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智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等。其中主要是身体和技术、战术训练。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训练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练习,以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改造身体形态,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下基础。专项身体训练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身体练习,发展对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有直接关系的运动素质,保证技、战术的顺利掌握和比赛中有效地发挥。
    身体训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加强身体训练的各种好处已在前述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时进行阐述。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必须高度重视身体训练。
运动素质是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1力量素质训练
    作为身体素质的力量与身体练习要素之一的力量k搜”,在含义上有些区别,前者指身体能力而言,即肌肉工作克服外部阻力的能力,后者属于动力学特征,使人或物体沿着不同的方向、路线产生运动。
    (1)力量素质的表现方式有: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①最大力量是一个人能充分动员自己的条件时所表现的最高力量,指人体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又称绝对力量。衡量绝对力量并不考虑运动员的体重因素或时间因素。最大力量由两个因素决定:肌肉横断面的大小和肌肉内部之间的协调性。
  相对力量是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表现的最大力量。
  ③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相综合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爆发力。评定爆发力的指数为:
  ④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
    (2)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大致有两类练习:一类是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如带一定重量的练习、对抗练习、克服弹性阻力的练习等。另一类是克服本身体重的练习,如支撑悬垂、推倒立、跳跃等。
    (3)发展最大力量的方法:
    都市星主播①采用本人最大力量40%~60%的重量,重复次数128专利法次,即 40%的强度时作12次,然后强度加大,次数减少,组数是25组,每次动作节奏稍慢,但不要间断,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肌肉结构。
    ②采用75%~95%强度,每组做14蛩蠊目次,重复23组,动作节奏流畅,这种练习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动员多数肌肉协调工作。运动员在改善肌肉结构的基础上做这种练习,不致长快,而能长力。
    (4)发展速度力量或爆发力的方法:单因素练习时应使最大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两个因素平行发展。采用比赛性练习和相似练习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时,应采用小负荷或不带负荷,力求动作连贯技术不变形。练习的加速过程到结束,应调动身心一切潜力。练习是处
在训练课中神经系统最佳的兴奋状态。重复次数和组数相应少一些,组间间隔相应长一些。
    (5)发展力量耐力的方法:采用比赛性练习发展力量耐力,应加大外部条件的难度,如上坡跑、沙地跑、浅水中跑等。采用专门性练习或一般练习发展力量耐力,应采用小重量负荷,重复次数多,直至极限重复次数。
    (6)少年儿童力量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力量发展的年龄特点。713岁快速力量增加快。身高突增期,力量发展缓慢,1618岁发展绝对力量和力量耐力有利。
    ②少年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力量发展应全面,并使各部位和不同类型的力量练习交替进行,以避免枯燥和局部疲劳。
    ③以动力力量练习为主。作静力练习前先安排动力练习。一次练习内可采用功能性静力练习,例如运动员先进行快速的举杠铃练习,然后在中途关节处于某种角度时停止不动,这种动、静结合可收到等张、等长两种收缩的效果。
    ④力量练习前应先作好准备活动,使神经系统兴奋,体温适当高,每做完一次或一组力量练习之后,应做一些节奏较慢的牵拉习,使之达到两个效果:一是使肌肉放松,提高肌肉弹性;二是使肌肉血流畅通,营养物质供应,代谢物质排出更快。
    ⑤注意不同负重量在练习中的安排。前苏联P.马克莫里尔斯的对照实验证明,一次课的力量训练负荷,由大到小比由小到大;力量增加效果明显(在充分准备活动之后)。这是由于较大的负荷是中枢神经系统最良好的状态下完成的,而后者的大重量是在进入疲劳时的练习。
    ⑥少年儿童憋气时进行力量练习,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用憋气会引起胸廓内压增高,肺内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大脑贫血。
2.速度素质训练
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称速度素质。它由三部分组成,即反应速度,不加外部阻力完成的单个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有:
    ①视听觉等感受器的灵敏度;
彼得德鲁克
    ②肌肉收缩的速度;
    ③技术的熟练和动作协调性;
    ④兴奋和抑制转换的灵活性;
    ⑤肌肉中ATP的含量、分解和再合成的速度;
    ⑥白肌纤维成分。余粮收集制
    (2)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
    有效提高反应速度可采用对突发信号作预定动作的回答,如听信号起动,听信号改变方向;对移动目标进行反应,如球的飞行方向和落点;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如一对一的攻防练习。训练动作速度可采用降低器材重量做快速练习;借用助力减轻运动员的体重进行练习(如教练的托助、保护带的牵拉);顺应环境助力(如顺风跑、下坡跑、顺水游);采用比赛法在竞争和高涨的情绪下表现最高速度;采用游戏法在变化的环境
中做快速练习;最大强度的比赛性练习。培养移动速度的能力,还需考虑步频和步幅两个因素。712岁主要通过协调训练,提高步频来发展跑速;13岁以后在稳定步频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发展力量和全身各部分力量培养速度。
(3)选择发展速度素质练习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表现最高速度;
采用的动作应是学生已熟练掌握的;
练习时间控制在完成该练习不因疲劳而降低速度;
专门性动作速度练习应与比赛动作的结构相似;
避免采用定型化的最高速训练,防止速度障碍。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83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练习   力量   训练   速度   身体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