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趾)屈肌腱炎和悬韧带炎畜牧知识库

指(趾)屈肌腱炎和悬韧带炎畜牧知识库
最新历史版本 :指(趾)屈肌腱炎和悬韧带炎 返回词条
操尚银编辑时间:02-22 09:32 历史版本: 上一历史版本
内容长度:8905 图片数:4目录数:4
修改原因:全文编辑
指(趾)屈肌腱炎和悬韧带炎(tendinitis of the superficial and deep digital flexor and suspenso- ry ligament)是指(趾)浅屈肌腱、指(趾)深屈肌腱和悬韧带的炎症,是四肢主要常发病之一。马骡的屈腱炎多发生于前肢。三条屈肌腱中单一发病的较多见,有时二、三条腱同时发病,尤其是指深屈肌腱的上翼状韧带发病率最高,并主要多发生于挽马和驮马。而指浅屈肌腱则次之,悬韧带炎就更少些,此两种腱炎常见于骑马和赛马。牛则多发生后肢的指深屈肌腱炎,常是一后肢发病。
指浅屈肌腱:起于臂骨内上髁及桡骨掌侧面骨嵴,至腕关节上10cm处形成腱质,并在腕上方
有上翼状韧带,在系关节处有指屈肌腱鞘,其一部分下降抵止于第一指骨远端与第二指骨近端。本腱有屈腕和指关节、制止冠关节背屈、支持球节达到适当的下沉及辅助悬韧带的作用。因此,二者往往同时发炎。 d201
指深屈肌腱:起自臂骨内面、桡骨后面及肘突的内侧面,在腕关节上方8~9cm处变为腱质,至大掌骨后上方分出上翼状韧带,下行穿过指浅屈肌腱的指屈肌腱鞘,经过第三指关节籽骨的屈腱面抵止于蹄骨后面的屈肌面。该腱有屈指关节与支持蹄关节的作用。此腱的活动与球节角度的开闭变化有关,即球节高度开张时,该腱最紧张,球节下沉角度变小时,则深屈腱弛缓。牛的指深屈肌腱至系关节上方分为两支,分别止于内、外侧指的蹄骨掌侧面后缘。
悬韧带:起于大掌骨近端后面,在大掌骨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两支,固定第一指关节籽骨,然后沿系骨内外两侧向前下方斜行与指总伸肌腱汇合,止于蹄骨伸肌突。其作用与指浅屈肌腱同样能支持球节。该韧带与籽骨及其诸韧带密切联系,为此,悬韧带炎常并发籽骨炎或籽骨骨折(图1)。牛的悬韧带含有肌纤维,特别是幼龄牛。因此不能持久站立。
图1  马前肢的伸腱及屈腱模式图 1.桡侧伸腕肌腱2.腕筋膜的加强腱索3.指总伸肌腱4.悬韧带 5.悬韧带的伸腱支6.指浅屈肌腱的桡头7.指浅屈肌腱的腕头 8.指伸屈肌的腕头9.指伸屈腱 10.指浅屈肌腱11.籽骨掌韧带
上述前肢的三条屈肌腱,当动物处于站立时,负重肢的各指骨位于侧方指轴的直线上和各指关节方向一致时,三条屈肌腱同处于自然紧张状态,球节保持在正常位置上。随着动物的运动前进肢势的改变,当肢开始负重在压力增加的影响下球节明显下沉,一、二指骨几乎呈水平位置,此时,指浅屈肌腱和悬韧带负重最大,也最紧张,而指深屈肌腱则处于弛缓状态。随着肢体的继续前进运动,在负重肢即将离地的前阶段,各指关节伸张,一、二指骨呈垂直位置,肢体向前倾,球节峻立,此时,指深屈肌腱因负重而最紧张,同时,指浅屈肌腱和悬韧带处于弛缓状态。因此,骑马、赛马多发生指浅屈肌腱炎和悬韧带炎,而挽马、驮马则多发生指深屈肌腱炎(图2)。 
图2  马的前肢屈腱负重模式图 A.站立负重状态B.运动支柱期球节下沉对冲击的弛缓阶段 C.运动支柱期球节峻立,各指关节开张阶段 1.指浅屈肌腱2.指伸屈肌腱3.悬韧带曲线表示屈腱弛缓状态
(一)病因
(二)症状
(三)
(四)预防
(一)病因 回目录
马、骡和役牛的屈腱炎是一种使役性疾病,由于使役性质不同所引起各腱的发病情况也不同。一般说来指屈肌腱炎可由内外双重因素引起。
外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使役与管理。例如挽驮重载,在深水泥淤的水田里耕地,或突然持续性的长时间飞跑,以及跳跃障碍物,特别是在泥泞或不平的道路上激烈的强度使役,使屈肌腱反复受到超生理机能范围的活动,引起腱纤维或部分腱束的断裂。有时也可能发生于偶然的挫伤、踢伤或邻近组织(如腱鞘炎)炎症的蔓延。
内因,马骡的腱质纤细,肢势不良(起系或卧系),蹄踵过低以及装蹄不当,铁尾过短、
过薄等;牛则主要因为后肢蹄的角度明显地低于前肢,故在挽曳时后肢的趾深屈肌腱高度紧张。在畜体本身存在内因的基础上如与外因相结合,加之使役的情况不同,则每个腱的过度紧张与弛缓的程度也不同,故不可避免地致使某个腱的组织受损伤而导致发病。
(二)症状 回目录
母语迁移指浅屈肌腱炎:各类役畜都有发生,比较起来,骑马和赛马较多见。
