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突到融合_论谭恩美_接骨师的女儿_中的母女关系

从冲突到融合
——论谭恩美《接骨师的女儿》中的母女关系乐果q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 宋占春
[摘 要]《接骨师的女儿》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灶神之妻》和《灵感女孩》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它叙述了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二代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由于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母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并指出冲突的原因,提出理解是缓和母女感情交流的关键所在。小说虽叙说的是一个特殊家庭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和信仰的几代人从冲突走向融合的故事,但折射出来的道理与寄予的希望却发人深思。
[关键词]谭恩美 《接骨师的女儿》 母女关系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问世后,中西方对它各有不同的评价,西方学界大都集中于解释其种族、性别、身份、阶级、民族主义等方面的寓意,而国内的评论更多注重的是作品同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强调华裔移民在力图融合于美国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避免的冲突。笔者认为《喜福会》所以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作品中对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生活法则及生命本质的理解及表现的阐解。有代表性的评论认为《喜福会》故事本身描写了“神秘的母女联系”,“两代人之间强烈的爱和
可怕的误解”,“同为女人、母亲、女儿、情人、妻子和朋友所面临的困境和充满爱的亲密。”1991年谭恩美完成了她的第二本小说《灶神之妻》,母女关系的主题在其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时隔10年,谭恩美再次将视点集中于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在2001年3月推出了《接骨师的女儿》。小说面市不久,评论界就给予高度的评价。那么,什么力量使得谭恩美对华人移民的生活如此钟情,重新回到母女关系主题了呢?这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样的母女关系?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三字格成语与《喜福会》一样,《接骨师的女儿》仍然以中国和美国为背景,让读者穿行于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真实之间作品叙述的话题虽然依旧是充满张力的母女关系“但这本小说焦点更加集中、浓缩不是《喜福会》的母女四重奏而是围绕一个家庭中三个女性的独奏曲”。可以说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书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故事选取了20世纪初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后期的美国为历史背景,发生的地点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美国。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角“宝保姆”、路铃与鲁丝,分别属于三代人“宝保姆”为路铃之母,但公开的身份只是婆家的女佣、保姆路铃既为母亲又为女儿,她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在中美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中度过了一生。她的人生经历与其他中国母亲相比要复杂得多。鲁丝为路铃之女,既有中国血统,又有美国国籍,是个具有双重民族、文化身份的混血儿。因此,她与普通的华人移民后代相比,又显得不一般。可以说《接骨师的女儿》是一则特殊的故事(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再加上具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民族身份的人物,这些因素使得故事中的母女关系极为复杂。
一、中国移民母亲与母亲的关系
路铃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承上启下”,在她身上既有作为女儿,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憧憬美好的人生,而与母亲抗争的历程,又有作为传统的中国母亲,生活在西方文化主宰的世界里,为使得美国女儿接受并守住中国的根,而与之互相冲突,但又相依为命,互相关爱的复杂生活经历。路铃生在北京南部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由“宝保姆’带大,“宝保姆”其实也就是路铃的亲生母亲,是当地有名的接骨师之女。她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她个性倔强,有人给她提亲,让她嫁给开棺材铺的张氏,她却执意要嫁给祖辈靠制墨为业的刘家小子。岂料,她的决定引起了姓张的报复,从此引发了一连串悲剧。由于路铃是她与她未来的丈夫刘家小生偷尝禁果的产物,这使得她一直难以启齿告诉女儿她们之间的关系,而这又使得女儿路铃身份变得模糊不清,在“宝保姆”的眼中,她是女儿,而在母亲去世之前,路铃一自认为她自己是大伯家的长女。
路铃身份的特殊性为她与母亲间关系的复杂性打下了伏笔。路铃在不知道刘家佣人就是自己亲妈的时候,她对“宝保姆”既敬重、爱戴、遵从,又轻蔑、讨厌甚至最后背叛了她。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差异”,路铃渐渐地感觉到她与“宝保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她是佣人,关爱是应该的,管束是多余的。因此,之后路铃做事经常瞒着、躲着她。有人为她说媒,她就背着“宝保姆”进城相亲,但听到女儿要嫁的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仇人之子为妻的时候,“宝保姆”坚决反对。为此,母女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路铃一心只想着嫁个有钱婆家,根本不听“宝保姆”的劝说。无奈,母亲只好以死来表示抗议。
