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进展
杜丽娘慕还魂作者简介:张杰飞:(医疗纠纷论文1973-),男,湖南娄底人,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并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动因;研究进展
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强城市集聚效应的必由之路,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而要想顺利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将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藉此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一、基于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基于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对劳动力转移动因进行了拓展研究。卢万青和李未无(2010[1]着重考虑企业劳动力需求因素,修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为城乡收入差距,但沿海与内地收入水平不同,且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与高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所能提供的工资待遇也不一样,进而得出“民工荒”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但其基本沿袭了刘易斯-拉尼斯-高大权费景汉模型的缺陷:农业工资不变,外生给定城乡收入差距。姚先国和来君(我和我的班集体2005[2]认为民工到城市打工的动力不是简单的两部门工资差异,而应使用城乡生活效用差异来度量,同时,农民收入也会随农民数量的减少而提高,并以此修正刘易斯-咱们的退伍兵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发现,尽管两部门工资率仍然存在差异,但“民工荒”现象可能意味着均衡状况已经出现。但仍然是外生给定非农部门工资高于农业部门,没有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以内生决定部门间收入差距,进而深入解释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57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转移   研究   动因   农业   问题   城市   差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