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如何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直击疑难
    许多新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想好好干出一番事业,让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感觉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第一步该干什么呢?怎样使得全校都来关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和谐、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这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和前提。
一、转变家长观念,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及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提高家长素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生活环境往往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家长对此却认识不足。为此,我们把提高家长的心理、文化素质和教养方式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外围作战,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定期培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讲授不同的内容,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家教方式,让家长们懂得如何对孩子进
胶带机
行性知识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异性交往;如何鼓励孩子与同龄人进行交往;如何接受并调适孩子的“反叛”;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等。同时,家长学校还编辑了家教格言、家教对联、家教文摘等有关家教资料,供家长们参考。过去,期中、期末考试开家长会通报成绩,学生有“今夜有暴风雨”的心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们转变了观念,不少家长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心、交流、沟通,改变了过去只看重孩子成绩不问孩子心理感受的做法,变学生有问题后的被动心理教育为主动出击,防范于未然,学生们再也不怕开家长会了。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教师的职责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者先要正己,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树立学习的现实榜样和模范。为此,学校开展“树师表形象年”活动,实施“树形象工程”,开展“新时期师生关系大讨论”等。全体教职员工中午禁止喝酒,在教学区禁烟,禁止班主任组织教师集体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全体教职工一律佩带胸卡上班,注重个人仪表、言行,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积极使用礼貌用语,不做忌事,不说忌语,彻底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
象,教师们做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了师德,改善了师风,真正做到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新时期师生关系大讨论”,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医生”。师生之间需要沟通,需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只有做到了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才能达到思维的同步,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我们还可以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和“同学,我想对你说”征文。老师们的文章或对学生寄予厚望,或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有的对工作的疏忽反省,也有的为学生的过失惋惜......大多数老师的文章渗透着浓浓的“爱”,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捧读一篇篇肺腑之言,确实能让人受到震撼、启迪。读学生的文章,就像读一颗颗鲜活的灵魂,他们或歌颂老师、赞美老师、感激老师,或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他们有的倾诉自己的心里话,有的为一次误会作辩解......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就能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隔阂;多一份共鸣少一份逆反;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如果所有的师生之间都能为建立起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那么大家就会生活在“爱”的氛围之中,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得到舒展。
除了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还要针对差生实施“爱心工程”,开展“关爱差生”比赛。差生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体,又是一个最容易受到忽略的体,还是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体。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和所任班的至少一位差生结对子,对他们在生活上关心,思想上体贴,学习上帮助,做他们最可信任的朋友。使差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倍受关注,避免了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海警
1、情景教学——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领悟、感受、实践,这是我们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教师根据特定的目标,利用语言、图像、影视、表演等手段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围绕情景进行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提高认识,转变态度,澄清是非,培养情感,陶冶性情,养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预防为主的模式,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多样性和突发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不是将预先
确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围绕学生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创设情景,并努力激发起学生对这些问题探讨的热情,此时,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还是学生不同意见的收集、整理、归纳者和正确观点的点拨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成为主角。通过一个个的角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他们自我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与人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协调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宽容和关爱别人的意识,让他们学会谦让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窠臼……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气氛中,在大家集体参与讨论、扮演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向全体,利用课堂渗透心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德育、智育和心育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要求每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待人,因人施教,并把心理方面的有关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加强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在日常的教育中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细致灵活,做到了实处。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文章典故、历史文化名人业绩,分析成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远大的人生志
向、高尚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本身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能的训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等,通过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素质教育,避免了出现问题后个别学生谈话、进行事后此等捉襟见肘的做法,把事情做在了前面。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开始
验证性因子分析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自己的事最终靠自己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主、自立、自治,成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我们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角,让他们竞选学生会成员,争做校园卫士,积极参与文明监督。学校、班级、家长都注重对学生的特长和潜质进行挖掘和塑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例如我校就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科创造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在学习上处于劣势的同学在别的方面显示出优势,使在文艺方面处于劣势的同学在体育方面显示优势,活动越是丰富多彩,“优势换位”就越频繁,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产生了“我也行”的自信心,增强了向上的勇气,使大批的学生在“优势展示”中建立起自信。常艳日记下载
我们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积极稳定、努力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和辩
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辩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又让学生树立了尊重理解别人的习惯。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配合意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及时更新学校大门口、学校走廊的标语,避免口号式,注重激励、平和效果,对学生心灵成长也有很好的耳濡目染的作用。
五、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领导带头,全员参予,人人都做学生的心理医生。此外还可以编印有关的书籍、资料,出版《花季谩语》、《心灵的火花》、《心桥》等书;成立心理咨询室,使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定期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小报,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向导、生活上的启明星。创造良好的育心环境,校园内一枚枚警示牌时刻教育学生。联合学校周边高校、医院开展学生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专家视点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燕良轼:
东方管理如何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我们主张把学校环境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试从学校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构建学校环境文化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浅见。
环境营造氛围,氛围产生力量。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们先塑造环境,环境再塑造我们”。可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学校作为育人的一个重要组织,其环境建设肯定对育人有着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墙壁都会说话的远大目标。”但遗憾的是对学校环境建设的意义,过去我们主要是从“实用”和“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如今学校的硬件建设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人们在强调“气派”、“现代”的同时忽略了学校环境中暗含着的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意义。结果学校虽然“现代”了,但隐含于环境中的对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理念却十分保守和陈旧,不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最终只能是一种摆设。
一、学校环境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在校园建筑、学校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即自然因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学校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指“能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或者得以深化和发展教育影响的外部条件。譬如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建筑、学校布局、学校绿化等。而心理环境指“为实现教育目标,完成学校管理职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内部条件,包括个人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等。它包括信息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的载体,也是心理环境发挥作用的基础;心理环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师生积淀于内心的观念的环境,是青少年学生个性和良好心理形成的“温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陈家麟先生在其所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观点,即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为:一是智力发展正常,二是情绪稳定乐观,三是意志品质健全,四是行为协调适度,五是人际关系和谐,六是人格完整独立。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2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222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育   学校   心理健康   环境   心理   培养   家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