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二讲(2)地区要素流动理论及其中国的经验(区域经济学-四川农业大学,谢彦明)

第三讲地区要素流动理论及其中国的经验
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区域内自有的要素资源及开发利用能力,而且还取决于区域外要素资源的流入,或者吸引外部要素资源的能力,以及输出要素的能力和途径。因此研究要素流动问题对于分析区域的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要素流动问题可以分为:劳动力要素流动、资本要素流动和技术要素流动
关于要素流动理论主要包括了新古典的要素流动理论和非新古典的要素流动理论(结构学派和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
新古典的要素流动理论已经在前面进行了分析,其结论认为要素流动可以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流入和流出地区都能够得到发展的收益。但这些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严格的条件下。
带锈防锈剂非新古典的要素流动理论通常对前提假定进行了更为现实的论述,他们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通过要素流动可以促使两地区都能够获得增长,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要素流动会导致增长差异持久化。
本次讨论主要对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
劳动力的流动问题
从发展经济学看,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早在50-60年代的工业化时期,西方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肯定这种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总生产率,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因此他们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加速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消除人口流动带来的障碍。但到了60-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人口流入的速度和规模远远大于城市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形成了所谓的城市病等诸多问题。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对早期人口流动理论进行了批评。认为,不受节制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它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日益加剧了城乡经济的不平衡,恶化了城市严重失业问题。因此,他们不赞成加速人口流动政策,主张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缓解城乡不平衡和城市劳动过剩问题。
关于乡-城人口流动(rural-urban migration)或劳动力转移(Labor transfer)问题,发展经济学有很多讨论。这里首先介绍发展经济学的一般性的讨论,再分析区域经济学的研究。
一、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1954年的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载于《曼彻斯特学派经济和社会研究》,1954年5月号,第139-191成为第一个讨论劳动力流动的模型。
(一)假定:
1.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前者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后者以传统的农业部门为代表。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依赖于农业部门提供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无限劳动供给成为刘易斯模型的关键假设条件。
无限劳动供给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载现行一个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即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具有完全弹性。
其原因:1。传统农业部门由于缺乏资本投入,土地有限下,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丰富,农业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必然非常低,甚至到零。在这种条件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很低,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这种生存收入决定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界线。
2.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等于农村的生存收入,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他的估计在30%左右。
3.农村劳动力具有流入城市寻工作机会的动机。
因此,在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模型中,假定了农业是以低生产率为特征,它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工业规模扩张时,就有流出的可能。当然这种流出,对于农业来说,也是有好处的,由于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业的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必要导致工业部门提高工资,
非诚勿扰 英国专场
由此劳动力的供给需求要素形成,工资水平也将随劳动供给增加而上升。
(二)转移过程
如图
如图,横轴代表劳动,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OA表示传统农业部门的生存收入,OW表示现代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它高于农村生存收入,表明劳动的供给曲线W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假定工业部门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资本是稀缺的,劳动是丰富的。根据边际订立,对于一项固定资本额,存在一条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为
