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安庆城池变修考

收稿日期:2014-03-12作者简介:王申生(1988-),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历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
明代安庆城池变修考
摘要:明代,安庆是南方重要的都市。安庆城池不仅是明朝在地方统治的象征,而且它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明代安庆城池的变迁与明王朝的盛衰兴亡密切相关。安庆城池的四次变修与当时的战争变乱、自然灾害、政治变迁、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以明代安庆城池的历史变迁作为切入点,有助于了解明王朝的兴衰历程。
关键词:明代;安庆池;变修;军事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4)09-0056-05
王申生
(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
230039)
在明代,安庆作为南直隶地区的重要都市,它
不仅是南方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在全国政治、军事、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明前期,安庆起到拱卫都城南京的战略门户作用;在明中后期,安庆又起到保障漕运畅通,呼应中都凤阳等重要作用。可见,安庆的历史变迁与明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而安庆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作用的发挥需要坚固的城池作为支撑,因此,安庆城池整修事务得到明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安庆城池重要的政治、经济作用,以及其遭受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有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明政府对安庆城池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修缮和增扩。
一、洪武年间的整修
安庆府位于江淮平原的要冲地带,南临长江,北望淮河,“其地上控淮、肥,山深水衍,战守之资也。”[1](P 1299)而且,安庆是江南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有“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之称。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安庆是江淮地区的重镇,引起各方势力频繁争夺。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不久,明军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克安庆,“至正二十年(1360年)庚子陈友谅遣将张定边复破安庆”[2](P 133)。明太祖闻
∗∗∗第34卷第9期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9月Vol.34No.9
Journal of S uihua University
Sep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庆得而复失,大怒,亲率大军攻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太祖乃自将舟师征陈友谅。戊戌,克安庆”[3](P9)。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亲征陈友谅,大获全胜。随后乘胜追击,最终消灭了陈友谅集团,终使安庆稳固下来。
明朝建立后,定都南京。安庆是南京上游的重要屏障,起着拱卫京畿要地的重要作用。正如曾国藩所言:“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欲复金陵则须先克安庆,庶得以上制下之势。”[4](P716)同时他着重强调:“安庆关乎淮南全局,是克服金陵之根本。”[4](P716)由此可见安庆对于都城南京的重要性。明太祖亲历战争,不但了解安庆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对城池军事防御、保境安民的作用更有着切身体会。为防患于未然,确保都城南京的安全,明太祖对修建城池事务特别重视。首先在洪武五年(1372年)定六部官制,规定城池的设计和营建必须要有工部参与,如“工部掌天下
百工、屯田、山泽之政,其属总部掌城垣、工匠”[5] (P1362)。随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革六部职掌,其中规定工部“总部,掌天下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土木之缮葺,工匠之多寡,程式之经度,及工匠口给赏劳之属”[5](P2072)。此外,还规定修筑城池施行报建制度,经过上奏申报后,得到准行令后,才可由地方守御军士和当地人民筑建。可见,洪武年间虽然官制有所变更,但修筑城池事务却一直归属中央掌握,并且施行严格的申报—批行—筑建的程序。
在明政府批准安庆城池的报修计划后。洪武庚午年(1390年),安庆城池由“指挥戈预重修,深至一丈”[2](P55),不仅修葺了安庆城池的破损处,还进行了增扩,并对护城河进行了增扩,使城池的防护、管理功能大为加强,使其有效地起到了拱卫京畿的作用。安庆城池在洪武时期的报修以及整修过程,不仅体现了明代对城池筑建事务的重视度有了改观,也反映了明初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
