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电影《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董丽丽 田青青 黄海霞 王一迪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1
        [摘要]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由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创作并由王颖导演执导的电影《喜福会》,剖析了该影视作品中母女两代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她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她们寻求出路的挣扎努力,诠释关注女性和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喜福会》 电影 女性 自然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61-02
        一、生态女性主义综述
        20世纪70年代,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奥波尼发表了两部作品:《女性与死亡》和《生态女性主义:革命或变化》。在这两部作品中,她将已有的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认为自然和女性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奥波尼这种观点的阐述是生态女性主义的首次出现,其观点认为,性别压迫和生态危机都源于父权制世界观,在传统的父权制世界观文
化中,自然和女性都是被压迫的对象,生态危机和性别压迫是人类社会的相关存在,人们在贬低自然的同时也在贬低女人,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和政治性的联系,而这需要得到全人类社会的关注。生态女性主义的提出意在改变自然和女性的他者边缘化地位。自然与女性不应是被掠夺和压迫的二元思维方式和等级观念的产物,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要平等和谐共处,这样才能创建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
        二、谭恩美作品研究
建院附中
        1989年,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出版,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还夺得了全美多个小说大奖。1994年小说改编成电影,由王颖导演执导,之后《喜福会》小说又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0多种语言,广为流传。此后,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灶神之妻》《灵感女孩》等作品陆续受到美国及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西方学者对谭恩美作品的评论角度各不相同,但一直给予极大的兴趣。不少美国主流白人评论家和许多华裔女性知识分子对《喜福会》的评价极高,谭恩美也因此受到广泛好评。但也有一些生活在非自己主流文化中的美籍华裔学者们认为,在这部作品中,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他者形象和边缘化地位被加深和扩大了。教师行动网
        中国学者对《喜福会》的研究开始于电影上映的1994年,但综观各家对《喜福会》的评论,多数倾向于文化政治批评,而其中又以母女身份和冲突为主。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影片《喜福会》中母女两代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联系。
        华宇乐悠游三、电影《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诠释
        (一)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
        在旧中国,男性是中心,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婚姻不能自主,女孩儿嫁给谁不是由女孩儿自己说了算,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养女孩的人家要对女儿严加管教,教养女儿只求她能嫁得好,嫁后必须学会讨婆家欢心,这是旧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元素之一。琳达四岁就被许给黄家做儿媳,母亲自那以后就把她当做别人家未来的儿媳严加约束:吃饭不能太快,没有个女孩子样;身上不能太脏,否则谁家会要你这样的邋遢姑娘做媳妇(电影对白)。
        男权制社会里的女性成为了生育工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琳达嫁到黄家一段时间后,肚子还没有反应时,婆婆便常常质问和辱骂她,还让下人灌她喝下生子的苦药。
        张宝强(二)《喜福会》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
        电影《喜福会》中,受到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母亲一代将自己看做是周围自然的一部分。例如,母亲举家迁往南方,把15岁的琳达嫁到黄家。在冷风中,母女泪流满面地告别,冬日的荒凉景象使得离别场面格外凝重悲伤。结婚当晚,窗外电闪雷鸣,让观众为琳达未知的命运而担忧,后来发现其从未谋面的丈夫是个未长大的孩子,琳达觉得自己一定是求菩萨求过了头中国林业局(电影对白)。黄家无能的丈夫没有给琳达一个幸福的婚姻,她靠自己的努力把它结束了。
        母亲的影响使得一心想要融入主流社会的女儿们意识到,虽然身处看似平等友爱、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但男权制度仍然对自然和女性进行着双重统治,因此,她们也逐步地身体力行,融入自然。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丽娜的家花了一百万美元,墙壁还是倾斜的,像个棺材(电影对白)。母亲莺莺觉得这样的房子女儿住着会倒霉,而女儿丽娜确实过得不幸福。她让女儿离开那里,去追求她真正想要的尊重和体贴。丽娜听从母亲的劝说,结束不幸福的婚姻,后来到了真正的幸福。
        (三)他者地位的母女们努力需求出路
        母亲们因饱受父权制压迫选择了远走他乡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女儿们,却始终是西方男权社会中的边缘人,很难融入主流社会。《喜福会》中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在母亲的影响下,都在积极地探寻其在男权社会中的出路。
        1.坚持男女平等
        露丝听完母亲安梅的故事后,知道女人应该独立而不是迁就,她恢复了自己的个性。与丈夫的离婚谈判中,她决定不要搬出他们共居的房子,因为自己辛劳多年有权留下来,而是由丈夫搬出去。这种反抗让想要离婚的丈夫大吃一惊,表明他喜欢有个性、有灵魂的露丝,结果二人又重归于好。
        当母亲莺莺知晓女儿丽娜的婚姻不幸之后,毅然打碎女婿引以为傲的茶几,让女儿明白结束一段不幸的婚姻其实很容易。她鼓励女儿道,如果在婚姻中得不到所期望的幸福,不要隐忍,干脆结束它。在母亲坚决的影响下,丽娜改变自己没自信、没主见的个性,离开她什么都要AA制的冷漠丈夫,到了温柔体贴的爱人,非常幸福。
        2.坚持个性和主见
        影片从头到尾都在阐述一个鲜明主题,也是女性成长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那就是不管面对任何人,女性都要有自己的主见。母亲在临别时告诫琳达一定要有主心骨,有主见,这种绝不妥协的动力和决心让她主动而巧妙地跳出了婚姻的牢笼。她的女儿韦弗莱继承了她的优点。在下棋方面很有天分的韦弗莱,获得各种奖励,琳达就此炫耀,女儿尴尬万分。韦弗莱从此不惜以不再下棋为代价阻止母亲的炫耀行为,发出了你不能逼我的抗议。在婚姻方面,自己的洋女婿未能让母亲琳达称心,韦弗莱就想办法母亲认可。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她能做自己,丈夫也对她关怀备至,她的婚姻是最幸福的。在某种程度上,韦弗莱代表了作者倾力打造的天鹅。女性要追求本的、自主的幸福生活,其出路在于承认自己的价值,做到有主见,不为他人左右,成为经济和人格都独立的社会个体。
        四、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赋予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存在物以生命,视生态系统为有生命的整体。如果我们伤害大自然,其实就是在伤害自己。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性角虽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不屈服于父权制和命运的安排,寻求独立、有主见的生活,这正是生态女性
主义批评家们所提倡的女性观点,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尊重和理解,发展并构建两性和谐的二元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厚诚.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崔万胜.张萌.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述评[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华茜.东方神秘降服西方文明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浅议[J].名作欣赏,20085.
        [5]Amy Tan.The Joy Luck Club[M].Ivy Books1990.
        [6]D’EaubonneFrancoise.Le Feminisme on la Mort Feminism or Death[M].ParisPierre Horay1974.
       
        责任编辑:董豐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8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性   母亲   生态   社会   女儿   福会   女性主义   丈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