D1(K1),它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给定的资本条件下,生产的可能性。
(三)推论
1.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惟一动力,其中资本积累包含了技术进步
2.当劳动力剩余消失时,农业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入相应增加,工业部门的劳动工资会呈现出向上趋势。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限劳动供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资本稀缺,劳动丰富,资本积累所产生的剩余归资本家所有。第二阶段,古典经济学不再适用,进入到新古典的经济学世界中,所有的要素都是稀缺的。
(四)问题:
1.无限劳动供给意味着伪装失业的大量存在,劳动边际生产率在较大范围中接近零。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农村生产率低,但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不可能存在零值的剩余劳动和伪装失业。
刘易斯认为,他所认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不是一个人时(a man hour)的边际生产率,而是一个人(a man)的边际生产率,其次,他的模型不依赖零值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只需要在现行工资水平上,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2.刘易斯的模型过于强调了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3.刘易斯的人口流动模型的假定,表明了工业部门的劳动和资本比例不变,即资本积累率与就业创造率同比例增长,资本积累越多,就业机会越多。事实上,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家日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采用,即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减少。
4.刘易斯的模型假定了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城市不存在失业,这一点不符合事实的。
二、拉尼斯-费模型
刘易斯模型仅仅表述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并没有描述农业的发展过程。这是拉尼斯-费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区分。
(一)模型假定
基本与刘易斯相同,略微不同之处在于不变的制度工资下,生产率仍然可以增加。
(二)推理
图A代表工业部门,这是刘易斯模型。在图中,横轴OW表示工业劳动,纵轴OP表示工人边际生产率和工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dpf与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SP’相交于P,决定工业部门的劳动就业为OG’。从刘易斯模型中可知道,劳动边际生产率取决于资本存量,资本存量的增加将会使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但拉-费模型中,除了资本积累之外,工业创新的强度和偏向也影响劳动边际生产率,当工业部门资本存量增加,创新强度增大,劳动偏向高事,工人边际生产率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随着资本积累和创新进步,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dpf移动到d’p’f’,进而移动到d”p”f”。
在这里劳动的供给曲线由两个部分组成;水平的SP’与上升的P’S’,P’为转折点。按照刘易斯的观点,一旦劳动供给曲线由水平变为上升,无限的劳动供给就终止了,劳动如资本一样变为稀缺要素,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就宣告结束。拉-费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但认为只有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时,这个转折点才能达到。
图b和c代表了农业部门。在图b中,原点位于右上角。横轴OA从右向左表示农业劳动力,纵轴OB从上至下表示农业总产出,ORCX代表农业部门总生产率或总产出曲线。这条曲线有两个部分组成;上凹的ORC,表示随农业劳动力增加,边际生产率递减;水平的XC,表示随农业劳动力增加,边际产品
等于零。从B中可以看出,AD数量的农业劳动力不生产任何农产品,从农业总劳动人口中转移出来,总产量并不减少。拉-费把这部分不生产农产品的劳动人口叫做“多余劳动力”(redundant labor force)。
(三)推论
阿拉木图宣言1.不变制度工资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总人口为OA,并假设初期没有工业部门,全部人口都在农业部门就业,还假设全部农产品由农业劳动人口消费。农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等于AX/OA,即OX的斜率表示。拉-费认为,只要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其边际生产率就低于平均收入,则假定农业劳动力获得的收入等于平均产品,在这个收入条件下,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拉-费将这个收入水平称为“不变制度工资”(constant institutional wage),因为它不是由市场力量而是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并且在剩余劳动全部消失前始终不变。不变工资由图B中的OX斜率表示,它等于农业人口的平均收入。
2.伪装失业
在总产品曲线上,R表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不变制度工资,即R点的切线与OX线平衡,拉-费认为在这一点之后的农业劳动力AP定义为“伪装的失业”(the disguised unemployed),因为他们
胆汁酸
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获得的不变制度工资。伪装失业包括两个部分: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劳动力,即上述的多余劳动力(AD)和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劳动力(DP)。拉-费认为多余的劳动是一种技术现象,它决定生产函数;把伪装失业看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它决定于工资水平。