指浅屈肌腱炎根据发病部位共分四个类型:一种是全指浅屈肌腱的腱纤维破裂,纤维破坏严重时呈乱麻样,沿腱的长轴弥散性肿胀(图3);第二种是发生在籽骨的上方,局部腱束断裂,局限性肿胀,常能摸到断端的间隙,病久形成坚硬的瘢痕组织,有时与指深屈肌腱粘连,呈球状硬结(图4);第三种是发生于系骨侧方腱附着点附近的炎症,在系骨两侧呈斜长形索状肿胀,该处炎症的预后多不良;第四种发生于腕上的上翼状韧带(在桡骨下三分之一内后面),开始形成拇指粗的肿胀,以后在其附近出现弥散性肿胀。以上几种炎性肿胀,病初指压患部均有剧痛和温热。病畜在站立时,患肢以蹄尖着地,球节屈曲(上翼状韧带炎症时,腕关节、系关节屈曲)。运动时,表现中、轻度支跛,仅在上翼状韧带炎症时出现混合跛行,跛行的时间较长,为了避免屈腱紧张,球节不敢背屈,快步时常猝跌。
图3  指浅屈肌腱炎(全腱肿胀)
图4  指浅屈腱炎(籽骨上方肿胀) 
原子核物理学
多数病例因不当转为慢性,由于腱的再生,增生坚硬的结缔组织。此时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损伤的腱组织仍不能恢复原有的弹性,抵抗力减弱,容易再发。对此病畜应注意使役。
指深屈肌腱炎:常发病的部位有三处,发病率比较多的是在掌后上三分之一处的上翼状韧带;其次是在掌的中部;还有系骨的后面。一般急性炎症的初期,患部突发柔软的或捏粉样的肿胀,温热、疼痛。病畜站立时,为了减轻患肢的负担,将患肢伸出置于前方。运动时表现重度支跛,仅上翼状韧带炎时为混合跛行。
慢性经过时,跛行不甚明显,多在快步运动时才能出现。患部由于结缔组织增殖而硬固,无热痛,呈结节状,有时腱的肥厚处类似假骨,永不消散,由于瘢痕收缩使腱缩短,因而引起腕关节及指关节的腱性挛缩,表现腱性突球(滚蹄)。
水牛、役牛的趾深屈肌腱炎,主要发生在后肢的趾深屈肌腱,患病部位多在跖下部以及系骨的后面,其临床症状基本与马相同。
悬韧带炎:骑马、赛马往往与指浅屈肌腱同时发病,有时并发籽骨骨折,有时亦单一发病。发病部位主要多在籽骨上方分叉处的一支或二支,并在分叉处常发生断裂。病初在球节上方两侧出现肿胀。严重时,常发生大面积的弥散性肿胀,温热疼痛,指压时残留压痕。病畜站立时,半屈曲腕、系关节,并伸向前方,保持系骨直立状态。运动时呈支跛。
慢性经过时,肿胀变硬。X线检查患病韧带局部可见岛屿状骨化,悬韧带肥厚,但跛行不明显,只在运动中出现猝跌。临床检查时,应注意与籽骨炎和籽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蟠尾丝虫引起的悬韧带炎为慢性炎症过程。患部呈结节状无痛性肿胀,有时浮肿。有的病例形成小脓肿,内有虫体。经过良好的病例,患部钙化,增生纤维组织,韧带粗而厚,表面凹凸不平。
(三) 回目录
除了按照腱炎的常规外,应注意不同腱炎的装蹄疗法。
指深屈肌腱炎:原则上加大蹄的角度,以侧望与指轴一致为标准,适当切削蹄尖部负面,装厚尾蹄铁,抑或加橡胶垫。蹄铁的剩缘、剩尾应多些,上弯稍大些。
悬韧带炎:原则上使蹄的角度略低于指轴为标准。悬韧带分支发生炎症时,轻度切削发炎侧蹄踵负缘,但要求蹄负缘的内外应当等高。
指浅屈肌腱炎:基本根据悬韧带炎的装蹄疗法。
(四)预防 回目录
“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降低屈腱炎的发病有着重大意义。在预防腱炎工作中,应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建立健全使役管理制度。
音乐ic1.对不满两岁或不老实的马、骡、役牛,以及刚刚拉车和病后体弱的牲畜,必须注意使役,防止载运过重和激烈奔跑,特别道路不良时更应当注意。
2.在农村应注意对役畜的削蹄工作(不挂掌马的削蹄,小马、骡以及役牛、水牛的削蹄)要正确适时,正常的装蹄,使肢蹄经常保持正常的肢势和蹄的角度,这是预防屈腱炎的关键问题。如果肢势和蹄形不正,都应当及时的进行矫形装蹄。
3.在偶然剧烈使役之后,估计有可能发生腱炎时,应当因地制宜的利用河边、水池,把牲畜牵到水里进行脚浴。
4.养马、骡、役牛较多的单位,应建立槽头和车上、田间检查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对慢性腱炎应注意使役、管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3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5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肌腱   韧带   使役   肿胀   球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