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团体箱庭的相关研究
团体箱庭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融合了认知、行为和潜意识投射的综合心理方法.团体箱庭是团体情境下的一种心理方法,通过为参与者营造一个“自由且受保护”的心理空,从而让参与者更好地表现内在的自我.在团体箱庭的过程中,参与者
的行为受到团体成员的影响,通过对团体箱庭作品的共同创作,能有
效地反映出参与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认知模式.并且,在以往的研究
中发现,连续的团体箱庭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内省和共情能力,从而
触发自我治愈机制.因此,团体箱庭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和
内部评价,还可以减少社交焦虑和回避,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整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二、团体箱庭作为心理分析方法的优势
1.团体箱庭通过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潜意识的投射,不仅能反映出参与者深层地认知和行为模式,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参与者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
2.团体箱庭将精神分析原理用于游戏体验中,能够让心理的过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减少参与者的心理防御,更加真实地
反映出参与者的自我体验.
3.团体箱庭做为一种团体心理方法,能够让所有团体成员平等地参与其中,并且体验相同的团体情境,因此参与者的行为更具有
可对比性,效果更加全面.
三、团体箱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
大学生团体箱庭课程设计是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以必须做好前期课程策划设计工作.笔者设计的团体箱庭课程实施步骤如下:
1.讲授有关团体箱庭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知识;
2.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体验团队,每个团队控制在10人以内开展团体箱庭;
3.实施过程采用由张日昇开创的限制性团体箱庭规则,并记录整
个实施过程;
4.每次活动结束后,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展开讨论与分享;
5.每个团队应实施每周1次,至少连续5周的团体箱庭活动.
笔者将上述教学方法引入某高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将某班级48名学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开展每周1次,连续6周的团
体箱庭教学活动.为了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笔者在实施团体箱庭开始
前和结束后分别使用由魏源编译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全部学
生进行问卷测量,分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情况.笔者认为上述
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与其他研究所得出
的结果类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连续团体箱庭作
网络分析法
品的观察,发现作品总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冲突显现阶段、协调领悟阶段与理解整合阶段,说明随着团体箱庭的逐渐深入,参与
者表现出更多的与团体成员的协作和配合性,通过共情和思考,逐渐
调整改善自我的人际交往模式.其次,团体箱庭前后的量表检测结果
也体现出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主动交往、自
我表露、冲突管理、情感支持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因此,通过与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团体箱庭确实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交
宜黄高速往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团体箱庭作为一种有效的潜意识投射技术,不仅具有心理测量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共情和自我治愈的机制,达到人际交
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将团体箱庭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中,不仅具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际效果,达到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的.并且,团体箱庭还能够弥补传
统语言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缺陷,通过游戏的方法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性,从而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在“”一文
中也有此体现.
作者:吕璐莎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篇: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弱
ethernet女青年教师由“70后”、“80后”、“90后”这三个体组成,由于她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较为稳定和优越,生活无忧
无忧虑,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遇到困难时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解决
的能力.同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使其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导致了她们心理负荷加重,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僻、焦虑等心理症状,心理抗压能力与解决矛盾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心理与生理双重疲惫
高校女青年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担负了学习、教学、科研压力,在学习上要不断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在工作上要更新自我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开展科学研究与探索,特别是一些女教师步入婚姻,初为人母,还要担负抚育孩子与家庭的压力,这些多重压力导致她们身体呈现“亚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征的影响,
女青年教师在工作繁忙时,容易内分泌紊乱,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情
绪上的各种问题如紧张、激动、多愁善感、敏感等.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疲惫对女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必须及时疏导和缓解.
(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因为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交范围多以师生为准,高校排课时间相对分散,院系教师人数繁多,有的教师到教室上完课就走,教师之间除了必要事务外,很少交流;女青年教师多以“学高为师、身正
为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谨言慎行,说话做事方面过分
谨慎,易于产生对自己情绪过分压抑,难以融入集体,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二、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首先,高校女青年教师普遍受过高学历教育,综合素质较强,智力
起点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个人发
展规划的期待值较高,面对众多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时,她们既要强调吗咖是什么
自我价值的体现,又要在压力与希望中前行.由于两性角的差异,社灿烂的宋元文化
会习惯的将女性定位为“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人们愿意接受
温柔的女性,而不愿意接受事业型的“女汉子”.女青年教师必须在
完成家庭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与男教师相比,她们
的心理压力较重.其次,由于高校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青年教师与福
利分房彻底无缘,女青年教师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住房问
题.“房奴”的出现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压力,为了解决生活成
本过高问题,很多女青年教师要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到外单位
兼职,赚取薪酬,缓解压力,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教
学质量、科研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再次,社会的急剧发展,信息技术
快速进步,教育体制深入改革,促使高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
始终要站立在学科的前沿,这对高校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在
这种环境中,女青年教师不得不加强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从而产生了
巨大的压力.
(二)学校原因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
对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和教
师关系较大的职称评审条件也逐年变化,难度加大.女青年教师已经
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面对职称评审的条件与指标限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多种竞争制度,大多数都感到压力大.因此,在
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教师还要不间断的学习、进修、
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女青年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
较强,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在
高校中,女青年教师多数从事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
何小伟来说,科研立项少,项目申请难度大,资助金额少,论文发表周期长,评价机制不均衡,这些状况也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家庭原因
女青年教师步入婚姻殿堂,组成家庭后,不仅要面临职业压力,还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们身兼教师、妻子、母亲等多种角,在工作上,她们想事业有成,在家庭中,她们想孩子培养成功、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与平衡,是女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如果这二者失衡时,她们就会陷入矛盾冲突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产后抑郁症”等症状,从而导致婚姻不幸福,工作消极,个人情绪更加消沉.更有甚者,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如2012年福建福州市某高校英语老师郭某,其丈夫为在读博士,郭某产后一年由于抑郁症发作,爬上顶楼平台跳楼身亡,留下痛苦的丈夫与刚满周岁的女儿.
(四)自身原因
受性别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影响,女青年教师易于出现情绪波动,同时,她们心理状况也受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表现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和敏感,对婚姻矛盾和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表现更为敏感,这也是她们在同等的社会环境与竞争压力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当代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女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教学质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第一,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获得社会民众支持度.社会中很多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偏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人的心理,没问题就不用接受教育和疏导,有些人还认为这都是个人心理问题,与社会无关.这些都导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22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