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铁骨铮铮”的品格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第37卷第4期
2019年8月Vol. 37 NO. 4
Aug. 2019周易论文
论孔子“铁骨铮铮”的品格
徐春根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 要:孔子续创了源自邃古及夏商周(西周)三代的仁学思想,且使之更为深邃和系统化了,孔子拥有“无
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视不义之富贵为浮云、虽天下淆乱大道不行而仍然能够不坠青云之志等“铁骨
铮铮”的坚毅人格晶质。孔子认为具备刚强、坚毅的晶质本身即近于仁德或曰仁人,这显然是把人的刚毅晶格
直接定义为人之为人的重要内容或重要构成要素。孔子“铁骨铮铮”的坚毅人格操守流传至今,有其特殊的启 迪价值。
关键词:孔子;铁骨铮铮;晶格;道;信仰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孔子人格特征的主调 似乎是温文尔雅、怯懦软弱。如何评价一般人的 这种惯常印象?这或许可以有诸多视角,譬如,
历史的视角,政治的视角,宗教的视角等。
在《论语•学而》中,子禽与子贡之间有一 段著名的对话,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剖析此段对
话,略窥孔子人格特征之大概、藉此判定上述人
们惯常印象是否符合实际: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
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与?” [1]13
孔子弟子子禽问同样是孔子弟子的子贡:
“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预闻其国之政事,这是
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告诉他的呢? ”子
贡回答道:“我们夫子是因为具有温和、良善、 恭庄、节俭节制、谦虚礼让的人格,所以世人乐
于与夫子分享各国的政事。我们夫子知悉各国政
事的方式,总该是异乎常人吧? ” ®
收稿日期:2019-02-22
雅兹迪人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庄子价值哲学
研究》(GD11XZX03) ; 2017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 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儒释 道与客家文化关系研究》(17KYKT14)。
作者简介:徐春根(1964-),男,江西吉安人,教授,主要 研究方向:中国先秦哲学。
文章编号:]006-642X (2019)04-0031-07
子贡,孔子称之为“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并被后世誉为孔门“十
哲”之一陈而就是这样一位哲人、孔子的高 徒,认为自己的老师孔子是:温、良、恭、俭、
让。应该说,这种评价是较为中肯或接近实际
的。从逻辑内涵及逻辑推导角度上看,从孔子 温、良、恭、俭、让这一前提出发,完全可以推
导出孔子温文尔雅这一结论,或者说,温文尔雅
的人格特征完全包涵在温、良、恭、俭、让的品
格之中,此点应无疑义。但是,如果由孔子的温
良恭俭让这一前提,推出孔子怯懦软弱或柔柔弱
弱,那么,这在逻辑上是推不出的,于理,也说 不通。
孔子以温良恭俭让为人处世,这非但不是怯
懦软弱,而反倒是自信、内心强大的表现。事实 上,从古至今,只有那些高度自信的人,才能遇
事温和、淡定柔和、身段柔软;只有那些心胸开
阔、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才能悲悯生,
真正具有慈悲、良善的情怀;也只有那些具有博 爱、谦虚、尊重生命的人,才会凡事谦虚礼让、 虚怀若谷、懂得尊重他人。而只有那些充满自
信、胸怀天下、有担当、隐忍、礼让、仁民爱物
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圣者。
道家始祖老子强调“上善若水”(《道德
经• 8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
①此
段译文,参考了钱穆先生的译文,但也有自己的发 挥,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先生的翻译。[1114
32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9年8月
之”(《道德经•49章》),把慈、俭、不争之德当成有道之人必须保有的“三宝”(《道德经•67章》),认为人生真正的强者,属于那些能够战胜自己①而能“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16章》)、像水一样能够放下身段而“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8章》)的人。在老子看来,恰恰就是这样的人,反而能够“几于道”(《道德经•8章》),即接近大道或曰能够领悟大道之真谛。
显然,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与老子推崇的“上善若水”、慈柔、不争、谦让的品德,有着深层的一致性。这也反映了真正的圣者,在道德认知与修为上,应是具有相似或相通之处。
三个一切根据这样的分析,人们如果仅仅从其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征出发,想要认定孔子为人怯懦软弱,那绝无可能,也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我们通过仔细研读经典《论语》及相关典籍,实在无法到孔子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怯懦软弱的蛛丝马迹。与之相反,我们倒清晰地发现,孔子有着“铁骨铮铮”的刚毅不屈的品格,其所奉持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不行,乘檸浮于海”等人生信念或道德信条,