路铃与“宝保姆”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新思想与旧传统、自由与束缚的对立,是中国几
千年家长制的具体体现。应该说先辈之间的恩恩怨怨,不应该影响儿女们的婚姻,更不应该成为他们选择对象的标准。路铃的选择在20世纪初的中国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而“宝保姆”从门第与家族复仇的角度出发,极力阻止这门婚事,甚至以死来抗议,这正是传统的婚姻观的体现,也是家长制的反映。但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路铃的幼稚,她一心梦想嫁个好婆家,而盲目地听信媒婆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宝保姆”在万分无奈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历史与她们之间的关系写给她看的时候,她不以为然,错过了母女相认的时机,而导致了母亲的悲剧。路铃对事实真相的全部了解,为母女关系的修复带来了转机。她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乞求母亲的宽恕。路铃与母亲的冲突是新与旧的对立,是革新与保守的对立,而她们母女关系的冰释,又是建立在女儿对母亲过去的理解与宽容基础之上的。
二、中国移民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图学网
如果说路铃与母亲在择偶大事上造成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的话,那么路铃作为母亲,与女儿鲁丝之间冲突的原因远比这个复杂得多。路铃与鲁丝之间的对立直接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家长制和伦理道德观与西方现代个人主义强调自由、独立与追求享乐主义的对立。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中美两种文化和东西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对立。
路铃人生道路上的不幸遭遇,给她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蒙上了阴影。母亲去世之后,她被刘家送到了孤
平稳过程
儿院,不久,凭着从“宝保姆”那儿学到的写字、画画等本领,在孤儿院当上了老师,并且与潘老师的儿子潘凯京相爱成婚。但好景不长,潘凯京被日本兵打死,她最后流落到了美国。迫于生计,她只好改姓换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又嫁给了一个美国医生,并与他生下了女儿鲁丝。然而不幸的是,丈夫又在车锅中丧生,留下了孤女寡母,相依为命。路铃,一个弱女子,又举目无亲,再加上生活在异国的上地上,语言的障碍、种族歧视等各种因素,使她的生活十分艰难。但路铃和其他所有的中国母亲一样,坚强、刚直,勤劳、节俭。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拼命挣钱,让女儿上个好学校,将来能在家庭与事业方面都获得成功,能完全在主流文化当中立足。她从小对鲁丝就严格要求,无论是学习、交友还是做人,她都用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她。她让女儿从练字入手,从中国的书法来体悟人生的道理。可是,在美国出生、成长,带有美国血统的女儿鲁丝对中国妈妈的苦心,不但不理解而且总是表现出一种对立,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交友、婚姻等方面,在路铃的眼里都不尽如人意。在婚姻的大事上更让路铃生气:她没有正式结婚,四十出头与一个带有两个孩子的美国语言学家同居。这一切都与路铃心目中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式”的好女儿背道而驰。
三、血脉的融合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普通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很低下的。中国的家族也是以父系为根基的。但是,也许是中国人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治家哲学,母亲在家庭中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和凝聚力。中国的家庭甚至文化传统往往是靠母亲来维系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惯性和家族的期望使作为母实体瘤
亲的妇女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同时也承担着双重的使命。按照旧时中国的传统,妇女担当着“相夫教子”的职责。有趣的是,在谭恩美的小说中,“相夫教子”变成了“相夫教女”。作为母亲,妇女需要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如何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荣耀;对女儿,要教导她们如何为人妻、为人母。因此.中国母亲对于子女,尤其是女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母亲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性和凝聚力也是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尤其是谭思美小说中那些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中国母亲,她们虽然与己经美国化的女儿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她们却是两种文化的参照系,是女儿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求助对象。因而最终为女儿们所理解、所接受。
3
2
雄足球论坛3
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2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88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亲   女儿   中国   母女   美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