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庆文化互惠式传承保护

[论坛]i m
论景颇族目職歌节庆文臟式传承保护■付波(云南民族大学>
Forum
F J族节庆和民俗文化系统传承及保护一直以来受
到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文 化传承和保护个案充分反映了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 化的大背景下,其所传承的一种原生态社会主体文 化行为驱向社会利益一体化、参与节庆仪式的社会 个体之间共同呈现出的道义相利互惠、民间组织与 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合作共同体现互惠互利的发展现 状,云南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在现代社会变迁中不断 创新和构建所逐渐形成的文化传承保护机制使其具 有一定的国际代表性,可为相似民族节庆民俗文化 系统传承保护个案提供重要参考和可借鉴的经验意 义。
节庆民俗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现代文化遗产的 重要组成内容,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构成重要 基础要素之一,是直接反映中华民族社会生活方式 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深入的直接表现我国民族精神文 化社会心理与反映民族社会精神文化本质的一种重 要途径。目瑙纵歌艺术节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一个 具有传统文化的节日,它广泛流传于中国云南省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中国景颇族少数民族集 居区陇川县,也是链接缅甸、印度等“同宗同源”的景颇族,实现经济、文化互惠式发展的典型案例。文化利益的互惠
在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当前人类 基本生存条件问题的方面仍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人的基本社会属性基于文化利益互惠的社会关 系而这种社会意识得以逐步树立,人与其他个体之 间的社会文化纽带性的社会联系也因为文化利益互 惠而这种社会联系逐渐得以加深和强化,彼此之间 有着一种纽带性的社会文化联系,从相互的社会文 化需求转换成一种彼此之间的社会文化互惠文化形 态,不仅逐步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往和社会实践,还逐步推进了各类物品、人力以及信息等在人族 际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流通,并在此文化交往的实践 中逐渐营造和不断固化了相互之间的社会共同性价
久诂碡老2021.2值认知意识。其构建了一种一个世界或者是另一个 世界或者是其他世界、其他社会的人类共同使命下
生活在一个或者另一个世界中,以及两者之间彼此 可以维持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的现代人类世界哲学 想象,在这一新的视角下,差异性互补得到充分融 通,继而逐渐形成一种多样性不同文化相互共存、共生与和谐共享的人类文化信息空间,通过研究人 类文化活动从而形成的诸多不同形式的文化通道,包括有进有出、丰富多样、杂糅相济和文化互通关 系有无等文化特征。
■互惠人类学概述
互惠人类学主要强调不同文化人之间的文化 往来的参与互动,是一种新的文化经济逻辑类型,人类学因此认为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直面正在不断 发生在其中的各种文化经济转型,在马林诺夫斯基 看
来,这是一种”引诱规则的诱馆",由此的心理诱发 促使了人们由此开始去采取行动,形成相互的心理 约束,如此,”个人和亲属体之间、亲属体与亲 属体之间、村落与区域之间、区域与村庄之间就 连在了 一起"。这种互惠性,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 看来,它本身便是一种具有共同和互惠特征的关系,在中国文化的某种意义上,互惠社会人类学确实可 谓得上是真正再次回到了过去观照一个人类本身的 社会人类学,即一个人类就是一种属于社会的抽象 存在,离开这种社会所能交谈的那个人类也便是被 社会抽离表现出来的社会抽象之人。人一方面必然 会受到种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各种实际行动和判断能力而促 使自己也因此具有了各种文化上的选择和艺术创造 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具体的各种象征意义的符号、语言文字,乃至于各种声音艺术的图像而被固化保 存了下来,形成各种别有其美的各种传统文化。作
■Ill [论坛]
Forum