乃是孔子人格特征的主调,而且,他的这种可谓之君子品格的人格操守,流传至今,始终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无论在生活或事业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乃至屈辱,都能百折不挠、生生不息、奋斗不已。我们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众所众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即是“仁”,“仁”是其孜孜以求的价值高端。“仁”的实质是什么?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显然,“仁”的实质是一种“公心”、爱人之心,依照中国哲学史学者劳思光先生的诠释,即是“人己等视”、“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此一境界自是一自觉境界,不假外求,不受约制,故孔子又即此以言自我之主宰性。”[3]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或人之存在与仁或仁德应该是同一的,即所谓“仁者人也”②。“仁者”,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5],仁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灵魂或主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仁德仁心,那么至少这个人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了。孔子曾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侑》)又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一个人失去了仁德仁心,人或文明人的标志即礼乐等类,对于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或意义呢?而且,不仁之人,人们如果责备、厌恶他们太过,反而会滋生社会纷乱、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孔子坚定地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嘶•卫灵公》
在孔子眼里,志士仁人,不会为求生、贪生而伤害仁德,却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别无选择的时候,可以奋不顾身、直至牺牲宝贵的生命,也要成就、捍卫自己的净除私累之洁净的仁厚境界。
就个人行动而言,孔子也是说到做到,绝不为了苟且偷生或为了虚名而损害自身的仁德之道心。《史记》载曰: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狙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驛(驛:古通“释”,释放)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6]56
根据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考证,上述事件大概发生在孔子47岁那年③。此时的鲁国,“君不君、臣不臣”④,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而实际上,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控制着鲁国的国政,即所谓“陪臣
①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81
②《中庸》引孔子言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141
③钱穆先生在其著作《孔子传》写道:孔子年42,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171
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第37卷第4期徐春根论孔子”铁骨铮铮”的品格33
执国政”①,整个鲁国的大夫及以下的家臣皆僭越正道,毫无循礼爱民的仁德之公心。如果此时孔子接受某位专横跋扈的所谓大夫或大夫之家臣的邀请出来做官,那无疑是为虎作佞、助纣为虐,只会为以阳虎为首的贪婪暴虐之徒的专断、骄横涂脂抹粉,也必将损害自身仁德之节操,为天下人所厌恶、耻笑。因此,孔子拒绝出仕,绝不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高洁的仁德,退而删修诗书礼乐,并设帐授徒,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
孔子有高官不当,有厚禄不享,为了保持自己高洁的仁德品质,而宁愿忍受清贫,这种品质,我们除了用“铁骨铮铮”来描述,还能到更为贴切的词汇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孔子的自我期许及对普天之下“志士仁人”最为一般性的期许。但是,
作为一个士人或读书人,在没有获取高官厚禄的情形下,必须面对物质资源异常匮乏的窘境,此时如何自处、如何安身,便特别能考验一个人的涵养、定力或节操。
就孔子而言,即便地位卑微、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其“铁骨铮铮”的品格依旧坚定,而没有丝毫的动摇。此即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凋)也”(《论语•子罕》)。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一次去到郑国,“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状其貌曰“累累若丧家之狗”[q569o孔子在宋国时,还曾遭受宋国重臣司马桓蹩的追杀②,历尽艰辛、险象环生;“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穆(藜蒿之羹,没有米粒)”,真可谓九死一生。《论语》载曰: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11357卫灵公只关心军旅之事,其本意也只是关心开疆拓土问题,对于仁道、恢复周礼、化解民生疾苦等事项则毫无兴趣。