二、嘉靖时期的增修
明太祖之后的数位君王,“都继承了朱元璋修建郡县城池的积极政策,并且逐渐完善而形成一种制度”[6],并做出以下规定:首先,地方官员修筑城池是其职责所在,不得懈怠。其次,施行奖惩制度。对地方官员修筑城池不力,以及因此而滋事扰民的行为,由风宪官进行处罚;而对修筑城池得力的地方官员,则予以表彰和赏赐。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夺权成功。随后,将都城由金陵北迁至北京。安庆自此失去了拱卫京畿要地的
作用,其在全国军事战略上的地位也相对有所下降。但明政府的迁都却使安庆的政治、经济作用大为增强。明代迁都北京后,中央政府对粮食、物资、财税的需求浩大。但自宋代之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到明代,南方的经济发展、富庶程度大大超过北方,成为国家主要的财税、物资、粮食等来源区。而北方有限的粮食、物资无法满足明政府庞大的开支需要。正如“国朝自永乐定都于北,军国之需皆仰给东南”[7](P471)。“初,运粮京师,未有定额。成化八年(1472年)始定四百万石,自后以为常。北粮七十五万五千六百石,南粮三百二十四万四千四百石。而南直隶正粮独百八十万”[3](P1918)。可见当时漕运供粮大半由南方承担,而安庆府所在地区又在南方供粮中占重要地位。但江南与京畿远隔千里,运输路长且成本高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尤为重要。陆路运输运量小、路途崎岖漫长,成本高。海运因海浪大,运输风险大,货物安全性保障差。相比之下,河流漕运则运输量大,成本低,风险系数小,是当时最佳的运输方案。
明代的漕运主要依靠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水道。两湖地区盛产稻米,俗语有“两湖熟,天下足”之称,明政府通过长江航线将两湖等地区的粮食运到江南,再和江南地区的粮食、物资等货物积聚,然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输入京畿地区。安庆是长江航线的重要中转站,而且离京杭运河较近,就成为漕运线路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人流货流来往密集,在漕运线路上地位极为重要,如若有失,则漕运航线难以正常运转,进而导致明王朝危机重重。由于明王朝的经济命脉和政治统治与漕运息息相关,所以,安庆城池对明王朝非同一般,故安庆城池的稳定受到明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我国南方的人口
. All Rights Reserved.
分频器设计大幅增长,文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在
明代,安庆是南方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不仅有
吴楚古文化,也有北方迁移而来的文化,众多文词源学
化交融贯通,百花齐发,文化繁荣。同时,安庆名
儒辈出,人才济济。据《康熙安庆府志》统计:“明
代安庆仅理学名家有25人,文学名儒更是多达
87人”。这在我国古代府级政区中屈指可数。方、方孔、鲍钟元等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
为以后桐城派以及安庆文化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正德年间,朝政败坏,明王朝开始走向衰落,祸乱
开始显现,安庆更是尤为明显。先是流寇扰境。“明正德七年(1512年)流贼刘六、刘七等掠郡境,官军追讨,贼引去”[1](P1300)。但潜伏的更大危机是盘踞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在武宗昏庸,朝政衰落
的情形下,宁王野心勃勃,暗生谋叛之心。宁王屡
现不臣之举。如“八年夏四月,宁王宸濠建阳春书
院,僭号离宫。宸濠怀不轨,术士李自然等妄称天
命,谓濠当为天子。又招术士李日芳等谓城东南
隅有天子气,遂建书院当之”[8](P689)。宁王终于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发动叛乱。叛军一路连克九江、南康等数城,欲图直捣金陵,继而北上直取帝都北京。叛军欲克南京,则必先取安庆。于是在当年七月,宸濠亲率大军沿江东下,兵锋直指安庆。随后宸濠叛军发动数波攻势,尽用各种攻城战术。“七月壬辰重围之。丁酉濠军黄石矶。戊戌濠来环城夹攻之。庚子濠以云楼来攻,锐之。甲辰濠以天梯来攻,文锦之”[2](P133)。战况极为惨烈,双方激战多次,死伤无数。如“环城四五十里,白骨相望,臭闻数月”[9](P3421)。由于洪武时期安庆城池的整修,使城池坚如磐石,加上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以及全城军民的英勇抵抗,将逆濠叛军主力牢牢地吸引在安庆四周,使其进退两难。叛军围攻多次均未能克服安庆。这不仅使江南免去祸患,而且造成南昌城内叛军守备空虚,从而为王阳明直捣宁
王老巢南昌,以及后来能迅速平定宸濠之乱创造了天赐良机。对此,顾祖禹有着客观公正的评价:“明时宸濠之变,赖安庆守臣能挫其锋,是以南畿无患。而安庆者,金陵之门户也”[1](P1299)。可见安庆城池在应对突发变乱中的重要作用。
明代处于全球的寒冷期即“小冰期”(约15世纪初至20世纪初)之中,这一时期气候转寒,
自然灾害频发且发生频率超过以往各时期。据邓
云特对明代自然灾害概况的总述:“明代共历二
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