为一项国家举国之策"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也不是只 能直接说仅仅是在这种便利互惠的基本前提之下的,如果不是以这种差异化的经济往来便利互惠关系作 为一个基本前提,所需要谈到的经济发展就再也只 能直接说仅仅是一种单向性的经济发展,因此,我 们必然呼唤了一种新型中国互惠经济人类学的再次 诞生,以及一种基于文化渠道经济视角的新型互惠 经济人类学重新出现,它必然能够要求未
来中国互 惠人类学研究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社会主义文 化经济实践中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参与和作出贡献。
■文化互惠中的物品贸易与心理机制
互惠社会人类学这一基本概念最初的目的是意 在充分强调不同的经济社会人、社会之间的贸易 交流往来并相互动并在其中发生交互作用这一基本 的社会形态,人们之间这种交流往来作用性的需求 或"一种社会学的双向性"在这些社会制度与传统文 化的交流往来观念之外,例如各种以各类物品贸易 和经济往来为主要依据基础的各种往来道路都予以 了命名,诸如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玉石之路以及 一些茶马之路古道等,而此种物品贸易往来的基础 理念便是建立在对方彼此之间能够同时交流所需货 物产品并相互惠的一种前提性交流的基础上。更为 重要的意义是对基于这种互惠人类观念的贸易往来 活动通道的持续保持和不断拓展,整体性的现代中 国经济社会也便真正完全诞生于此种新的贸易关系 中。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塑造一种互动和自惠往来的 社会象征性文化形态表达和对自然文化形态的理解,形成到一种整体性的关系中,即人类社会和自然文 化与饮食文化的关系思想中。
对于当今人类经济社会而言,互惠经济便是 对一种经济彼此之间的一种相互捆绑经济关系的一 切确认,离开了这种捆绑关系的一切确认,互惠也 便不复存在。景颇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我国 的称为景颇,在印度阿萨姆的自称为新福,在緬甸 的称之为克钦,克钦人,亚洲中南半岛缅甸民族,自
称景颇,主要聚居于缅甸境内亲敦江和伊洛瓦底 江上游的克钦邦,少数分布在掸邦北部,以及缅中、缅印边境山区。另有少数克钦人分布在印度阿萨姆 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与中国景颇族同源,使 用克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平坝区居民多信 基督教和天主教,少数信佛教,山区居民多信鬼神。景颇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地区 的县市,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农业是族人的主要 经营。景颇族男人善战,女人勤恳。克钦族佤人作 为古代缅甸六个大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地区分布于 克钦邦、掸邦和实皆邦三省。
人和这大自然之间都必须具有不可持续性的一 种自然互惠利益关系,人类的一切必然利益也都会 从这大自然中获得,包括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生 老病死,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因此也便已经开始出现 有一种更近乎具有自然先赋性的互惠型和自然相互 关联,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的最 为直接的基本内涵就是指某一个人或人生活于其中 的一种自然环境。景颇族主要指的是中缅边境两个 国家的一个跨境原住民族,其主要居住的地区中缅 两个国家边境地区因其特点具有丰富的自然和山水 文脉相连、交通渠道众多,民族相同,语言和文化 相通,风俗习惯相似,边民经济往来密切的鲜明特 征,自古以来景颇族就是中国地区向东南亚、南亚 的重要贸易门户和交通桥梁。在建设全国对外开放 中心的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
■文化互惠打通的文化通道
牙科材料
不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又或是"海上丝绸之路 ”,实际上都应该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于 通道的横向扩张拓展与纵向延伸,人员、物品以及 历史等文化的广泛多样性交流,从而使”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深人开展已经包含了这个通道的诸多特 点和功能。它涉及一种新型社会与文化组成的形式 分析,即基于路径而非场地的社会与文化分析。对 于在中国境内存在着古代文明遗址的''一带一•路"或 基于普遍意义上的道路所要展开的较大区域内法律、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性特点却知之甚少。