于是孔子离开了卫国。孔子与弟子一行人等在陈国绝粮断炊,大家都生病了,可谓贫病交加,有些弟子免不了有怨言、牢骚。性子刚烈、耿宜的子路就颇为不悦,问孔子:“堂堂君子也会流落到如此这般困窘的田地吗?”孔子答道:“君子固亦有穷时。但小人一旦穷困,便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放滥横行To”君子固亦有穷时,但君子安贫乐道,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孔子面对物质资源异常匮乏、生活陷入窘境时的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孔子看来,富贵乃人之所欲,人之常情,其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获取、追求、以什么样的态度或心态去对待富贵。《论语》载曰: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富贵可以满足人的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应该说自有其价值,此点无可否认。但是,人生天地之间,最可宝贵者,乃在于人的精神、在于人的仁德品质。孔子认为,如果富贵的获取,违背了正道、违逆了仁德的起码要求,那么,此种富贵,人们不应眷恋,因为通过不正当渠道所获取的富贵,犹如镜中花、空中浮云、梦幻泡影一般,很容易消散,这种富贵非但无助于人之为人的本质的形成与巩固,反而有损于自身仁德品质。
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君子,如果失去了仁德,那就不是君子了!真正的君子,无论富贵穷达,无论居于何时、身处何地,匆忙急促也罢,困窘奔波也好,都要固守、拱卫、乃至践行自身
①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贝0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
有道,则庶人不议。”朱熹注曰: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政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则其失之愈速。[8]223
②《览语•子罕》: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史记》: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蹩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蹩其如予何!”[6]569
34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9年8月
的仁德。
一般情况下,舍贫穷而求富贵,是为入情入理。但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乃是孔子异常之思,是其“铁骨铮铮”品格的生动表现与杰出之处。
后世战国时期的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气概叫显然与孔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的“铁骨铮铮”品格一脉相承。
寡头垄断令牌桶三、道不行,乘檸浮于海
孔子“仁以为己任”,捍卫仁德,矢志不渝,誓死不屈,死而后已②,铮铮铁骨,感天动地。
体现孔子“铁骨铮铮”人格特质的,最为基本且具有浓厚信仰彩的,还在于其对于大道的信仰、追逐与坚守上。我们试看孔子有关“道”的几则叙述: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
子曰:“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
三国时期何晏等释“志于道”曰:“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1°]
“道”,宇宙之正道,高远而深妙,通过自己的感官无法体察其内质。与孔子同时代、年龄略长于孔子的思想家老子亦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30章》),又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德经•21章》);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老子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经•30章》)。显然,孔子与老子思想中的“道”,在本质上相通一致。
孔子“志于道”中的“道”或曰大道,既然与老子思想中的“道”,有着共同或相通的义涵,那么,孔子心中“道”的义涵,无疑也是指万物运行或万物创生之原动力,同样也是道德价值或社会正义的源泉,或直接就是社会正义或真理本身。关于此问题,可见《论孔子的“出世”情怀》叩一文。
孔子对于大道求索的痴迷或迷恋劲儿,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显然,“道”,在孔子的心目中,乃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其地位的重要性、至尊性,甚而超越了自己的身。孔子甚至认为,生而为人,如果了悟了大道之真谛,那意味着没有白来世间走一遭,即便为大道献出性命,也无怨无悔。
王蒙先生对于孔子“闻道可死”说,做了非常独到的阐释,他说:“……大道,有时是道德概念,有时是哲学概念,有时是神学概念……但是此处孔子的朝夕之说中,表达了孔子的一种终极关怀、信仰激情,他认为,道比生命还要宝贵,甚至可以说,这是《论语》中唯一的一句带有神学彩的名言。”[12]
显然,孔子“闻道可死”说中也内在地蕴涵其对于大道信仰的坚定不移。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外在的王侯将相、公卿大夫、三军主帅等人爵③,在孔子看来,那都不过是身外之物,人之为人,最为重要者在于超越性的信仰;人一旦有了超越世俗的信仰,便意味着理得、心安,人才能活得飘逸逍遥自在,而不会为世俗利欲所役使、成为外物的奴隶。有鉴于此,孔子曾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朱熹注曰:“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
