价,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不得与转让⽅在转让合同等正式法律⽂件之外签订或达成影响资产和风险真实完全转移的改变交易结构、风险承担主体及相关权益转移过程等的协议或约定,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的规定,不良贷款未实现洁净出表。
的性质
如果委托处置协议没有约定受托⽅银⾏承担清收保底义务的条款,即收回多少算多少,按照收回的⾦额转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向银⾏⽀付委托清收费⽤,则说明相关不良贷款风险报酬已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银⾏不良贷款已洁净出表。
模式三:收益权转让模式
上述两种模式是⽐较简单的信⽤风险指标套利模式,后来,⾮洁净转让的业务模式越来越复杂,“通道”类型越来越多,通道链条越来越长,券商、基⾦、保险等各类资管计划悉数登场,演化成收益权转让模式。其⼤致交易结构如下:
由于该业务模式的实质为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和券商等通道规避了资产质量,因此,银监会先后在《关于进⼀步规范银⾏业⾦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56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业⾦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82号)中对其进⾏了约束,其中,102号⽂要求银⾏业⾦融机构不得使⽤理财资⾦直接购买信贷资产,56号⽂要求资产管理公司不得为银⾏业⾦融机构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82号⽂要求出让⽅银⾏不得通过本⾏理财资⾦直接或间接投资本⾏信贷资产收益权,不得以任何⽅式承担显性或者隐性回购义务。
| ⼆、同业理财监管套利
同业理财可以说是套利法宝,⼏乎渗透到监管套利和空转套利的⽅⽅⾯⾯,也是这次“三套利”专项治理⼯作的重点内容。在规避信⽤风险指标套利⽅⾯,《通知》主要提到了理财资⾦投资⾮标资产和同业负债的规模问题。
⾮标资产的全名为⾮标准化债权资产,是相对于标准化融资渠道⽽⾔的。《关于规范商业银⾏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将⾮标准化债权资产定义为:未在银⾏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标资产的业务形式有:银信合作
、票据双买断、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买⼊返售银⾏承兑汇票同业偿付、银证合作。以最简单的银信合作三⽅协议模式为例:
上述业务流程属于标准的买⼊返售三⽅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中,A银⾏(甲⽅)以⾃有资⾦、理财资⾦或同业资⾦委托信托公司设⽴单⼀资⾦信托计划,通过信托公司放款给C银⾏的融资客户;B银⾏(⼄⽅)作为实际的出资⽅,以同业资⾦受让A银⾏持有的单⼀信托的信托受益权;C银⾏(丙⽅)为风险的真正承担⽅,承诺在信托计划到期前⽆条件购买B银⾏从A银⾏受让的信托受益权。
147rt此种操作模式下,信托受益权的流转路径是从A银⾏(甲⽅)到B银⾏(⼄⽅),然后远期再到C银⾏(丙⽅),其实质是C银⾏通过B银⾏的的资⾦,间接实现了给⾃⼰的授信客户放贷的⽬的。然⽽,由于通过理财资⾦或同业资⾦对接特定⽬的载体(SPV,如信托计划),将风险权重较⾼的贷款转化为风险权重较低的同业业务,或者将表内的贷款业务腾挪⾄表外理财业务,减计风险资产、少提减值准备,实现了监管套利。
对此,银监会先后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和《关于规范⾦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4]127号),限制⾮标业务和同业负债的规模。
其中8号⽂规定“商业银⾏应当合理控制理财资⾦投资⾮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投资⾮标准
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上⼀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127号⽂规定“单家商业银⾏对单⼀⾦融机构法⼈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级资本的50%。其中,⼀级资本、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按照《商业银⾏资本管理办法(试⾏)》(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发布)的有关要求计算。单家商业银⾏同业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负债总额的三分之⼀,农村信⽤社省联社、省内⼆级法⼈社及村镇银⾏暂不执⾏”。
▲轻⾦融:银⾏业/不良资产⾏业智库
▲合作/投稿,请联系:156********()
WeMedia联盟成员,已⼊驻今⽇头条、⽹易、凤凰、腾讯、新浪、⼀点资讯、雪球搜狐等客户端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22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产   业务   监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