人类学家在这一文化概念意义上的所发现的文 化互惠,可以直接将其转用到推进中国"一带一路" 的文化秩序体系建设中,推进了对互惠文化人类学 的再综合研究。我发现,互惠文化人类学尽管在一 定的文化意义上也许本身还是一种文化概念,但"一 带一路"沿线的广阔广袤田野和这些民族性标志的文 化开展,道路、走廊和铁路交通要道延伸等路线上 的广阔广袤田野和这些民族性标志的文化书写,都 会通过促进文化互惠而使人类学这一文化概念慢慢 地变得充实并丰满了。
2021.2 21
■■久糾含[论坛im Forum
■ “目瑙纵歌”文化互惠实现的文化价值
陇川县的主要目瑙就是纵歌,它被国家入选为 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在每年 十
月农历十五五日举行,本项目是一个记录和展示 体现古代景颇族姓氏先祖从中国青藏高原南部向北 迁徙一直到云南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文化迁徙史,以及在特定一段时间和特殊地点以绕圆圈圈跳舞的舞 蹈形式用来进行不同族间的团聚、庆典的本少数 民族民俗活动。今天,这一活动已经成功的打造成 为了宣传陇川、带动陇川旅游经济的“文化名片”,除了一年一度的盛典之外,在平时也可以举办为 “狂欢节'
在景颇语中,“目瑙纵歌”就是“大家一起来 唱歌跳舞”的意思,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这一天,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 们齐聚在这里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目瑙纵歌节,也就 是人们所说的“赶摆”。节日持续举办四天,第一天 是“起摆”,节日相关负责人将对“正摆”两天的顺 利进行做最后的检查和核实,比如场地的气氛布置,宾客的招待礼品,乐器设备的检查,等等;一些小 商贩们便在自己所划分得的区域内,对提前好几天 就搭建好了的棚子做最后的修缮,然后开始为他们 明天的忙碌生意提前做相关的准备。
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正摆”,也是目瑙纵歌节最 热闹的两天。第二天的早上便举行开幕式,由祭司 来完成的剽牛仪式结束,礼花炮和汽炮响起便预示 着节日正式开始。跳“目瑙纵歌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仪式,伴随着鼓声、锣声和节曰特 播的各种景颇歌曲在舞场中响起,提早就排好队的 人们便尾随着排成两列纵队的四个身穿龙袍、头戴 孔雀翎的长者“瑙双”一起进人舞场,四位“瑙双”祭拜了 “0瑙示栋”(绘有目瑙舞蹈路线的图谱,也叫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图)后便和大队伍分开单独 跳,大队伍
由排成两列纵队的八男八女的“瑙巴”带领着跳,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数万人踩着同一 个鼓点起舞,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图跳,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队形随着鼓点的变化而变化,毫不紊乱,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 区的民族狂欢节。跳舞时着盛装的男女也分成两列 纵队,男子手中银光闪闪的长刀上下舞动,女子手
22久获七含2021,2中轻盈的扇子或手绢随风飞扬,还有女子衣服上、男子筒帕上银泡耀眼夺目铮铮作响,为节日增添了 不少气氛。舞者完全沉浸在一种陶醉和忘情中,忘 却了烈日当空,人员拥挤,口中情不白禁地唱出 “哦……然、哦然、哦然……”的欢呼声,场面蔚为 壮观。第四天的主要活动项目就是"落摆",主要目 的是为了举行从云南景颇族当地人民间一直以来流 传传承下来的各种传统竞技体育活动,比如进行爬 坡和拉滑竿、扭竹棒、织锦绳的比赛等。扭竹棒、织锦比赛等。在"目瑙纵歌”的整个节日礼拜纪念活 动中,景颇族地区人民正在共同追寻"目瑙示栋"上 的一个景颇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发展痕迹。汇集 着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组合结构编织而成起来 的各类神秘民族文化抽象符号的”目瑙纵歌",几乎 基本全部都是一种涵盖了我国景颇族时代相沿成习 的古代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民族文化最主要的文化内 容。对规矩的恪守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一) 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中国历史上,景颇族的多数人民一直都认为 没有任何一套属于自己这个少数民族的官方语言和 传
