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3牧童短笛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人口增长率怎么算乙二醇单丁醚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写的钢琴独奏曲,创作于1934年。全曲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生动,具有田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特。《牧童短笛》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加了变奏。巧妙的复调手法使它别具一格。它是驰名中外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在欣赏歌曲或乐曲中,能独立理解歌曲或乐曲的大意,就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在这方面我将尽量弥补。我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打心底里喜爱音乐,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的习惯。
chinese农村ree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为乐曲划分乐段。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音乐的情绪进行分段,并根据作品速度和情绪的变化理解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2)理解乐曲的“加花”并了解“复调”手法。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3)通过欣赏乐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3、情感目标:通过唤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通过网络了解有关作品的时代背景、流传情况,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培养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用钢琴为同学们演奏一首乐曲,你能为乐曲起个名字吗?(老师演奏的同时,大屏幕播放课件,展示牧童骑牛、吹笛子的动画。)教师对学生起的名字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简单小结,然后用大屏幕出示课题。
学生回答:《牧童之歌》、《牧童》。
创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
二、欣赏《牧童短笛》
  (一)完整欣赏,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及动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并熟悉乐曲的旋律。要求学生带着屏幕出示的问题进行欣赏: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哪两个乐段基本相同?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随时加以适当的引导。师生讨论后小结:乐曲是用钢琴演奏的;全曲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基本相同。
欣赏完毕,学生接收到教师机屏幕上的信息后在电脑上输入自己所想到的答案。
学生带着问题初听,能促进学生认真感受音乐,对乐曲旋律有个完整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能力。
2、学生初听乐曲以后,教师向学生概括介绍作者生平及有关作品的时代背景、流传情况。并让学生在电脑上浏览老师提供的网站:
www.libnet.sh/music
矿业114
让学生在电脑上浏览老师提供的网站。
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段欣赏,启发想象。
 
 
1、播放课件,欣赏乐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假如用颜表示,你会选择怎样的颜表达这个乐段的音乐?”然后师生共同小结:乐曲的第一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速度适中,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上下两个声部的旋律此起彼伏,相互映衬,似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十分悠扬动人,似见山清水秀的田野间有两个牧童骑牛吹笛,怡然自得。 
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出示的牧牛组图中,选择与本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最相近的一幅作品,并说说两者的联系。在调板上选择一种颜表示这段音乐的情绪。 
 
 
 
 
 在音乐的感召下,学生情趣盎然,带着问题在思考,带着问题在聆听。
 解析法
 
 
2、老师用钢琴弹奏乐曲的第一乐段,要求学生注意聆听左右手同时弹出的旋律。老师小结:两个生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就叫做“复调”音乐手法。这首钢琴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复调的手法。右手弹的是主要曲调,左手弹的是呼应答腔的曲调。
学生注意聆听老师左右手同时弹出的旋律。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段音乐的。(有人理解为一个牧童吹笛,另一个牧童呼应;又有人理解为一是笛声一是远处的回声;还有人理解为笛声与心声的呼应,都表明音乐的意境耐人寻味,含有质朴的生活音韵。)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见解。造纸分散剂
3、指导学生用竖笛吹奏第一乐段的主旋律。然后老师用钢琴弹奏副旋律,学生吹奏主旋律,进一步感受《牧童短笛》的复调特点。
学生吹竖笛,并与老师合作。
通过竖笛的表演,使学生对音乐音响的认知有了提高。活跃思维,鼓励创造。
4、播放课件,欣赏乐曲的第二乐段。老师引导:“音乐又变得怎样了?(情绪变得欢快了)想想小牧童的心情怎样?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引导。师生小结:第二乐段旋律活泼、流畅,把牧童嬉戏、玩耍的高兴劲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同时也与第一乐段抒情性形成对比,强调了欢快的情绪。
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出示的牧牛组图中,选择与本段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最相近的一幅作品,并说说两者的联系。在调板上选择颜代表这段音乐的情绪。请学生谈谈感受。
引导学生整体参与和相互合作,并在尽情展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5、播放课件,欣赏乐曲的第三乐段。老师引导:“
第三乐段音乐又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与第一乐段对比有何异同?”请学生选择颜代表乐曲情绪并谈感受
。师小结: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音乐显得更加流畅、欢快。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高音区上,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感觉。
学生选择颜代表乐曲情绪并谈感受。
  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采用综合式的教学课型,避免欣赏单一的课型,充分运用多媒体、器乐辅助教学。
6、比较一下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有何异同。老师用钢琴示范演奏这两个乐段的片段音乐。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学生领会乐曲的第三乐段运用了“加花变奏”。
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变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我要学”。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牧童短笛(钢琴独奏)
乐段    曲式结构    图示    情绪      速度      手法
第一乐段      A            优美      中速        复调
第二乐段      B            欢快      快速
 
第三乐段      A          抒情      中速稍快    加花变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音乐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本节课的设计体现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如在课题导入时,设计了让学生为乐曲起名的环节;在欣赏过程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通过多媒体电脑,用多种方式(选图画、选颜、写留言、绘画)表达出来。同时注意了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采用综合式的教学课型,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乐器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实现了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过程。
教学反思
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充分认识“科技兴教”是改革主流,认识到教育与科技、信息相结合是创新、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主要途径。本节课的教学地点设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因此对教师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课前自制了《牧童短笛》课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堂音乐欣赏课,从情境、情感入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4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音乐   乐段   乐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