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练习: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
1.(2016·北京西城调研)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郡县制
——
二级制社会调剂是什么意思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
东汉末期:州——望甜——
二级制
三级制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解析 材料表格中汉朝地方实行以及秦朝比较,说明汉承秦制,故A项正确;秦以前就有郡县制,故B项错误;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说法不符合题干表格中信息,故C项错误;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在郡县基础上增加州,并没有本质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广东肇庆质检)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解析 秦代郡县长官权力较大,而宋代地方事权分化,权力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强化,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主要是处理中央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地方行政区划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地方事权分化,表明地方实权削弱,故C项错误;地方分权的威胁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
for seal
答案 A
3.(2015·湖南永州三模)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解析 地方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武将拥兵自重现象已经改变,故A项错误;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中央扼制了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北边患的威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事权分割,但没有反映出冗官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江苏南京、盐城质检)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行省收取税赋除一部分留作地方备用,其余都上交中央,可见它是地方的最高机构,代表中央治理地方,故A项正确;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行省与都省的制衡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行省有收税的职权,并不能体现它是收税的专门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6·广东深圳模拟)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解析 解读题意,在地方设立行省,维持复杂的局势,大量任命官员,使行省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权力,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涉及选官,故A项错误;行省不局限于边疆,钳制边疆地区片面,故C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减少财政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6·山东临沂质检)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治理与善治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解析 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故选A项。
答案 A
7.(2016·广东揭阳测试)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解析 首先判断,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然后依据所学知识,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最后由材料得出,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卓小勤”“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16·安徽淮北质检)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解析 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由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权制衡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5·浙江温州三模)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朝代的中枢机构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二府三司制。图片中三司、枢密院和参知政事是北宋为加强君主专
制,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的表现,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6·湖北名校联考)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
A.公天下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解析 汉朝的革命主要是实行察举制,实现了选贤任能,改变了汉以前的世卿世禄制,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6·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并非专为世家大族设置,并非只重门第,而且对于人才的挑选标准,仍有不少是承袭察举制度的方式,也就是须要依据乡里的清议来评断,所以说是乡论余风,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6·四川绵阳质检)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
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  )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解析 以官举士、择优选拔与汉代察举制有关,故A项错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网络节点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性,故B项正确;科举制注重考试成绩,不是品德惟上,故C项错误;隋唐科举制并没有是自由报名,有一定限制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13.(2015·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效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1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4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高考后的大学
下一篇:自考手册
标签:地方   制度   材料   权力   机构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