barkhausen
伪装失业、多余劳动力和不变制度工资在图C中更为清楚地说明。在图C中,原点在右下方,横轴OA为农业劳动力,纵轴AN为农业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VUDA表示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它包括:负斜率部分VUD和水平部分DA,它与图B的总生产率曲线一致。当农业劳动力逐步增加时,边际生产率递减,而总生产率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农业劳动力增加到D点之后,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总产品保持不变。皮肤科学
3.劳动力流动的阶段
在图C中,SU’为不变制度工资线,它与横轴的距离等于图B中OX的斜率,即农业的平均产品。拉-费把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区域,即图C中的AD所示,这一阶段劳动力都是多余的。第二阶段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区域,这一阶段的农业劳动力为DP。第一阶段的AD与第二阶段的DP 加起来得到AP,即为伪装失业者。第三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区域,即图C中的OP。
按照拉-费假定,在第一、二阶段中,农民收入由非市场因素决定,它等于制度工资AS,不管劳动力
在工农业之间如何配置,不管农业劳动力是否转移到工业部门,这个制度工资始终不变,因此,第一、二阶段的工资线是水平的,如SU。但在AP数量的伪装失业者都是北工业部门吸纳后,劳动力转移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就不再等于
不变制度工资,而是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如图C中上升的UV线。拉-费认为,一旦进入第三阶段,农业部门就完全商业化了,工资水平就由市场力量决定而不是由制度决定。这样图C中的SUV曲线就成为农业劳动对工业部门的供给价格曲线,表明对每一工资水平从农业部门可以释放出来的劳动数量,如在AS水平上,可以释放出AP数量劳动力转到工业部门中去。
4.农业剩余和剩余劳动
可以看出,图B,当农业劳动者从农业转移出后,农产品剩余便产生了。拉-费认为农业总产品与农民消费之差称为农业剩余。这部分剩余是提供工业部门消费的。如果AG数量的劳动力被转移给工业部门,则JF数量的总农业剩余出现,表明总农业产出GF与农业部门自己消费的GJ的差额。
只要农业生产率不变,总农业剩余与转移劳动量就存在密切关系。在第一、二阶段中,总农业剩余是由直线OX和总生产率ORCX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如在F点,总农业剩余为FJ,在K点,总农业剩余为HH’。但是在第三阶段,安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高于不变制度工资,所以,提供给工业部门的总农业剩余要小于这个垂直距离,如图B中OUQ与总产出曲线ORCX之间的距离。
平均农业剩余被定义为撇出的农业劳动力的人均总农业剩余,如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总劳动力为AG,总农业剩余为FJ,平均农业剩余等于FJ/AG。在图C中,SZO表示平均农业剩余曲线,它表示在劳动转移的每一数量上可以得到的平均农业剩余。如当劳动转移数量为AD时,平均农业剩余为YD,等EC/AD。
平均农业剩余的变化规律为:在第一阶段,由于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转移任何数量的劳动力,不会减少农业总产出,因此,这个阶段的平均农业剩余等于制度工资AS,在图C 中,它表示平均农业剩余曲线与不变制度工资线SZ重合。这就类似劳动力自带口粮参见工业建设,这份口粮相当于他们在农村消费的平均产品,平均剩余曲线位于不变制度工资曲线的下方。由于在第二阶段中,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数,当劳动力转移时,总产品就会减少,如图B中下降的总产品曲线。由于剩下的农民消费与以前一样,所以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农业产品就不足以按制度工资来供养工业的劳动者。当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三阶段时,农业如工业一样商业化,农民的工资由市场决定,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如UV曲线,农业劳动者目前的消费的农产品高于制度工资,结果,供工业部门工人消费的农产品更少,平均农业剩余下降比前一个阶段更快。
在拉-费模型中,农业剩余对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影响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从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速度和劳动力转移速度。
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平均农业剩余等于不变制度工资,因此农业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不会产生粮食短缺问题,从而不会影响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在图A中,劳动供给曲线在第一阶段是水平的,它与横轴的距离OS即工资水平等于农业部门的制度工资AS
当劳动力转移到第二阶段中,平均农业剩余就低于制度工资,这意味着提供工业消费的粮食不足以按制度工资满足工人的需要。结果,粮价上升,工资上涨。劳动供给曲线是上升的,如图A的P’X’。在这里,拉-费认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界处D称为短缺点,表明平均农业剩余下降到制度工资以下时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短缺的开始。
在农业剩余劳动,即伪装失业全部被吸收到工业部门就业以后,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三阶段。根据拉-费模型,伪装失业的消失标志着不发达经济进入商业化时期。他们将第三阶段的起点(图C中的P点),称为商业化点,表明农业开始资本主义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5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劳动   劳动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