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家概况

缅甸国家概况
●中缅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 1950年6月日正式建交。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率先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中缅领导人有着互访传统。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老一辈都曾访缅,缅甸吴奈温主席、吴山友总统和吴貌貌卡总理等也多次访华。周总理九次访缅和吴奈温十二次访华被两国人民传为佳话。近年来,两国继续保持高层互访,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1991年1月和1997年3月)、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1993年2月)、总理(1994年12月)、李瑞环主席(1995年12月)、吴邦国副总理(1997年10月)、dat文件
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2000年5月)先后访缅。缅方苏貌主席(1991年8月)、丹瑞主席(1996年1月)、貌埃副主席(1996年10月和2000年6月)、钦纽秘书长(1994年9月和1999年6月)、丁吴第二秘书长(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温敏第三秘书长(2000年10月)和吴温昂外长(1999年12月)分别访华。1997年底,主席与丹瑞主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晤。
  2000年是中缅建交50周年。6月,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貌埃上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中缅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7月,对缅甸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访缅期间,双方签署了《中缅科技合作协定》、《中缅旅游合作协定》和《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缅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1954年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71年两国新签的贸易协定规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从七十年代起,缅每年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广
贵州省公路局局长
交会,中方每年参加缅甸珠宝交易会。1988年12月两国正式开展边境贸易后,贸易额大幅增加,从原来每年4000万美元上升到1995年7.6亿美元。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两国贸易额曾一度有所下降,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双边贸易分别降至6.4亿美元和5.8亿美元和5.08亿美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00年中缅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达6.2126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其中我出口4.96443亿美元,增长22.1%,进口1.2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中国向缅甸出口的主要商品有轻纺产品、化工原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药品等,从缅甸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木材、土产品、玉石、畜产品等。 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始于1961年,两国政府签订了多个经济合作协定。为帮助缅甸发展民族经济,中国援助建成了仰光-丁茵大桥、糖厂、纺织厂、胶合板厂、碾米厂、火电厂、体育馆和文化剧场等22个成套项目。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已由单一的官方援助扩展到投资、劳务和工程承包等领域。中国公司在缅投资额已超过3000万美元。
   
四、外交、文化 、军事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缅两国外交部一直保持良好合作。1992年双方建立外交磋商机制后,已举行了三次
副外长级外交磋商。1998年1 月,唐家璇副部长赴缅磋商时,双方签署了?中缅两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护照者签证协定?。1993年中缅就恢复互设总领馆达成协议,缅甸驻昆明总领馆和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分别于同年9月和1994年8月重新开馆。1997年3月两国签署《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管理与合作协定》。
  中缅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建交后交往更加频繁。1960年,缅甸总理吴努曾率领由文化、艺术、电影等代表团组成的400多人大型友好代表团访华,1961年,周恩来总理率领530多人大型代表团回访缅甸,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美谈。近年来,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文艺、历史、新闻、体育代表团交往不断,1996年1月,两国签署了两国文化部文化合作议定书。1994年和1996年,中国国宝文物佛牙舍利两次应邀赴缅供奉,受到了缅甸政府和各界众的热烈欢迎。
  两军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两军领导人保持互访的势头,中国副总参谋长何其宗(1991年11月)、国防部长迟浩田(1995 年)、中央军委主席张万年(1996年4月)先后访缅,缅甸陆军司令丹瑞中将(1989年10月)、三军副总司令貌埃上将(1996年10月)和陆军参谋长丁吴中将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等军队领导人分别访华。
国家概况
   
十六大报告
国名:    缅甸联邦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独立日:    1月4日(1948)
国庆日:    1月4日(1948)
国旗:    旗面为红。左上方有一深蓝的长方形,里面的白图案由两穗稻谷和十四齿的齿轮组成,分别象征农业和工业。齿轮外围由十四颗五角星环绕,代表组成缅甸联邦的十四个省、邦。红象征勇敢和果断;白象征纯洁和美德;深蓝象征和平和完整。
国徽:    中心为一个十四齿的齿轮,上绘缅甸地图。齿轮由稻穗环绕。稻穗两旁各有一头狮子,狮子被誉为国兽,是吉祥的标志。图案顶端为一五角星,两边饰有缅甸花卉。底部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花:    东亚兰花。
国树:    柚木。
面积:    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    5200万人(2001年7月)。人口增长率为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4人。
民族: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
宗教:    全国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约8%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
语言:    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仰光,人口约500万(1996年)
行政区划:    全国分7个省和7个邦。
自然地理:    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和老挝为邻,东南与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7摄氏度。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
主要城市:
      仰 光:    首都,人口2 7 0 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郊敏加拉洞机场是重要国际航空站之一。仰光港是全国最大商港,全国绝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经过这里。卑南族
      曼德勒:    人口5 3 万。是缅甸古都和民族文化中心。为内地水陆交通枢纽,有纺织、木材、食品加工工业。
      毛淡棉:    人口2 2 万。为重要商港,货物周转量仅次于仰光,出口大米、木材、橡胶,进口煤等。以象牙及柚木雕刻著名。
同度量因素      仁安羌:    是缅甸的石油城和规划中的工业中心。说事拉理2013
自然环境: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可以分三部分。一是西部山地:为南北走向而中部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脉,大部分海拔在1 8 0 0 米以上;二是掸邦高原:海拔1 0 0 0 —1 3 0 0 米。高原面上多深切谷地,起伏很大。有广泛的岩溶地形分布;三是伊洛瓦底江谷地,界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上游多山地、中游谷地平原上有突出的小山丘。下游谷地平原较狭窄,三角洲附近展宽。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以明显地分为三季:3 -5 月为暑季,6 —1 0 月为雨季,1 1 月—次年2 月为凉季。最凉月(1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0-2 5 度,最热月(4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5 —3 0度,年较差在摄氏1 0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3 0 0 0 —5 0 0 0 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5 0 0 —1 0 0 0 毫米,降水多为暴雨,即使在少雨的季节,也下倾盆大雨。7 月降水最多,1 2 —次年3 月为最干旱时期。
自然资源:
  缅甸有丰富的钨、锡、铅、银、镍、铁、铬、铜、石油等矿物。钨和锡分布在掸邦南部和德林达依省。掸邦北部的包德温矿区蕴藏丰富的铅、锌、铜、镍、银等矿。西部吉灵庙附近有丰富的镍矿。丹老地区有丰富的铁矿,东枝附近的邦佩铁矿含铁率很高。石油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以仁安吉至仁安羌一带的油田最重要。稍埠有丰富的天然气。此
外还有宝石、玉石、琥珀、建筑材料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 7 %左右,盛产贵重的柚木,柚木林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3 0 % 。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5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13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缅甸   合作   中国   文化   经济   两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