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区别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且挪用的对象是公款。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既包货币形态的资金和有价证券等,也包括实物形态的公司财产,如物资、设备等。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二维傅里叶变换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都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肘内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两者的相同点是犯罪主体上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客体上侵犯的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两者的区别是:⑴两者的主观目的不同,职务侵占罪以非法占为已有为目的,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只是暂时借用本单位的资金,没有永久占有的故意。⑵两者的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既可以是本单位的资金,也可以是本单位的实物。而挪用资金罪只能是本单位的资金。挪用单位实物一般不构成犯罪。⑶两者在“数额较大”的下限规定上不一致,挪用资金犯罪的规定数额要高于职务侵占犯罪。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
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
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
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
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
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恃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
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
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美国阳光地带
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
员。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主要是主体不同。特别注意:
(1)在企事业单位(包括金融保险单位)发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
、骗取单位财产行为的,首先是看该单位是否属于国有。国有性质的,通常应
男医生与女病人当认定为贪污罪;非国有性质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其次看是否政府或者国
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在非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和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
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
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
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71条第1款的规定,以
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
的,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认定为贪污罪。再次看是否从事管理工作,不论
是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如果行为人仅仅是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而不是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工人、勤杂人员,在工作中窃取接触到的生产资料、劳
动工具、生产成品的,只能定盗窃罪或职务侵占罪。
(2)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
作的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产的,认定为贪污罪;村民小组长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例如甲是X村委
会主任,在主持村委会大楼建筑工程时,利用职务便利虚报材料款,侵吞5万元工
程材料款;甲的行为: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非法所得
应予追缴;D滥用职权罪。答案B。甲的工作性质(主持村委会大楼建筑工程),
不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特定行政管理工作”,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不
成立贪污罪;但可构成职务侵占罪。因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
其他单位的人员”(第271条),甲符合“其他单位的人员”的主体条件。再如甲
是X村委会主任,在在负责X村征地款的管理发放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侵吞10万
元征地款,甲的行为是贪污罪。因为甲的工作性质(征地款的管理发放),属于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特定行政管理工作”,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同理,因“
从事公务”的职务便利受贿、挪用的,成立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因非从事公务
的职务便利受贿、挪用的的,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
(3)“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认定。
《刑法》第382条第2款规定的“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是指因承包
、租赁、临时聘用等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利用职务便利侵吞此受托经管公共财
产是贪污罪。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抢夺等
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
标准。对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虚假平账等贪污行为,但公共财物
尚未实际转移,或者尚未被行为人控制就被查获的,应当认定为贪污未遂。行为
人控制公共财物后,是否将财物据为己有,不影响贪污既遂的认定。
例如,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存款从单位账户上划出,但因为意志
以外的原因未能入到个人账户上,单位尚未失控而行为人也尚未控制该笔存款,
可以认为是贪污罪未遂。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定
一、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犯罪主体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都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第九十
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
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九十三
条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形: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
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
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
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另外,在乡镇以上党的机关、政
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判断是否属于的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这一特殊主体身份的时候,还要看它是否在行使与职权有关的行为即从
事公务,及是否依法行使。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一类首先要注意单位的性质必须是国有,只有全资国有的企事业单位才属于刑
法上的国有单位,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公司其他均属刑法上的非国有单位
,《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
刚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明确说明“在国有
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次,该类人
员必须是在行使国家管理职权。  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丁惟宁
。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受国有单位的委托、派遣到非国有单位从事组织
、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的人员。该类人员主要看做出委派事宜的主体身份,
而不问受委派的主体是何身份。不管受委派者原来是委派单位或者接受委派单位
的人员,还是从社会上临时招聘的人员均可;不管受委派者原来是国家干部、职
工,还是农民、无业人员均可;可以是事前、事中的提名、推荐、指派、任命,
也可以是事后的认可、同意、批准等;只要能够证明这种委派成立委派的形式可
以是书面或口头的。注意:接受委派的非国有单位的选举或任命并不能否认国有
单位委派的性质,除非原委派单位撤销或者解除了对其的委派。另外,国有公司
、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原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转入或者被改制后
的新公司聘用任命的,除非是代表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管理职权的,均不以国家工
作人员论。最后,受委派的人必须是代表国有单位在非国有单位行使国家管理职
权。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
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政府从事七类行政管理工作,属于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以上几种法律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必须是“从事
公务”的人员。最高法院《纪要》中规定“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
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
”以外,刑法第382条第2款还规定,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也就是说贪污罪主体范围大于挪用公款罪。这些人员
虽然既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但法律特别规定可
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员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因
为法律无此特别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一点,《关于
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就更
加明确,这些人员挪用国家资金的,只能定挪用资金罪,而不能定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取得的不影响刑法上国家工作人员的
认定。但如果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从事活动的,则不能成为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
员,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只能依照刑法第279条招摇撞骗罪处罚。研
究室曾就这一问题于2004年3月30日以法研[2004]38号文答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以后,又利用职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8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单位   从事   人员   国家   工作人员   公务   委派   主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