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视角下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现状与思考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21年  第05期
60
科学评价视角下
我国学术图书出去现状与思考
*
□文│徐立萍  牛梦巍
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必须走出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竞争,构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体系,这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1]学术出版的内容多是一个研究领域较为前沿的学术知识,有助于在该领域内打破不同国家间固有的文化隔阂,缩短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距离。因此,学术出版在国际上往往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获得国际话语权。近年来,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优势发挥得并不明显,一些问题也渐次显现。由于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不同,本文以学术图书走出去为研究对象。影响学术图书走出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已有学者从输出类别、输出路径和输出目标国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鲜有从剖析已输出的学术出版物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入手,反观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遇到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法。本文意图从我国学术图书出版流程中的科学评价视角入手,探究如何有效实现学术图书走出去。
一、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现状分析
2003年1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
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同年,我国启动了扶持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金水桥计划”,并开始施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由此正式实现出版发行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2]此后,我国相继推出了17个与新闻出版领域直接相关的国家级走出去项目。[3]
1.图书版权输出总量逐年上涨,图书贸易逆差明显改善
随着各项政策的支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出版业各方共同努力,图书版权输出量逐年上升,2000—2018年全国图书版权输出引进量如表1所示,2018年图书版权输出品种数达到10873种,是2000年638种的17.04倍。同期,输出引进比从0.087提高到0.677,版权贸易逆差有所改善。
不定陈述综合症与此同时,学术出版走出去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输出量在不断增加。
2.学术图书版权输出量与图书版权输出总量同趋势增长,但增速略缓
为了掌握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全国51家权威学术出版机构2016—2018年间图书版权输出量的数据如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9BCK004)的研究成果
表2所示,涵盖了11家大学出版社、7家教育出版社、7家科学技术出版社、10家人民出版社,16专业出版社,整体呈上升趋势,与我国图书输出总量呈同趋势变化,但增速较缓,如图1所示。调研所触及的学术出版机构学术版权输出情况虽不能做到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全覆盖,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图书走出去的现状。
表2  2016—2018年51家学术图书出版机构
碘甘油
版权输出量(种)
201620172018
版权输出品种数268631543458
年增长率17.4%9.6%
3.图书海外馆藏量呈现下降
图书馆藏量能代表图书馆主要读者的信息需求倾向,它通常以文献是否会具有较高的需要作为选择和收集的依据,并为了便于频繁使用而保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图书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是评价学术图书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2014—2019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披露的数据和《中国出版年鉴》披露的我国出版总量数据,整理2013—2018年我国出版图书种数和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的种数,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13—2018年我国出版图书海外馆藏量统计表年份
出版图书种数
(种)
馆藏种数
(种)
馆藏种数/出版新书
种数(%)2013444427376408.5%
20144484314635910.3%
20154757687067214.9%
201649988429608  5.9%
201751248724757  4.8%
氨基酸态氮
201851925024168  4.7%
注:表3中出版图书种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馆藏种数来源于公开披露的当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
表1  2000—2018年图书版权引进输出量(种)
年份输出品种引进品种输出/引进年份输出品种引进品种输出/引进200063873430.08720103880137240.283 200165382500.07920115922147080.403 20021297102350.12720127568161150.470 2003811125160.06520137305166250.439 20041314100400.13120148088155420.520 2005143493820.153********// 20062050109500.18720168328165870.502 20072571102550.251201710670171540.622
20082440157760.15520181087316071
0.677
20093103129140.240////
图1  2016—2018学术图书版权输出量与图书
版权输出总量对比图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21年  第05期61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21年  第05期
62
表3数据显示,2013—2015年,我国图书海外馆藏种数的绝对数量以及占新书出版种数的比例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而2016—2018年我国图书种类逐年上涨,但我国图书海外馆藏量的绝对数量以及占新书出版种数的比例反而出现了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与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种数逐年上升的趋势出现了反差。这个现象的出现,提示我们应该认识到除了要开展如何走出去、走到哪里去的问题研究,还要深思怎样能真正做到走进去。