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10](P30)。可见明代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全国各地饱受自然
灾害打击,安庆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在明代,
安庆府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约63次,平均约4.3
年发生一次大规模自然灾害。其中以水、旱等灾
害为主。(如表1所示)。
表1明代安庆府自然灾害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于《康熙安庆府志》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对城池建筑造成破坏程
度最重的是水灾和地震。其中水灾最多,也是造
成安庆城池崩坏塌陷的主要原因。如宪宗“成化
元年(1465年)八月己亥,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陈
泰奏:凤阳、淮、扬、安庆、徐、滁、和等府州县俱被
水灾”[11](P407)。而宪宗成化十年的水灾更是触目惊心。史书记载“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大水,五月至九月人皆乘舟入市”,洪灾导致安庆城变成“水城”,人民出行以舟代步。洪水泛滥,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物产损失,也深深地冲击着城池的根基和结构,造成城池多处破损,甚至局部倾圮。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破坏性极强,对城池结构造成巨大损坏。如“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二月十日地震有声”。遭受战火吞噬、自然灾害侵袭的安庆城池,历经沧桑,变得残破不堪。而且,它以往的军事防御、管理地区事务、保障漕运畅通的功能也大大降低,重整城池之计势在必行。
明代以前,城墙主要采用泥土进行版筑,容
易使城墙整齐规范化。但是弊端甚多,土质城墙
结构疏松,在累年风化侵蚀下,容易崩坏塌陷。明
朝中期后,城墙改变以往泥土版筑方法,转而采
用砖石构建。砖石构建方法不仅大大增强了城墙自然
灾害
水灾旱灾地震灾蝗灾
雪、雹、
疫等其
小渊优子他灾害
总计
次数2711641563 .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坚固度,也便于城池扩建其规模。嘉靖年间,在安庆知府吴麟带领下,采用砖石材料对城池进行加固、增建,使安庆城损毁之处得以修复,并得到扩建。正如嘉靖辛丑年(1541年)“知府吴麟于城内周围加以甓”[2](P55)。从对城池修筑技术上的改进,可以看出明代城池建设的巨大进步。
三、天启和崇祯时期的修筑延吉市十二中
再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到天启年间,安庆城垣变得残破不堪。而天启时期,正是明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受贿、横行不法,变本加厉地剥削、压迫人民。此时天灾也频繁发生,天灾人祸并起,人民苦不堪言。官逼民反的、动乱风起云涌。明王朝已是危机四伏,走上了衰亡的不归路。鉴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为了保护安庆府的社会、经济、文化正常发展,同时也为了抵御贼寇攻袭的不测风云,基于多方面的综合深虑,安庆城池整修之务再次开展。在天启癸亥年(1623年),“知府陈、通判欧阳胜霄大加修葺”[2](P55)。但这次修葺只是暂时改善城池破败之处,仅从局部修补而已,未能完全恢复城池的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功能,因而还需要后续的整修加以完善。
崇祯时期,水、旱、地震等灾害层出不穷,让安庆城池伤痕累累。如崇祯十五年(1642年)水灾造成“漂没田舍无算”[2](P142)。“崇祯八年(1635年)乙亥正月朔地震”[2](P142)。城池变得面目全非。此时,农民战争的火焰燃遍全国,明王朝已是大厦将倾,灭亡的惨剧在劫难逃。张献忠农民军纵横大江南北、攻城拔寨,让明王朝的统治天翻地覆。特别是在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农民军攻陷中都凤阳,焚毁皇陵。1635年“丙寅,陷凤阳,焚皇陵楼殿,留守朱国相等战死”[3](P318)。这使崇祯帝大为震怒,为此于“甲午,以皇陵失守,逮总督漕运尚书杨一鹏下狱,寻弃市”[3](P318)。高官因失职被处决,对距凤阳较近的安庆无疑是敲响了警钟。
安庆作为江淮要地,以及中都凤阳的呼应地,地位十分重要。而此时明政府因对付农民军、后金军所需的庞大开支,大半由漕运所运输,因
而漕运的通畅与否关乎着明王朝的命运。而安庆
对确保漕运通畅至关重要,故其不容有失。张献
忠也对安庆虎视眈眈。在通过明政府的准许后,
地方官特命维修安庆城墙崩毁之处,加固城池,
增筑望台、炮楼、塔楼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扩修
护城河。在崇祯乙亥年(1635年)对安庆城池进行
整修,如“知府皮应举其倾圮,知县黄配玄续砌
周城。马道北关一带,增高雉堞,建敌台四,一正
观门右,二集贤门右,一枞阳门左。深旧濠,为
功最钜”[2](P55)。同时,还对护城河进行加深和拓宽,恢复并加强护城河的功能。此外,还在城池外长
江沿岸设置江防汛地。“沿江一带,旋设汛地共二
十五处”[2](P56)。墩台和敌楼也修建在汛地上。各汛地与城防并重,每处都驻兵防守。由此可见,以安庆城池为中心,护城河为辅助,江防汛地为呼应外围,构建一个环形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以确保漕运畅通,更为了防备张献忠的农民军进攻。
果然,不久张献忠农民军大举攻打安庆地