寻幸福 作文统文字,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英国传教士约翰 逊夫妇才重新开始着手创制翻译出一套完全使用中 国拉丁字母进行书写的古代景颇族官方语言和传统 文字。换句话说,就我国景颇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 护继承与传播弘扬及其发展历程来看,在这样一次 全国各民族团结齐聚、举办丰富多彩的隆重文化盛 会节庆活动中,无疑已经成为对我国景颇族优秀传 统文化进行传播与传承弘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直接 途径和以及其有效利用手段。就目前我国景颇族地 区具有传统的目瑙纵歌创世演唱的礼俗而言,一方 面,景颇族社会中地位最大等级最高的少数民族讲 经书法家和藏经师''斋瓦"今天正坐在一座景颇族寺 庙示栋旁边的一座太阳和女神庙堂里的巨型祭坛内 为广大的全国景颇族地区人民众倾情地唱响一首 景颇族大型的创世纵歌史诗《勒包斋娃》;另一方面, 领舞者瑙双除了必须一定要经常学习和熟练地演奏 基本民族的舞蹈,还要经常学习和熟练地演奏其他 民族地区的各种农业生产性质的舞蹈,以便于向 众传授他们从事农业经济生产中所需要熟练掌握的 舞蹈基本知识,在这样特定的社会活动场合,通过 德高望重的景颇族文化工作者及其人士言传身教,让广大景颇族众获得知识与文化。
(二)目瑙纵歌盛会具有增强祖先崇拜的意识
”目瑙示栋"上面详细描绘了印有各种不同螺旋 式、波纹型、回转式的目瑙说明字和图案,形象地 准确地的描述了目瑙的说明使该图更加清晰显示地 充分凸出了整个我国古代景颇族支系南蛮人及其历 代祖先因其对自然气候、环境以及对当地自然生态 的强大生命承载能力、战争等各种自然环境原因,为了有效地正确保护各个不同地域民族的健康和自 然形态生存和社会繁荣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 "寻
好地方’’而在南方地区各族人民各部分地区之间进行 了一次次的北方各族人民大规模迁徒和局部搬迁移 徙。在征途中,跋涉跋山涉水于途中先后到达了了 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等各大运河要 塞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大河谷,历经数百年的千辛 万苦到最后所走的需要共同经历的漫长而曲折,饱 含辛酸的南方各族人民大规模迁徒和局部搬迁征途 路径。这些活动图案既不仅是当代景颇族先民自己 沿喜马拉雅山跋山涉水艰辛上山迁徒的自然形象和 各种迁徒活动路线中的图景,又是当代景颇族姓氏 子孙循循着祖先迁徙足迹上山进行"目瑙纵歌"时的 各种舞步活动路线图,通过这样的各种祭拜祭祀活 动,强化了当代景颇族社会全体成员人民认祖归宗 的传统意识文化观念。
(三)目瑙纵歌盛会成为促进景颇族各支系成 员沟通与交流的纽带
景颇族在历史上一直是跨来居住的少数民 族,即使在目前我国文明教育水平已经比较发达的 今天,也仍然希望可以充分利用其与景颇族的多民 族文化情感作为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来不
[论坛]含|
断加强其与我国内部民族国际关系,甚至可以加强
民族国际合作关系。
总之,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原生态传承和保护个
案被认为是景颇族历史和文化记忆中一种非常具有
国际代表性的一种综合标志,反映了其在我国现代
化的大背景下所传承的以土著人为本质的主体行动
驱向的利益化、参加仪式的个人与精神之间所呈现
出的道义上的互惠、民间团体和组织与地方政府之
间的合作所体现出的互惠和共赢。目瑙纵歌节在历
史和社会发展的变迁中不断地构建所需要形成的传
螺旋选矿机统文化机制创新与想象、与周边人的交流和相互
影响,具有良好沟通和妥协、互惠和包容的特点和
抗坏血酸氧化酶代表性,为相似类型节庆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提
供学习和研究的借鉴经验。又
注:该论文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德宏景颇族传统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阶
段性成果,主持人;付波,立项号2020J0349
磁单极子参考文献:
[1]徐俊六.目瑙纵歌的综合艺术形态探析.文山学 院学报,2016 (5)•
[2]杨志.景颇族目瑙纵歌仪式音乐研究.云南大 学硕士论文,2015.
[3]刘伟、郭濂.一带一路:全球价值双环流下的 区域互惠共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传感器与微系统Forum
2021-2
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37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社会   互惠   目瑙   民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