二、现行学术图书科学评价分析
大众图书的价值可以从销售量、IP 运营深度以及市场反馈等方面进行考评。学术图书因内容具有专业性和受众具有特殊性等特征,学术图书评价是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交流及学术思想传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引导学术规范发展、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手段,对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4]其评价体系贯穿整个出版环节。科学、客观、完整的学术图书评价体系,是学术图书内容和质量的保证,是追溯学术图书走出去后是否能做到走进去的依据。因此,加强学术出版规范、合理地进行学术成果科学评价,对规范我国学术发展、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纵观我国学术图书的出版流程,学术图书科学评价问题亟待解决。
1.学术图书出版评价流程有待优化
英语课程标准
学术出版,是指学术作品经过评审、选择、编辑加工、印制,并向公众传播的专业出版活动,是专业出版的基本门类之一,代表一个国家学术研究和出版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学术著作一般为各类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项目报告和研究论文等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出来。学术著作的出版虽然按照图书出版三审三校的流程进行,但对作品学术价值的评审环节较为薄弱,虽然每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数量不少,但是作品质量的不确定性给学术出版走出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现有学术图书评价体系尚不成熟
学术图书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如图书销量、被引率、作者的学术地位、出版机构的
资质及品牌等。学术图书科学评价中,传统的同行评议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覆盖面窄、标准不一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学术图书用而不引现象较多,因此采用期刊评价中的引文分析方式去评价学术图书的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全面、客观地反应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价值有待商榷。另外,国内学术图书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只有南京大学创建的中文图书引文索引(CBKCI)。缺少如国外 Altmetrics、 Goodreads 这样的中文数据采集和聚合平台。在国外,书评、受国外学者的偏好(librication)、同行评审和引用数量是用于评估图书专著的主要手段,但是也可以利用非正式的读者反馈,如社交网站“Goodreads”中的读者对图书的评分可帮助评估图书更广泛的影响。[5]在国内做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少,尚没有形成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学术出版走出去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选题实现,如果单一地用针对国内市场的学术出版评价认知来筛选和衡量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图书和效果,很难打开国际市场。比如在没有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单方面认为,在欧美能有市场的选题一定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如武术、气功、中医等,这种“强势输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市场的实际需要,[6]会影响走出去的效果。随着我国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术图书的出版周期大大缩短,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全面、客观、及时地判断出学术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影响力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在实施学术图书走出去战略时,依托学术著作的科学评价结果有效选定走出去的学术著作,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国家形象、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的关键。
3.学术图书走出去影响力评价缺失
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推出各类项目支持并推动出版走出去战略,各家出版机构都在针对学术出版走出去做积极的尝试,纷纷建立了负责走出去项目的国际合作部、版权贸易部等相关业务机构,增加了负责版权贸易工作的人员,与国外相关出版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针对图书版权输出,国内每年通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丝路书香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版权输出奖励计划等项目,来
考查学术图书走出去的效果。事实上,学术图书走出去的影响力评价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因素较多,并非定性评议分析就可以进行合理评价的,其跟海外馆藏量、海外阅读量、引用率以及受众范围等因素密切相关,当然走出去图书的传播效果也与出版机构国际出版与运营能力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尚未构建起一套学术图书走出去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未来规划走出去战略、合理资助走出去项目。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助力学术图书走出去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出版业各方的努力下,出版走出去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世界出版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是版权输出大国,版权贸易常年保持顺差状态,2015 年美国版权贸易顺差为 7.6 亿美元。美国版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图书、音像、广告等贸易促进了美国出
版业、影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7]近年来,德国图书版权引进整体增幅不足 30%,但引进与输出比率较平均。[8] 2000—2018年,我国图书输出引进比逐年上升,但仍然处于逆差。
“没有学术出版的强盛,很难称得上真正的文化强国”。[9]因此,要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学术出版,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推动优秀学术成果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由此,迫切需要构建服务于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更为科学的学术图书评价体系,精准解决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的各种问题。至于夏水襄陵
1.优化学术图书出版评价流程,保障学术图书内容优质化