区,攻城十余次。其中在“崇祯八年(1635年)乙亥
春正月流贼围桐不克,二月破潜、太、宿,转掠怀
境”[2](P134)。又有“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春正月流贼掠潜东北,张献忠等九枝贼盘踞潜、桐山中,分掠诸县”[2](P134)。均未能克服安庆。但其并不甘心,屡败屡战。由于全城军民的全力抵抗,同时扩修加固的城池防御体系坚如铜壁,让张献忠农民军虽全力以赴,但均无功而返,最终抱憾离去。
四、结语
明代,安庆不仅是南方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在全国享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地位。不同时期因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安庆城池的作用也相应发生变迁。明初,安庆城池主要起着拱卫京畿的政治、军事战略作用。明中期,因都城北迁,安庆城池虽在军事战略地位上有所下降,但在确保漕运畅通、防范藩王变乱、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上起着巨大作用。明后期,因战争变乱频繁,安庆城池在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上重要性都大为上升。而这些变化都
在. All Rights Reserved.
Textual Res earch into the City Wall and the Moat
in Anqing in the Ming Dynasty
Wa ng S he nshe ng
(His tory Faculty,Anhui Univers ity,Hefei,Anhui 230039)
Abs tract:Anqing is an im portant city in the s o uth in the Ming Dynasty.The city wall and the m o a t in Anqing was not only the s ymbol of local governm e nt in the Ming Dynasty but als o had im portant political,economic,m ilitary and cultural s tatus ,whose chang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 e and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Its four changes and repairs are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war,social upheaval,natural dis a s ter,political changes,s o 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 e nt at that tim e .This paper takes the his torical changes of the city wall and the m oat of Anqing in the Ming Dynast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which is conductive to unders tand the ris e and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中国拟在建项目网
Key words:the Ming Dynasty;Anqing;changes and repairs ;m ilitary affairs
安庆城池的四次变修过程中有所反映。可见明代安庆城池的变修史,不仅反映了安庆地区在全国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变迁,更见证了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程。参考文献:[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张楷.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李瀚章,李鸿章.足本曾文正公全集[M].长
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5]明实录·太祖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6]李龙潜.明代修建郡县城池的几个问题[J].明清论丛,2012.[7]申时行,赵用贤等纂修.大明会典[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明实录·武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0]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上海书店,
1984.
[11]明实录·宪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硅橡胶垫片
[责任编辑韩鹏飞]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4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68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安庆   城池   漕运   经济   政治   军事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