①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③人爵异于非天爵。《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第37卷第4期徐春根论孔子”铁骨铮铮”的品格35
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朱熹又引程子曰:“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即0程朱以人之衣食为外,而人之心欲求道、志于道更为内在、根本。人之为人当然应当固本强基,衣食乃只是人之附着尔,不能视之太重,否则,舍本逐末,人必将陷入恒久的痛苦不能自拔。所
以孔子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子路》),即此之谓也。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或大道,运行于社会人间,核心在于一个“公”,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孔子毕生的心愿与努力,就是要促成大道畅行于天下—
—当今我们呼唤公道、强调要有主持公道之所之人,或导源于孔子。如果客观社会条件不允许,大道或公道不能畅行于世,那么孔子也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决不会背道而行而蝇营狗苟、同流合污。《论语》载曰:
子曰:“道不行,乘檸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当代学人李泽厚先生释之曰:“这是孔子和儒学的道家(退隐)面。至苏东坡还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著名词句。不过海上难居,多半退隐山野、水边。后世诗文山水画中的渔樵与半角草堂中的儒生(读书人)常相映成趣。他们与大自然(山水)似乎就代表着、象征着永恒。它们是中国人的本体符号。”[12]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评述的,孔子“道不行,乘椁浮于海”思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读书人倘若不得志于官场而仍然能够纵情于山水田园,仍然能够在人与自然的灵性相通中体味平凡生活之美、乃至于平凡中进行美的艺术创造。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有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或许李先生并没有注意到,除了从字面上去理解孔子“乘椁浮于海”这一说法外,我们还可以借用佛教“表法”的概念,即“乘椁浮于海”除了具有表面具象坐实的纵情山水意思外,更重要的,它还表征着或意指过一种体制外的平凡生活,譬如考察研究、私人讲学、治学、文化创作等。
根据历史上的事实情况看,孔子在野或退隐时期,并没有消极沉沦,反而以极大的勇气周游列国以总结、构创、传授、传播其仁学思想体系,以及潜心于经典的修订、删繁就简、注释等编辑工作,并以这样那样的形式赋予其新的义涵—
—个自成体系的儒家学说,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得以诞生。[13]
据此,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自己都认为“道不行,乘檸浮于海”需要勇气,而且需要像其弟子子路那样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那样的勇气,原因在于,大道不能在体制内实行,但是,又不放弃对大道的信仰、追求,这显然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大的代价、做出更多的牺牲,就像唐代高僧、被鲁迅誉为“中国的脊梁”①的唐玄奘,在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支持和帮助的情形下,毅然信念坚定,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惧生死的精神,只身混杂在流民之中,越过边境,深入茫茫西北大漠、戈壁,翻过崇山峻岭,行程五万里,经历艰难险阻,终于抵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佛经②。从这个角度分析,天下大道不能实行而孔子毅然选择“乘椁浮于海”、在缺乏“体
制的力量”支持下践行大道,这显然透出孔子人格特征中内蕴着绝不向命运低头、不忘初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铁骨铮铮”的坚毅基质。
华夏掠影四、余论
或许是由于孔子向鲁君提出的政治见解触动了统治阶层的利益,抑或是别的缘由,鲁国大夫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孔子弟子子贡予以了坚决的回击,而且透过这一回击,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子贡对自己老师的深情厚谊及无比尊崇。《论
①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141
②玄奘大师自道西行之志曰:"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师,
岂能高清夫自当毗。”玄奘于是陈表西行,在未能获准的情况下,冒险出发西行,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大功告成……《释迦方志》:“沙门玄奘以贞观三年(公元62婢一弓渚注),自吊形影,西寻教迹。”1151
③《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曰:“奚自(从哪里来)?”子路曰:“自
孔氐”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4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道   人格   君子   弟子   没有   信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