应正视单一的定量数据和同行评议的局限性,推行定量评价指标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制度,即在学术出版评价中发挥好定量指标的“参谋”作用,在实行“三审制”的基础上,将编辑室主任“复审”的部分职能交由同行专家来执行,由同行专家对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进行专业学术鉴审,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10]目前来说,这一制度虽然在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审稿中得以应用,但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11]从行业层面,在尊重学科特的基础上可将定量评价指标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推广下去,有效地保证评价体系的
公正性和权威性,从而确保学术成果内容的严谨性
和科学性。在此过程中,为了服务于学术出版走
出去,图书出版机构可以调整同行评议过程中中
外同行专家的比例,适当增加外国同行专家数量,
以期更好地捕捉行业热点,推动学术出版国际化
进程。
2.建立学术图书信息数据库,实现走出去内容垮桥
的精准推送
学术图书的评价较期刊而言更为复杂,单纯依
靠影响因子和被引率是很难准确评价的。在国内尚
缺乏就学术图书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专门建立
的学术图书科学评价体系。在支持学术出版走出去
项目的评审中,除了关注图书的基本信息,还应关
注出版单位图书翻译出版能力、版权输出及合作出
版合同签约情况、签约国外出版机构情况简介(是
否为输出国知名出版机构,出版机构基本情况)、
图书译者情况简介(是否为海外译者,海外译者基
本情况等),以及一些表征学术成果效果的因素,
这些信息的采集总体来讲以定性叙述为主,而非量
化表征,在项目评议过程中评审专家主观意识就非
常重要,量化指标的缺乏有可能会出现有些选题从
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量都不适宜外译出版
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由国家图书出版行业相关管
理部门构建统一的学术图书出版评价体系。根据数
据库的体系指标与走出去目标国家的诉求对比,寻
求二者相对较为吻合的书目进行海外推送,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在获取经济价值和实现社会传播方
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图书本身的特性、出版机
构的属性以及实施走出去外方出版机构关注的内容,笔者建议构建包含如表4所示信息的学术图书
数据库,除了增加外方在选择合作出版机构所关心
的国际出版能力信息,还要增进外方在引进图书版
权中所关心的图书要素指标:如图书读者人,图
书应用领域,图书市场销量等信息,在确定输出选
题时可以将数据库中相应信息与外方需求比对,实
现快速定位现有图书作品,实现走出去内容的有效
推送。但在我国目前图书管理数据库中鲜有此类信息,因此构建信息较为全面的学术图书信息库对促
进学术图书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21年  第05期63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21年  第05期
64
表4  学术图书信息库指标内容
序号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备注
1图书信息题目2字数3受众人表征使用范围的
广泛性
4应用领域5定价6销售册数7海外馆藏量海外影响8被引量9作者信息作者姓名10作者年龄11职称12学术地位13出版机构
信息
名称14员工数表示机构规模15国际业务机构工作
人员数代表国际出版能力16国际化编辑人数17海外合作出版机构数18
版权输出协议数
将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精准化走出去项目的选题推送,根据输出目标国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输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3.构建学术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价机制
在出版走出去战略实施10多年之后,随着逐年扩大的图书版权输出量,走出去的图书是否走进了国际学术场域,是否能够在海外产生一定的影响,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学术出版要获得有效输出,
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容送到海外,应以优质的内容、过硬的国际出版能力以及较强的海外市场运营团队做支撑,这也是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出版产业自身发展建设的目标。建议从学术出版机构的细分指标入手,如:国际机构设置数、国际出版专业人员配比情况、国际编译能力、合作的国际出版机构数、参加国际书展数量,已完成版权输出量、海外市场销售量、海外馆藏量以及图书被引量等,着眼于国际出版能力、海外市场运营能力等对学术出版走出去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构建学术出版走出去效果评价机制,真实反映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情况,以此为依据调整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政策及相关国家项目的管理,对整个出版产业发展都是颇具意义的。
四、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进出版走出去战略、提升文化软
实力的背景下,构建学术出版科学评价体系的迫切性比较强烈。我们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学术图书评价体系,在规范国内学术图书出版的同时,高效服务于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9]张娜.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现状、问题及对策[J].出版参考,2019(1):29-34[2]白中林.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与世界思想格局重塑[J].出版广角,2019(4):30-33
[3]王珺.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出版走出去——新闻出版走出去政策、项目情况综述[J].出版参考,2017(8):5-8[4]出版广角编辑部.学术出版的创新和评价[J].出版广角,2015(5):43
[5]姜春林.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研究进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2):228-235[6]芦珊珊.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差异化战略[J].编辑之友,2008(4):34-36
[7]王丽.版权贸易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经验数据考察[J].价格月刊,2019,(9):53-59[8] 谢琼,张欣.德国图书版权贸易现状及影响力研究[J].中国出版,2018 (11):69-73
[10]刘永红.关于学术出版的几点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2): 55-61
[11]谢曙光等.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2018:90-9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6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术   图书   出版   出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